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此痴迷为哪般

2019-09-11黄柳云

世纪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越剧团剧团王老师

黄柳云

一位身材匀称,气度不凡的中年女子正在忙前忙后的张罗着。“那不是原来越剧团的演员王灿萍吗?”观众人群中有人认出了王灿萍。

王灿萍1962年出生在越剧之乡的浙江嵊州市北漳镇。镇上平常逢红白喜事都要请人来唱越剧。上学时,校里校外都能听到越剧声,耳闻目染,王灿萍从小对越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课外,时不时也学着哼唱几句,加上一副好嗓子,唱起来动听悦耳,每年都被同学们选上担任班上的文艺委员。“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街坊邻里听到她的越剧唱腔都说她长大可以进剧团。听到大人们的赞许小灿萍对越剧更加热爱。学校放假时,不管路途多远,只要听说有剧团来,她便和班上一位女同学一起去看演员们排练和演出。

高中毕业后,她骗父母外出找工作,偷偷和女同学一起去一个科班学戏。经过三个月的刻苦训练,登上了舞台,饰演包公。那天,父母也在台下观看,因包公的扮相认不出是自己的女儿,回到家夫妻俩还意犹未尽,讨论演员们的演技,两人一个劲说:“今天那个包公演得好!”王灿萍听了窃喜,她知道父母一直反对她演戏,于是趁机对父母说:“若是我能演这么好,你们能不能让我去剧团?”父亲听了立即板着脸严厉地说:“不行,演戏有什么出息?我已经跟你安排在镇上小学教书。”王灿萍态度坚决地拒绝了父母的安排,执意要去越剧团。后来父亲知道了那天饰演“包公”的就是她,无奈只好随了王灿萍自己的选择。

1980年,横峰县文化部门组建越剧团,来到嵊州招收一批年轻的越剧演员。正值芳华的王灿萍听说后,毅然报了名,经面试被录用。于是她告别父母,离乡背井,成了横峰越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

那时越剧团条件简陋,吃的是大锅饭,睡的是集体宿舍,下乡演出时自带被子睡地铺。王灿萍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天未亮就早起练功吊嗓,几乎跑遍全县每个乡村。剧中的“桃红柳绿,痴男怨女”无不牵扯着王灿萍的心。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灿萍从丫鬟到替身,从配角到主角,生末净旦丑都尝试过,成为越剧团里一名观众喜爱的演员。王灿萍扮演小旦时端庄秀丽、婉转动情;饰演小生时潇洒自如、风流倜傥,成了观众的仰慕者,更成了年轻小伙子们追求的对象。期间,剧团的服装师见她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性情温柔,心里早已有想她做儿媳的念头。于是她通过团长出面撮合,把儿子方立长介绍给王灿萍认识。方立长见王灿萍年轻漂亮,气质与众不同,便一见钟情。王灿萍见方立长忠厚老实,对她百般疼爱体贴,决定跟随“横峰越剧团”在横峰安家,这段姻缘也就自然而然促成了。

王灿萍十几年中,她扮演了各种角色,《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五女拜寿》中的杨继康,《狸猫换太子》里的包拯,《王老虎抢亲》里的周文宾,《打金枝》里的皇帝等,她扮相优雅,唱腔准确,动作自然,表演认真细腻,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水袖飘舞如行云流水,行动投足似春风拂柳。娇媚容颜如梨花带雨,哭腔自然更催人泪下。她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观众难以忘怀。

1985年,演员们随剧团四处奔波,收入却甚微,政府无钱投入,越剧团被迫解散,王灿萍被安排在供销部门上班。

科班出身的王灿萍离开了酷爱的舞台,很不习惯,早上很早就醒来,还想着起来练功练唱。下班回到家,她在厨房一边洗菜一边哼唱,边干活边打开三用机播放越剧,越剧成了她离不开的另一个伴侣。同事朋友小聚时,她们总要赖上她来一段越剧插曲,县里单位组织活动时,总有她的身影在舞台。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深受领导肯定和同事喜欢。

