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老字号企业集聚区的“金字招牌”

2019-09-10

杭州 2019年24期
关键词:金字招牌老字号业态

中华老字号企业蕴含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价值。杭州也有着丰富的老字号文化底蕴,拥有经认定老字号企业156 家,王星记、张小泉、朱炳仁等老字号品牌拥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在互联网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杭州老字号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单个老字号企业往往势单力孤,从集聚角度进行集中管理、集中保护,往往能更好地促进老字号企业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借助“集聚区模式”,对老字号企业进行集中保护和再次振兴。

进一步发展

老字号企业集聚区的现实意义

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老字号企业蕴含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生存空间和传承平台。

具有联动产业促进发展的现实意义。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打造杭州老字号的产业集聚区,一方面可以让老字号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结合网络、定位生态、传承文化,形成区位品牌集群,提高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定位商旅,激发老字号品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方式,在功能街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地区分散布局门店,获得规模效益。

具有激发业态融合创新的现实意义。多业态融合,在展现“老字号”文化魅力的同时,可搭建“政、产、学、研、销”专业平台,让“老字号+文化+科技+旅游”的新模式产生集成效应,推动其进一步传承和产业化。通过老字号与多种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可满足消费者多样、便捷的文化需求,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培养出稳定的文化消费群体。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业态构造可以将传统老字号企业与多个领域广泛合作,形成新型非物质文化业态。

老字号企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难题

目前,杭州老字号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为传统老字号历史街区和老字号博物馆集群两种集聚模式,分别以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街区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为代表。然而多年来,集聚区内的部分老字号企业,在传承与发展上遇到了困难与瓶颈,无法适应现代化激烈竞争,出现了“关门”等现象,老字号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无法凸显。以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河坊街于2002年10月开街,拥有老字号品牌共 22家,包含方回春堂、胡庆余堂、王润兴、采芝斋、王星记、张小泉等,主要集中于中医药、餐饮食品、工艺品类、日用品类、服饰类等。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其中,中华老字号占比11%,浙江老字号占44%,杭州老字号占45%。如今,受到市场因素和缺乏政策保护的背景下,许多老字号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目前,潘永泰等3家老字号因经营成本太高相继退出河坊街街区。深入研究老字号企业集聚区发展窘境的背后,这其中有企业内因,也有社会外因。

在企业内因方面:第一,品牌老化加剧。原有的经营特色、产品服务跟不上现代社会互联网商业形势变化,品牌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以及不注重品牌保护,导致老字号市场空间萎缩衰落。第二,经营体制滞后。企业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改革不到位;品牌营销策略滞后,缺乏时兴的品牌传播意识和传播手段。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工艺类产品老字号多以单一产品为名,一般只改变产品的表面形式而发展。产品创新度弱,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第四,原料供应不足。老字号的原料产出都是有特定要求的,如必须是某个产地的棉花,或者必须是某种技艺提炼出来的特殊材料,且这种技艺无法被现代化生产代替。随社会现代化发展,特定需求的原材料不够支撑老字号产品的生产。第五,传承人才缺失。老字号企业的传承核心在于高超技艺的代代相传,持续不断的优势人才输出是传承的重中之重,缺乏人才资源的培育相当于阻隔老字号品牌传承链。

在社会外因方面:第一,传统地理优势逐步丧失。因城市规划安排,老字号店面拆迁频频,导致老字号网点大量流失,很大程度上削减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第二,相关保护发展政策削减。政府扶持老字号企业以及集聚区的优惠政策较少,政府对老字号产业发展的集中规划较少。第三,老字号企业的消费群和受众面受限。老字号企业从某一地区发展而来,仅限于被当地人所知,其消费群和受众面显然无法支撑其持续发展。缺乏对老字号传承的科普教育,导致许多老字号企业传统手工技艺失传。第四,品牌可替代性产品增多。外国品牌、国内民营品牌的涌入,同质产品增多等环境因素,严重阻碍本土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例如现已倒闭的“边福茂”鞋业,在过去几年的经营状况中,以代理国产品牌“回力”为支撑营业方向,自己的老字号品牌产品已成为副业,主次颠倒,发展理念混乱。

为老字号企业集聚区

注入发展“新活力”

丰富老字号企业生存空间,激发老字号企业运营模式创新,形成立体交叉、錯位互补的商业业态,是进一步激发杭州老字号企业集聚区发展活力的关键。

加护扶持举措落地,增速老字号发展。支持老字号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展示交易活动。推动老字号旅游产品开发,引导老字号企业进一步挖掘、整合老字号旅游、文化功能,主动向文化体验式消费模式转变,开发适合旅游服务的老字号产品、纪念品。实施老字号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规范浙江老字号认定条件、认定程序、退出机制,实施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加强老字号原址保护,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应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落实保护措施。加大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税收、用地保护、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在外事交流、纪念品采购中优先选择本地老字号企业产品。

丰富集聚区模式类型,多维度协同发展。综合重庆、厦门、澳门、苏州等城市老字号品牌及企业集聚区发展的综合业态结构、经营情况、运营方式等因素,杭州应在传统老字号历史街区、老字号博物馆集群两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以重庆市上泉坊老字号商业街为代表的“老字号特色商业综合体”集聚模式,以及以厦门“手礼网”为代表的“文旅结合特色老字号网上平台”集聚模式。进一步提升现有模式下本土品牌扶持力度,探索老字号企业集聚区新模式,丰富业态创新。集聚富有杭州特色的老字号品牌,运用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手段,集中展示杭州老字号品牌历史、商业文化以及独特产品,将其作为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与战略机遇。

强调传承创新,增强老字号品牌竞争力。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传统技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形式、打造共享平台。通过大专院校、浙江省时尚产业联盟、联合艺尚小镇、老字号丝绸品牌等多方合作,结合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发展中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打造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时尚特色老字号企业集聚区,以特色小镇为依托驱动区块链时尚设计产业和老字号企业共同集聚发展。

猜你喜欢

金字招牌老字号业态
联合金融赋能发展中心:打造“金字招牌” 做好人才培养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TEST OF TIME
2020金字招牌
老字号:推陈出新是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务
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大健康业态:购物中心的下一个风口
老字号 新方向
广东:地理地标成“金字招牌”
从业态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