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2019-09-12李军黄梅陈奇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消化道白细胞计数

李军, 黄梅, 陈奇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新时代女性的身心健康[1]。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全身性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应用广泛[2]。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小觑,不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临床上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或便秘等,还有骨髓抑制,如全血细胞降低,以白细胞变化最明显。研究[3]显示,表柔比星+环磷酰胺(EC)方案对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但较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本研究结合中医专科特色,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EC化疗方案后引起的不良反应,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住院化疗的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及分期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女性,年龄18~70岁;②符合诊断标准,病理类型为浸润性乳腺癌,已行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单纯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TNM病理分期为Ⅰ、Ⅱ期;③术后首次化疗且行EC方案;④Karnofsky评分≥75分,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⑤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或精神类疾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心电图化疗前均正常;⑥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或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或晕针的患者;④血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心电图化疗前有异常的患者;⑤近期内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行表柔比星100 mg/m2+环磷酰胺60 mg/m2(EC)化疗方案,每次化疗时间为1 d,间隔21 d化疗1次为1周期,共化疗4周期。

1.5.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即每次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1001)3 m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推止呕。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即在每次化疗前1 d埋线1次,化疗4周期,共埋线4次。选穴1组:中脘、气海、肾俞(双)、胃俞(双)、足三里(双);选穴2组:大椎、关元、天枢(双)、脾俞(双)、上巨虚(双),交替选穴。操作流程:正确选取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将000号1~1.5 cm羊肠线置入7号注射器针头内,用此针头直刺或平刺入穴位,进针约1~1.5 cm,得气后,使羊肠线留于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出针后查无线头外露,消毒针孔。

1.5.3 常规处理 若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时,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40205)300 μg升白治疗;若出现IV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和抗生素预防感染,隔日复查血常规;若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

1.6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每次化疗后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每次化疗后第9天检测血常规,记录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含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5]进行分级评价。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30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9.60±12.08)岁;病程60~192 d,平均(139.53±27.42)d;白细胞计数(5.28±0.62)×109/L;TNM临床I期18例,临床Ⅱ期12例。对照组患者28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1.18±12.34)岁;病程62~182 d,平均(142.25±28.31)d;白细胞计数(5.29±0.56)×109/L;TNM临床Ⅰ期15例,临床II期13例。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白细胞计数、TNM分期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失访情况比较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对羊肠线吸收较差,于第2次化疗后终止治疗,故观察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纳入疗效统计。

2.3 2组患者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表1结果显示:在第1~4个化疗周期后,观察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化疗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发生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loss of appetite,nausea,vomiting,diarrhea and constip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chemotherapy n(p/%)

2.4 2组患者在化疗后第9天白细胞计数与化疗前差值比较

表2结果显示:在第1~4个化疗周期后第9天,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较化疗前差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2组患者在化疗后第9天PLT和Hb下降阳性率比较

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第1个化疗周期后第9天PLT和Hb均有下降,2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考虑PLT和Hb代谢时间较长所致;2组患者在第2~4个化疗周期后第9天PLT和Hb均有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中医称“乳岩”,是当代女性最常见、最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6]。化疗是乳腺癌术后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目前公认的最佳化疗方案主要围绕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选择,故本研究选取乳腺癌术后行EC方案患者。乳腺癌术后化疗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化疗药物属毒邪,易侵袭机体,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瘀滞,故治当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为主。《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新型针刺疗法。本研究选穴主要根据岭南针灸名家李素荷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7]。李素荷教授认为足厥阴肝经循行过乳头,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分别循行过乳房外侧和内侧,阳在外阴在内,故女子乳房多与胃相关。任脉为“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总揽一身阴经之脉气,故任脉为女性调和气血之关键。因此,临床上治疗女性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常以足阳明胃经、任脉为主。其中足阳明胃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善调消化道及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故当首选,以达到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之功效;同时俞募搭配,交替取之,旨在通督调神,引气归元,将任督二脉作为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8]。

表2 2组患者化疗后第9天白细胞计数与化疗前差值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the two groups on post-chemotherapy day 9[-x±s,c/(×109/L)]

表3 2组患者化疗后第9天PLT和Hb计数下降阳性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ecreasing effect of platelet count and hemoglobin of the two groups on post-chemotherapy day 9 n(p/%)

本研究表明,穴位埋线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在化疗期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每次化疗后第9天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次化疗后第9天PLT计数和Hb下降阳性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考虑PLT和Hb代谢周期较长;在第2~4次化疗后第9天PLT计数和Hb下降阳性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之,穴位埋线可以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自身免疫力,保护机体造血机能,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消化道白细胞计数
古人计数
白细胞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