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2019-09-12

煤矿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留巷泵站锚索

许 浩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夏店煤矿,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 言

对于开采吸附性强、瓦斯含量大煤层的高瓦斯或突出矿井而言,一般采用采用先抽后采、边采边抽的瓦斯治理措施,然而开采致密、裂隙不发育煤层时,采动之前难以抽采瓦斯,采前预抽及U型通风不能有效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潞安集团夏店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目前主采3号煤层。生产期间为了解决掘进和瓦斯问题,原回采工作面一直采用“两进两回”的“U+L”通风系统,巷道之间的煤柱宽度20m,多条巷道布置造成区段煤柱损失严重,采出率低,且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紧张。因此,以夏店煤矿31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对实现工作面“Y”型通风,避免上隅角瓦斯超限和采空区通风问题及保证矿井接替、降低开采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3107工作面回采3号煤层,煤层倾角平均为5°,煤层平均厚度为5.60m。煤层伪顶为厚为0.30m高岭石泥岩,直接顶为6.45m厚砂质泥岩,老顶为5.70m厚中粒砂岩,直接底为4.50m厚砂质泥岩,老底为18.95m中粒砂岩,局部含粉炭质条带,3117工作面布置图如图1。

图1 3117工作面布置

3117工作面回风巷道设计断面为宽×高(4.8m×3.0m),3117回风巷顶部支护形式锚网梁+锚索矩形断面支护,顶锚杆为直径22mm,长度2400mm左旋无纵筋(KMG500)让压锚杆;帮锚杆为直径20mm,长度2000mm等强锚杆,锚杆排距700mm;锚索为直径22mm,长度7.3m的低松弛钢绞线,锚索间距2m,排距2m。即锚索梁按照“3-0-3-0”方式施工,帮锚杆上钢筋钢带加挂金属网。巷道在没有经受工作面超前压力之前变形量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巷道变形逐渐加大,导致部分区域巷道顶底板几近闭合,两帮移近量也非常大,因此,巷道在留巷之前需进行补强支护处理。

2 巷旁支护宽度的确定

根据3107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岩性和以往的岩层力学参数考虑,具体地质力学参数初步取值如下:煤层开采厚度为5m,工作面长度240m,周期来压步距20m,巷道最大埋深550m,基本顶平均厚度为2.5m,直接顶平均厚度5.66m,留巷后巷道宽度5.2m,充填体宽度2.0m,上覆岩层容重为25kN/m3,应力集中系数为2.0,基本顶岩层抗拉强度8MPa,侧压系数为0.4,煤层粘聚力为1.5MPa,内摩擦角25o,煤帮采用锚杆支护,其支护阻力按0.15MPa考虑,煤层倾角按平均4°考虑,利用上述参数计算回风巷充填体阻力。得到3117工作面回风巷充填体的切顶阻力为12.83MN/m。现场施工时,充填体平均强度按8MPa考虑,则所需的充填体宽度理论计算值为1.61m。根据3117工作面回风巷顶板岩层情况、公式计算和以往的工程实践,考虑安全系数、充填体完全置于采空区,当采高不超过3.0m时,初步设计确定巷旁支护体宽度为2.0m。

3 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

3117工作面回风巷充填时间较紧,因此,不适合采用全袋式充填和混合式充填方法,经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分段阻隔注浆充填方法。综合考虑井下施工条件、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的作用效果、浆液固结强度及材料消耗等因素,确定充填材料的水灰比为4:1(初凝时间≤30min,充填体终强1.46MPa,7d强度为终强的90%),充填宽度为2.0m。

3.1 高水材料巷旁充填工艺

3117工作面回风巷充填基本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①砌筑止浆墙;②管路安放;③配料制浆。制浆以下几个步骤。加水:水灰比直接影响空巷充填材料的强度、凝结时间,现场施工时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水。根据确定的水灰比4:1,向搅拌桶内加入750kg水。加料:加水后,向1#搅拌桶加入150kg甲料(3袋)、向3#搅拌桶加入150kg乙料(3袋)。当1#、3#搅拌桶给充填泵供料浆时,2#、4#搅拌桶加水、上料准备搅拌。搅拌:在添加空巷充填材料的同时,启动搅拌机,浆液搅拌均匀一般需要5min。④泵送充填;⑤带压充填。

