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
2019-09-12
6月17日,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开班仪式。本届讲习班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承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协办,人民网独家媒体协作。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卫民,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立辰、尼玛泽仁、龙瑞、吴江,人民网舆情中心副主任郑光魁,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秘书长韩芳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冯远副馆长主持。
在开班仪式上,王仲伟主任发表讲话、冯远副馆长代袁行霈馆长致辞,花鸟画大家班导师张立辰代表导师致辞,书法大家班助理导师、学员张继代表助理导师和学员发言。
王仲伟主任在讲话中,对本届大家讲习班提出了四点要求:“一、坚持正確的思想导向。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文化导向、艺术取向,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思想,特别是在全国政协会上对文艺界、社科界提出的培根筑魂四个要求落实到讲习班具体教学实践中,自觉担当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培育高端艺术创作人才,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二、要保持平台的高端性。大家讲习班的导师都是当代文化领域的大家,希望各位学员在学习期间体现思想政治、品行修养、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的综合提高,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三、提高教育的专业性。虽然讲习班集中授课时间不长,但是课程设置科学、丰富,文化通识讲座强调传统文化对艺术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促进。希望各班在教学及后期结业创作中进一步提炼艺术主题付诸实践,比如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中国梦主题的创作、‘一带一路跨文化艺术深度交流等。四、努力加强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这期讲习班时间跨度大、艺术门类多、教学形式多样,学员来自四面八方,教师团队、工作团队馆内馆外结合,希望有关同志相互配合,做好讲习班教学服务管理工作,把每个细节都做细、做实,为讲习班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服务,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袁行霈馆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注重传承,并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诗词、书画、戏曲等传统艺术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重大的文化课题。”并表示:“希望各位学员学有所获,自觉担当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艺术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开班仪式后,郑欣淼为全体学员做了“中华诗词之美”专题讲座。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建馆近70年来,中央文史研究馆始终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建设为己任。在第一届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央文史研究馆举办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旨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文化艺术上的引导作用,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高原”之上培育“高峰”,促进艺术创作高端人才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继续坚持导向性、专业性、高端性与公益性,采取导师负责制。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在继续开设诗词班、书法班、人物画班、花鸟画班、山水画班之外,新增了戏曲班,共6个班。人物画班、山水画班、花鸟画班、戏曲班导师均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担任,分别是人物画大家尼玛泽仁、山水画大家龙瑞、花鸟画大家张立辰、戏曲大家吴江。此外,讲习班坚持开放性,特邀中华诗词学会会长、诗词大家郑欣淼,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李铎分别出任诗词班、书法班导师。经导师慎重提名和组委会审定,本届学员62人,每个小班10人左右。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集中了一批屡获全国艺术大奖的中青年优秀艺术家,也有年近古稀的资深名家。教学相长,讲习班师生阵容共同体现了讲习班的专业高度。
第二届讲习班集中教学时间为6月17日至21日。其中17至19日为文化公共课,强调中华传统艺术创作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精神,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蒙、刘梦溪、仲呈祥、陈来、吴江和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分别围绕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哲学基础与价值理念、思想导向与美学建构等为全体学员做专题讲座。6月20日至21日为分班授课,各班分贝开展专业理论讲授、交流研讨、创作指导等教学活动。分班课程由导师亲自制定,以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为核心,发挥小班优势,因材施教,强化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集中教学结束后,按照导师布置的创作任务,学员分别进行结业创作。经创作辅导,拟于11月底举行作品观摩展暨结业仪式。成绩合格的学员由讲习班组委会颁发结业证书。中央文史研究馆及导师将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培养,选择优秀学员和作品参加本馆组织的重要展览、研究、教学、出版等专业活动。
责任编辑:韩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