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能尽妙独诣超群

2019-09-12魏春雷

中华书画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长卷速写草书

魏春雷

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先后举办了三届探索书法展。辽宁书法素以坚持传统为优势,一度管领风骚,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取法相对单一的问题。几届探索展的举办,适逢其会,展览鼓励取法的多元化,主张在“二王”、《书谱》、《祭侄文稿》等广为人知、备受追捧的经典之外另辟蹊径,辽宁书风渐趋多元,再度引人注目。当时作为辽宁中青年书法群体中较有影响的作者,魏哲(1950-2018)的表现堪称典范。

魏哲,笔名老铁,别署铁马砚斋、荷砚斋。祖籍辽宁盖县。1950年生于哈尔滨市。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一级美术师。魏哲书法得名甚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以一手俊逸的小行草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蜚声书坛。平心而论,单以其对传统的理解与表现,堪称不俗,然以取法的趋同,跻身众多此类风格之间,虽然规矩谙熟,谓之出类拔萃则可,若论管领风骚、开风气之先,尚嫌勉强。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既是人们的期待,也是摆在魏哲面前的新课题。当魏哲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把目光投向明清诸家的时候,肯定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在人们片面理解“取法乎上”的背景下,魏哲这样去熟就生、另辟蹊径,被认为舍源从流、去高就低,也在意料之中了。然而,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要取得万众瞩目的成绩,恐怕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当时魏哲是否有过动摇,但他探索的脚步却没有停下,当魏哲的书法以新的面貌再次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时候,质疑与惋惜越来越少,而肯定与赞赏则越来越多——不光为其成就,更为其勇气。

如果说魏哲在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上获“全国奖”的作品中张瑞图风格已经有一定体现的话,那么到了几年后的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览,他获得金奖的作品则已经把握得非常娴熟。那件作品虽然字数不多,却有精彩的发挥,备受好评,刘正成在获奖作品点评中不吝赞美之词,甚至给予“可以下酒”的評语(昔苏舜钦以《汉书》下酒),足见推崇。

在书法教学片《五体书法临摹示范(光盘)》中,魏哲示范临摹了行草篇的张瑞图部分。从他娴熟自在的挥洒状态中,人们对他的张瑞图一路书风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而视频中展示的两件横幅临摹作品,实在精彩,不可多得。苏轼讲“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其实正从反面说明草书以“飘扬”为本色、真书以“严重”为特征,亦如诗庄词媚,体制有别。当然,“飘扬”“严重”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沉着痛快”,最称妙论。孙过庭《书谱》讲“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返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堪称精辟。说草书一定要写得快不无片面,而说一定写得慢简直无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魏哲在临摹示范中,开始时慢条斯理,笔下提按转折,交代得清清楚楚,至意临则不再以张瑞图范本为限,而是综合张瑞图各种表现手法,遗貌取神,虽然看起来与范本形貌有了一定的差异,但变化有所本,仍从张瑞图来,其精神气质得以更充分地体现,用笔翻腾起倒、纵横捭阖、进退裕如,显示出潇洒从容的气度,迅疾处摄像机都无法应对,而笔下犹沉实柔韧,正见草书本色。

魏哲在行草书上下过扎扎实实的功夫,举凡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米芾、蔡襄、董其昌等,历代名手所作几乎伸手便是,让人叹为观止。对比张瑞图和魏哲作品,后者于前者显然已经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借鉴了很多其他东西(徐渭、傅山、王铎等作品),对书家而兼画家的齐白石、潘天寿诸家笔意能形神兼得,信手拈来,益见其眼界之宽广、功夫之精湛。魏哲选定张瑞图是厚积薄发,不是由简单到简单(张瑞图不是简单),而是有所强调、有所扬弃,主动取舍融会。

魏哲的长卷、条幅、扇面、斗方、横披为人熟悉,偶一为之的对联也非常值得关注,字数不多却毫无懈怠,奇思妙想,常令^过目难忘,如“彝鼎图书自典重;兰苕翡翠相鲜新”一联可为代表。有长篇幅、多字数、大运动量的功夫,“治大国若烹小鲜”,笔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魏哲草书功夫扎实,于创作尤其严苛,同一个内容往往书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尝试多种可能性,做足了千锤百炼之功,而百里挑一之作,人们感叹越看越耐看、看不够、挑不出毛病,正是理所当然。虽赞赏之辞,却实事求是,因为对作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在出手前得到有效的解决。

魏哲成名甚早,但一直不肯出书法集,倒是先出了速写集。魏哲绘画不是逸笔草草,早年下过功夫,其速写得到中央美术学院老师的称许,虽然在画上远远没有书法用的功夫多,但也是数十年未曾中辍,尤其速写,从唐山地震一路画来,不知道积攒了多少本。草书与速写在魏哲笔下已经不分彼此,可谓“书画本来同”的另一注脚。

50岁之后,魏哲有意作了长卷,如《千字文》《岳阳楼记》《前赤壁赋》,篇幅最长的要数《书谱》了。草书长卷不但对技术要求甚高,对作者身体素质及创作状态也有更高的要求。几乎每个领域,都是盛年时期成绩最好,往往已经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最高的高度。就艺术来讲,盛年就达到创作高峰的例子比比皆是,齐白石、黄宾虹的所谓衰年变法,张大干晚年的泼彩,其实相当程度上是受到(或者说适应)生理衰老的影响,但居然辟出新境,不能不说是特例。比较之下,年龄增长而笔下颓唐的则要普遍得多。《书谱》说的“人书俱老”的老,恐怕理解为老到才更合乎孙过庭的本意,也才与“通会之际”衔接得上。魏哲草书长卷数种风格求同存异,各有千秋,然自首至尾,一气呵成,不仅技术无懈可击,而且气象恣肆汪洋,异彩纷呈,从中更可见其健旺的精神状态,让人钦羡。

在书法尤其草书上,魏哲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尝试,始终不肯在某一固定的风格模式上停留(其学张瑞图也在不断融会变化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魏哲不屑炒作,而以其扎实的功夫、开放的思想、饱满的热情,几十年问一路走来,声誉日隆,可谓实至名归,难能可贵,他走过的路,更值得关注与思考。

责任编辑:陈春晓

猜你喜欢

长卷速写草书
《青年速写·归》
长卷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风景速写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书法欣赏(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