图2 工作面巷旁充填工艺流程图

3.2 泵站准备

充填泵站要求有适当的操作和存料空间。现场施工时,合理的泵站设置有利于提高充填效率。泵站应尽可能固定于一个位置,减少泵站移动次数及辅助运输量。根据以上原则,建议将泵站布置在辅助进风顺槽内。具体要求如下:①配备1台双液充填泵,4台搅拌桶(甲料、乙料各配2台搅拌桶)、5个电磁启动器(泵1台,4台搅拌桶对应4台),搅拌桶附近布置料场。充填泵及搅拌机等设备水平摆放;②泵站堆料平台应能放置两天使用的注浆材料(约100t);③泵站点设置3路供水管,其中2路直径为32mm,用于搅拌桶加水,供水能力不低于20m3/h,且有单独的控制开关,保证注浆工作连续进行。另1路用于注浆泵降温,管径19mm。靠近帮部挖掘沉淀池,规格500×500mm,沉淀池内的废水泵送至排水管内。

3.3 劳动组织

沿空留巷后工作面推进长度不会超过8m/d,一天充填两班,每次充填长度3m~4m,具体充填长度由工作面推进长度决定。充填作业安排见图3。

图3 充填作业图

4 加强支护技术设计

4.1 3117回风巷加强支护技术

由于留巷时间较长,为防止顶板离层,留巷断面收缩过大,将原有的“3-0-3-0”的锚索支护形式变成“3-1-3-1”的锚索支护形式,即在原施工的两排锚索中间再施工一排锚索梁(每排1根锚索),锚索直径22mm,长7.5m。每根锚索在钢带外再安装大托盘,预紧力不低于100kN。非采煤侧巷帮在帮角处距底板300mm处补打一根20×2400mm锚杆;在煤柱侧巷帮每2排锚杆补打一排锚索,每排2根,第一根距顶板800mm,仰角10°,第二根距顶板2200mm,锚索锚索直径22mm,长7.5m。回风巷加强支护见图4。

图4 回风巷加强支护示意图

4.2 充填区域上方顶板支护技术

为了保持充填区域范围内的顶板完整性,在充填区上方每割1刀煤补打1排800mm×800mm锚杆,每2排锚杆间加打2根直径φ21.6×6300mm锚索,锚索距巷中距离分别为为3500mm、4700mm,顶板锚杆规格为φ20mm×2400mm左旋无纵筋锚杆,支护布置见图5所示。

图5 充填区域上方顶板支护示意图

5 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

3117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沿空留巷后可实现Y型通风,由现在的进风巷作为主要新鲜风流进风、现在的回风巷作为配风巷进部分新鲜风,经工作面后的污风通过沿空留巷保留下来的巷道经联络巷与3117尾巷沟通,形成Y型通风系统,再辅以其它措施治理瓦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瓦斯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难题。

由于3117工作在底板较软,属软弱围岩,沿空留巷后,受侧向支承应力强烈作用,沿空留巷后底鼓量大,全长留巷通风可能保证不了通风断面。因此,决定采用的Y型通风方式为:离工作面后方最近的2个联络巷进行回风,即到下一个联络巷时,打开前一个联络巷、封闭最后边一个联络巷进行通风,如图6所示。

图6 全长留巷时Y型通风方式

6 矿压观测方案

为了观测3117回风巷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在巷道中每20~30m设一个测站进行观测,巷道表面收敛规律的测点布置一般采用十字布点法,观测结果如下图7所示。由图7可知:工作面后方0~120m,为留巷采动影响阶段,巷道顶底板累计变形量最大为484mm,且主要以顶板下沉为主,两帮累计最大变形量为401mm,以实体煤帮变形为主。工作面后方130~240m巷道断面累计变形量最大,平均宽度为3299mm,最大宽度为3714,最小宽度为3007mm,两帮移近量在600~1300mm,以实体煤变形为主;巷道平均高度2153mm,最大为2667mm(,最小高度为1847mm,为设计断面的65%,顶底板变形以顶板剧烈下沉为主,下沉量在300~500mm。由图7易知此阶段巷道断面收敛率远大于工作面后方240~280m的留巷变形稳定阶段,最终顶底板变形量保持在1.0-1.2m,能巷道在回采期间的通风要求。

图7 顶底板、两帮移近量与工作面距离关系图

7 结 论

1)根据3117工作面回风巷顶板岩层情况、公式计算和以往的工程实践,确定巷旁支护体宽度为2.0m。在工作面割煤后,先推刮板输送,再在端头铺设顶网,然后采用锚杆、锚索加固充填区域顶板,保持充填区域范围内的顶板完整性。

2)3117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沿空留巷后可实现Y型通风,辅以其它措施治理瓦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瓦斯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难题。

3)根据矿压观测结果:在工作面240-280m之间,巷道围岩移近量逐渐变缓,最终顶底板变形量保持在1.0-1.2m之间,基本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的通风要求。

猜你喜欢

空留巷泵站锚索
农田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利泵站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中厚煤层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研究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
沿空留巷不均衡承载特征探讨与应用分析
泵站运行调度中的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