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2019-09-12蒋小平
摘 要:教育叙事是一种贴近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方式。本文就我校校本培训过程中就教育叙事研究开展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以及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展开叙述。
关键词:教育;叙事;教师
一直以来,教育界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大学教授写小故事,小学教师写大文章(论文)”。可是对于多数小学教师而言,专业的论文写作受个人理论水平的限制,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在遇到论文写作的任务时,总感觉黔驴技穷,甚至不惜抄袭,剽窃。这样的论文写作也就很难说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了。现实中,我们也不止一次的遭遇过类似的尴尬:教师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理论水平不够,不会写论文”的同时,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却能娓娓道来,他们叙说出来的“教育故事”朴实、生动,令人感动。实践证明,教育叙事这种“接地气”教学研究表达方式是更加适合基层普通教师、贴近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方式。本文就我校进行的教育叙事展开。
一、 教育叙事的精神实质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教师在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好比几年前的《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般,说白了教育叙事就是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由此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教育叙事应定位在接近教育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通过教育叙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总之,教育叙事是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这也是教育叙事研究确切的追求。
二、 过去时:为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前期已做的工作
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一部分,读书、摘抄一直是传统的“保留项目”。但在检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读书摘抄的“作业”,不少教师更多的时候只是找出一本书,在应付着做一名认真的“抄写员”。而真正能静心读进书,精心做摘抄的人寥寥无几。甚至一些教师这学期摘抄的内容,到了下学期重新再抄一篇,只是换换本子而已。为此,经过慎重考虑,也参照兄弟学校的做法,我们变摘抄为教育叙事。
(一) 明确要求
要求之一:每位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反思。每周教案中不少于三课时反思。
要求之二:45岁以下的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日记。字数不少于500字。
要求之三:每学期,45岁以下教师在自己撰写的日记基础上进行提炼,整理修改出1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案例。
(二) 明确考核
考核之一:为提高教师积极性,在教科室草拟方案的基础上,经教工代表、年级组教师讨论,我校大幅提高了教师论文、案例获奖奖励。
考核之二:每月月底由教科室牵头,联合教导处,组织行政、教师代表查阅教师的教育教学日记及教案反思。对质量高的日记及教案反思进行奖励,在工作考核中给予体现。
(三) 指导培训
培训之一:集体讲座
教科室前期就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北师大教授的文章《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并邀请市、区专家为我校教师做了专题讲座。
培训之二:同行说法
让教师“教”教师,同行之间的学习是最直接的。为此,教科室专门请了4名在市优秀案例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自己的获奖案例制成PowerPoint,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逐一展示,让教师最直观的了解一篇好的叙事文章所具备的要素。
系列之三:推荐书籍
教科室不定期地向教师推荐相应的教育叙事书籍。如:学校赠送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就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老师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四) 定期活动
活动之一:演讲展示
每年的下半学期我校都要舉行青年教师“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这些故事都是教师在一线工作中亲身经历,及时记录的真实事件。
活动之二:沙龙研讨
学校的“桃苑论坛”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日记,围坐在一起就自己近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如:“家长到底要不要辅导孩子作业?”“学生不愿写作业时怎么办?”
