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暨“中国电影年度论坛2018-2019实录”

2019-09-12李卉

电影评介 2019年8期
关键词:蓝皮书影视教授

李卉

2018年的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波令人欣喜的现实主义美学的回潮,“内容为王”“口碑至上”等观念逐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宣发乱象、税务风波、票补结束等年度电影大事件,则让影视行业遭遇了发展的拐点与寒冬。在种种曲折与风波之中,中国电影挥别了粗放式发展的传统时代,开始迈向质量稳步提升、工业品质凸显、产业不断升级、机制保障走向完善的中国电影新時代。

在此背景之下,2018年12月20日下午,中国电影年度论坛2018-2019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共同主办,《电影评介》杂志协办。影视学者尹鸿、张卫、周星、陈晓云、赵卫防、刘汉文、吴冠平、刘军、陈阳、范志忠、戴清、高小立、司若、李道新、彭锋、陈旭光,导演宁敬武,制片人楼守威、王海斌、毛成胜、潘国平,北大培文出版总监周彬等各界嘉宾出席本次论坛,总结并分析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与产业现象,前瞻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

论坛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范志忠教授和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出版总监周彬先生作为“中国影视蓝皮书”的合作方和出版方,对蓝皮书2019的书写、出版和发行进行了展望。随后,陈旭光教授、彭锋教授、范志忠教授、周彬先生为“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揭幕,标志着2019年度蓝皮书项目的正式启动。与会嘉宾围绕2018年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产业状况、市场表现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以“产业的小年”“创作的暖冬”概括2018年的中国电影,认为有五大因素影响到今年的电影产业,分别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政策利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电影舆论频起,税收风波爆发,以及电影局划归中宣部的机构调整;但在电影创作上,却出现了难得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大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卫指出2018年一批深度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电影成熟的标志;但在电影产业层面,今年贺岁档的电影大片数量比往年少了近2/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指出应将《悲伤逆流成河》也划入现实主义电影范畴,不能因其是郭敬明的作品就避而不谈。

中国艺术研究学院影视所副主任、研究员赵卫防从美学和创作角度,指出写实品格的回归、新主流大片和小成本主旋律电影的齐头并进、文艺片和艺术电影方阵的强大,是2018年中国电影显著的现象和特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总结了2018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特点:现实题材剧的比重增加,爆款电视剧减少,大IP改编比较平淡,但远谈不上IP崩塌,尤其在网剧领域,IP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票房号召力。

《文艺报》编审、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中国的影视创作要回到文艺创作的本体,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要注重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认为影视创作者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要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努力回到生活,回到现实,回到最大多数的人群之中,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来创作优秀作品”。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军认为2018年的中国电影是一个收获的年份,艺术性电影和主旋律导向的电影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强调我们应在中美贸易战的国际视野下看待税务风波,提高中国电影的文化自觉,注重多种模式的电影人才培养教育。浙江卫温远航台湾基金会理事长、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潘国平也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观察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指出应将影视小镇、影视主题公园的建设纳入中国影视产业链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影视系主任陈阳也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应置于世界视野之下,坚持多向度发展、多角度阐释;范志忠指出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审美疲劳与关注现实的电视评论节目的衰竭,是推动近年来现实题材电影在中国成为爆款的两大原因。同时指出今年许多影视企业开始关注电影教育。

北方联合影视集团艺术总监、导演宁敬武认为2018年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是中国电影三四年积累下来的成果,今年更为显著的现象是电影工业层面中国电影产业能级的提升。2018年的中国电影经历了三个崩塌:明星崩塌、IP崩塌和喜剧崩塌,这不是坏现象,反而意味着中国电影不再迷信大投资,开始更加注重剧本的成熟度和新类型的开发。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对2019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持观望态度,认为电影的发展是波动的,当下中国电影的许多问题,如艺术电影的困境、类型片的探索、现实主义的深度等,在20世纪80年代已然凸显。因而,中国电影工业水准的提升是他近年来更多关注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吴冠平认为,“近15年,电影界很大的成就来自于一种活力”。其中,行业的活力既来自资本和新媒体的扩张,也源自电影管理部门所开辟的创作缓冲地带。创作的活力来自于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对青年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关注以及3D、VR等电影技术的持续进步。

优尼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成胜认为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资本的助推,虽然今年的税务风波和收视率造假事件延缓了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仍需要保持信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认为没必要回避今年电影产业的遇冷现象,中国电影不可能一直是春天,但也不可能一直是寒冬。在产业遇冷期,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提升品质,重视研究观众、渠道和影院终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司若指出在影视行业的寒冬期,我们应利用时机建设影视工业化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磨优质项目,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陈旭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了现实主义的多元性和喜剧文化的多元化,认为新导演的成长与游戏感电影的出现是2018年中国电影的显著现象,新人才、新技术与新美学构成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信心与动力。与此同时,2018年的中国电影在类型格局上较为缺失,新主流电影大片和合家欢电影的数量较往年明显减少,中国电影应形成“大鱼带小鱼”的类型发展模式,打造更为成熟合理的电影产业发展格局。

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项目,以“影响力”“创意力”“工业美学”为关键词,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两校学生初选的基础上,经由国内50位知名影视学者、评论家投票选出2018年度中国电影、电视剧作品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各十部作品,产生“2018中国电影、电视剧年度影响力榜单”,并展开案例化深度剖析。案例分析要求以点带面,以典型见一般,深入分析年度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成就、问题、症候与未来趋向。

经过广泛而专业的投票,2018年中国电影年度影响力榜单已经揭晓,《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无名之辈》《邪不压正》《影》《江湖儿女》《狗十三》《无双》《无问西东》《地球最后的夜晚》十部电影最终入选。由陈旭光教授和范志忠教授主编的《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对这十部电影进行了全案整合式案例分析。据悉,《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于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首发式,在此对入选“影响力电影十强”的《无名之辈》《狗十三》《地球最后的夜晚》三部影片进行先导式分析解读,并借此回顾2018年中国电影创作。

猜你喜欢

蓝皮书影视教授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2018年“宁夏系列蓝皮书”正式发布
《上海投资蓝皮书》发布
第八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可信计算联盟联合两家机构启动蓝皮书编纂工作 我国首本《信息安全蓝皮书》即将编撰发行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