1993年,单位改制,王灿萍下岗了,为了生活,她得自谋职业,于是她开了一间杂货店,店里录音机里不停地播放越剧,一天的辛苦劳累,被优美的越剧声驱走了一半。回到家王灿萍又唱起了越剧,老公听了,打趣她说:“下岗失业了,亏你还能唱的出来。”王灿萍自我安慰又充满信心地说道:“生活还得继续,好戏在后头呢”。果然,通过她的勤奋努力,不到几年,王灿萍建了新房,为儿子成了家。

2007年,横峰赣剧团缺少导演和小生,王灿萍被聘为导演,自导自演起来。直到2011年,赣剧团因经济困难和演员不够宣布解散。

2012年,“铅山县业余赣剧团”听说王灿萍离开了横峰赣剧团,即刻登门拜访,将她请去当导演。两年后,王灿萍孙子出世,无人照看,只好忍痛割爱离开剧团。

2017年,横峰老年大学建成了,老年朋友一再要求开设越剧班。这时的王灿萍已退休在家,王灿萍热爱越剧的精神被老年大学校领导知道后,便将她请来越剧班做老师。第一学期试开班,王老师的越剧班超过了逾期的招生数。第二学期便开设了两个班,依然班上坐满了学员。

越剧班的学员都是本地的老年人,年龄大的已古稀之年,年轻的也到退休年龄。无论咬字唱腔曲谱都得从零开始,记性差不说,光一个字要咬准都要花一定功夫。王灿萍总是不辞辛苦,耐心教唱。除了课堂上教唱外,还利用中午晚上时间义务教热爱越剧的学员们练习。很多人不明情况,还说些风凉话。“是不是另外收费赚钱?”“闲得无聊,找人陪玩吧!”“肯定有人送了礼,不然她哪有那么好哦!”有人听了为王老师叫冤,觉得过意不去,跟王老师说:“我们不来打扰您了,让你受委屈,受冤枉”。王老师听了,总是说:“没关系的,让他们说,我们唱我们的。”

每学期结束,学校要汇演,短短的几个月如何让全班大部分人都能上台演出,成了困扰王老师的难题。没办法,台上1分鐘,台下十年功,只能是刻苦练习。平常儿子儿媳忙于工作,王灿萍还要负责照看两个幼小的孙子。王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休息空闲的机会,利用中午,晚上和周末时间来给大家排练。她排练的《红楼梦》“金玉良缘”在“老年大学汇演”时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不用海选破格直接被选入参加“横峰春节文艺晚会”。“越剧四连唱”被推送到“上饶市越剧戏迷联会”上演出。《祝寿曲》被选送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这些节目均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好!好!”几声叫好伴随热烈的掌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原来王老师上场了,王老师正在和原越剧团演员刘老师共同演唱观众熟悉的《十八相送》。一个呆头呆脑同学情深,一个暗送秋波情意绵绵,把山伯与英台依依不舍惜别情表演的淋漓尽致。她们婉约轻灵的唱腔,虽没有华丽的着装,炫丽的舞台,却照样打动在场观众,博得掌声阵阵。接下来王老师还和学员们一起合作演唱了《五女拜寿》、《送凤冠》等名剧片段。

王灿萍带领她的老年大学学生们能在这样没有舞台,没有服饰,不用化妆的情况下,随到随演,还经常去各敬老院为老人义演,去秀美乡村为老百姓演出。她如此执着、痴迷越剧,到底为的是哪般?“离乡不离腔”,王老师用她带着满口的越剧腔告诉我们:“此生再离不开越剧,我出生在越剧之乡,成长在越剧团,现在又成了老年大学越剧班的老师,为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一生对越剧的追求!”

猜你喜欢

越剧团剧团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国家因素与当代越剧的跨地域传播——以芳华越剧团离沪赴闽为考察中心
有趣的动物
光影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菊坛梨花绽春芳——记南京秦淮青年越剧团团长周英英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