活动之三:修改参赛
每学期教师整理出的教学故事,学校都邀请校外专家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近2年来,我校教师撰写参赛的案例数量大幅提升,获奖层次也有所突破,多次在省“师陶杯”、市优秀教科研案例评比中获一、二等奖。获奖比例高达70%以上。
三、 现在时:为开展教育叙事所做的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明显感受到教育叙事研究所带来的新气象。
(一) 教育叙事的优势显而易见
在一次次的检查、交流中,我们时常被教师隽秀的文笔所吸引,被教师生动的叙述所打动,被教师辛勤的工作经历所折服。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普通的父亲为自己亲爱的儿子坚持记录了六年的宝贝日记。这位父亲在成为一名合格爸爸的同时也成了一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也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做学问。常年的记录、反思,教师就会获得显著的成长,并让其受益终身。而我们也的确感受到教育叙事对教师反思和成长的促进。
一位老师在她的日记如是写道:
做惯了高年级的老师,一下子来到一群刚离开幼儿园成为小学生的小朋友中间真有许多陌生与不适应。今天我就差点儿犯错误了。上课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对“s”的两个发音分辨不清,读出来的两个音几乎一样。无论我怎样讲解,怎样纠正,效果都不理想,我有些冒火了。可是看着他们认真且着急的模样我又于心不忍。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凡是发音不清的学生都是些缺门牙的,他们在换乳牙,说话“口风不紧”,〔s〕、〔z〕发音不清晰是正常的。我又验证了一下,凡是门牙在,“口风紧”的发音基本都能到位。唉!冤枉他们了。没有想到学生的生理发育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影响,这是我之前一直忽视的。希望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这篇日记我们不难看出年轻女教师在这起“门牙冤案”中的反思与收获。相信当她再一次担任低年级教学任务时,这样的“冤案”绝不会再发生。于她而言,这就是教学生涯的一笔财富。
在一次次教育叙事交流会上,很多教师都不断表达着自己情感上的变化:从最初对教育叙事的抵触直至现在的接受与欢迎,由衷感慨教育叙事对自己的帮助。
首先,教师更细心了。因为要写教学日记,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迫使自己做个有心人,否则提笔无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心了,也就发现其实在自己的身边还是有很多值得一记的事情。
其次,教师更讲究教育之道了。以前无所谓,碰到什么事情能简单就简单地处理了,但现在,想到500字的日记,遇到教育学生,处理问题的情况教师就会尝试着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并且会多问自己:通过这件事情,自己得到了什么教训,获得了哪些经验等等,诸如此类。长此以往,这样的反思就让教师受益匪浅。
最现实的好处莫过于通过记录教学日记,教师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以前碰到写论文、写案例的时候,总是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感可发。但现在只要打开教学日记本,选取亮点,充实内容,加以修饰,也就轻松解决了。
学校的“任务”让教师产生压力,并演变成动力,让教师“负重进行”。在前进的道路上,教师积极思考,不断总结,并体验到了个中的益处。
应该说教育叙事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让教师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件,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把沉睡在教师心中的那样一种梦想和激情激发出来,从而唤醒积极参与的自主意识,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体。
(二) 教育叙事的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教育叙事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还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问题之一:到底“叙”什么?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经历写成了工作总结或课堂教学的流水式实录,将教育叙事的反思写成检讨、悔过书,甚至更有个别教师写起了论文。教育叙事到底该“叙”什么?
对策:记叙+议论
教育叙事所叙述的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同时体现出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问题之二:效果真这么明显吗?
在大量的教育叙事阅读中,我们感觉教师似乎总喜欢用“大圆满”的形式来结尾。诸如:“××说到做到,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拖欠过语文作业”“还是那个看似腼腆的×××,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活跃在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中”……这些老师的教育就真的这么有效果吗?
对策:去伪存真
这些老师有可能的确取得了成功,但遗憾的是没能真正从事件中找到成功原因所在,“于是随便找一个什么因素,就认定它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了”(北京教科所,王晓春);抑或只是在“艺术加工”。教育叙事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门追求教育真谛的艺术。我们不应以功利的心态进行教育叙事。对于教育叙事,我们应永远记住王晓春老师的话——“不侧重于是否成功,而侧重于过程的逻辑分析;不侧重于激情燃烧,而侧重于理智的诊断”“只有这样的案例多起来,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科学,才不致满怀可爱而盲目的热情。”
问题之三:只能写好的方面吗?
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教育叙事,一味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否教育叙事只能叙“好”避“坏”呢?
对策:真实反映
教育叙事不是文学创作,必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必须来自真实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件,不是教师主观臆想出来的。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基于此,教育叙事既可以反映教师成功化解教育教学事件的经验,也可以反映自己因忽视而导致的某种教育教学遗憾。
四、 将来时:在教育叙事研究的路上不断前行
(一) 加强指导工作
基于以上的问题的存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或即将面对的其他问题,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工作仍不容放松。
(二) 开辟教育叙事博客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加大信息交流,我们将乘我校校园网建设日趋成熟的东风,启动“教育叙事博客”。让“博客”这一新型的网络技术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助互学、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让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名教师与普通教师的交流更加畅通、便捷。
(三)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
利用學校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荐每月好文,方便快捷。
五、 不是结束的结束语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叙事就是关于人的教育故事。教师对教育叙事的青睐是21世纪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体现。
国内有学者(郑金州)对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的价值与意义做了如下阐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独特的魅力并不在于验证某种既定的理论,其鲜活的生命力并不在于诠释这样或那样专家的论断,它在教育科研之林中,之所以有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恰恰是对教育向场的把握和判断,恰恰是对教育事件所做出的意义分析。这样的研究也恰恰是专业研究者难为或不能为的”。
我们的教育叙事仍在进行中……
作者简介:
蒋小平,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桃花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