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2019-09-10韩煦
韩煦
【摘要】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通信技术日趋完善化与成熟化。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不断扩张,同时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品质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此,本文介绍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内涵、基本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旨在提升5G移动通信网络品质,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5G移动通信网络;核心内涵;关键技术;
在过去的40年时间,移动通信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不过这并不是移动通信的重点。现阶段,我国在现有4G网络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5G网络的构建和落实,并将移动通信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下文就将对5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1. 5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内涵
迄今为止,各国尚未统一5G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也未统一5G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规范。如何将各类多元化科技手段融合到5G移动通信网络中,是各个国家致力探究的新时代课题。从某种角度来说,5G移动通信技术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改造产物。与4G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传输稳定性更强。再者,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深度挖掘各类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大数据资源利用率,而这也是4G移动通信技术所无法企及的。5G移动通信技术除信号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稳定性优于4G移动通信技术以外,在高科技应用方面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纵观2G移动通信技术与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5G移动通信技术预计在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如果5G移动通信技术如约而至,将会成为世界移动网络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
2. 5G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2G、3G、4G这三个阶段,最开始的2G网络只是进行电话交流,信号稳定性不高,而4G与3G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传输与下载速度得到了提升,5G时代的到来,不仅传输及下载速度得到改进,相应的网络信号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生活、工作的需求。在对5G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发现,其具有的特点有:
2.1 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体验
5G移动通信网络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人们的体验感受,不仅传输速度有所加快,信号稳定性也不断增强,这是3G、4G移动通信网络不可比拟的,同时在同一区域内,信号连接能力也有所增强,免受以往使用中连接断开、连接不上等问题的影响,扩展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积,加强使用效果。
2.2 能耗较低
在低耗环保理念的应用下,5G移动通信网络在研究中加强了对能耗问题的解决,主要体现在移动设备电池能耗的改进上。众所周知,随着职能技术的完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也在逐渐增加,智能手机结构简单,电池耗能处理效率较高,不过由于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体型较小,在电池耗能处理上存在一定难度,而通过5G技术的应用可解决这一问题,在保证连接信号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设备耗能。
2.3 热点高容量
热点高容量是5G移动通信网络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一特征的强化可改善4G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的流量过大、传输速度慢的情况,即使在人员密集区域,5G也能实现流量平均分配,避免传输卡顿或滞后等现象的产生。
3.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3.1 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共分为三种:
3.1.1 大规模MIMO技术
大规模MIMO技术是将大型天线系统融入到5G技术中的一种集成措施,其可将大型天线系统中的多条天线予以连接,以此保证信号传输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能耗。可以说大规模MIMO技术是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多地区和多天线信息传输,增强了信息传输和下载的稳定性、高效性。不過在大规模MIMO技术使用中,还应结合区域5G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所需配套设施实行合理调配,注重设施的齐全性,促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这一技术时,要对技术的优化点予以考虑,在具体工作中,将该一技术和5G通信网络有机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线数量。天线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要想提高5G建设水平,就应改进信息传输效率,而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则需要改进天线的配置和设置质量,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并根据现场实际特征进行天线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以促进天线的连接,加快信息接收和传输速度。
在天线配置中,还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往天线配置时采用的都是单一的集中散落分布模式,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应在该方式的基础上融合其他配置方式来加强天线布设效果,减少问题的产生。通过混合配置方式的应用,移动设备对空间资源利用率会明显增大,并降低发射率,在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这一技术能够将其予以屏蔽,保证自身不受影响。
3.1.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也是5G通信网络中较为关键的技术类型,其具有抗多径效率和频谱效率高的特征。不过现阶段该技术还处于初期研究试用阶段,为充分发挥其特性,还需对循环前缀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不过该技术在使用中自身的抗信号干扰能力不强,所以在应用上需要利用载波器设备,来增强信号对干扰的抵抗能力,且通过完善其他硬件设施的性能来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保证信息传输速率。
3.1.3 全双工技术
全双工技术并不属于新型技术,其在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时就已存在,不过由于4G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信号接收、传输不稳定的情况,该技术自身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并未得到广泛运用。不过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全双工技术被作为关键技术,应用到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全双工技术在5G中的应用,改善了网络抗干扰性能,增强信息数据传输和接受的稳定性、高效性。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过与发射和接收端的连接,有效发挥自身干扰低效技术的优势,将两个端口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予以剔除,改进信息数据的质量,且在使用抗干扰技术的过程中,还不会对信号功率带来影响,以免信号功率差,有效改善5G的整体性能。
3.2 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可分为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这两种。
3.2.1 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
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数据边存储、边传输的功能,且在存储过程中不会对信息传递速率带来影响,确保5G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同时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对网络终端间距、传输距离等实行调整,确保其满足网络运行的标准要求。不过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干扰问题,所以在应用时,要以结构节点为切入点,将节点距离进行调整,优化结构形状,使其向异型结构转变,这样便于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另外,由于空间的变化,这一技术的优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务必确保该项技术的环境适应能力达到最强。
3.2.2 自组织网络技术
自组织网络技术是在智能化技术发展下衍生出来的,且会随着通信技术水平的优化,应用性也会逐渐加强。该技术一般被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及恢复处理中,有效提升网络自动恢复水平,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进而改进网络运营质量,促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自组织网络技术自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高,所以在使用中,可对网络存在的故障问题实行自动检测和分析,且將其上报给核心系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故障问题,展开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通信网络的运行质量。此外,通过自组织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会更高。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智能化的特点全面的体现出来。
3.3 其他关键技术
3.3.1 毫米波通信技术
毫米波通信技术是利用微波和光波技术,实现高频和低频变化控制的一种新型技术种类。不过该技术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频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波频资源控制的重视度不高,要想发挥该技术在5G通信网络中的作用和优势,就需要加大毫米波资源的利用率。在传输信息时,波长也是有规定的,若信息传输频率增大,就要将波长增加。尽管5G通信网络技术利用天数数量的变化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但还是需要从根源入手,将波长予以改进,使传输速率得到增大。在使用中,可将该技术与大规模MIMO技术融合应用,以改善5G通信网络建设水平,优化其使用性能。
3.3.2 D2D通信技术
D2D通信技术具备能源损耗量小、传输距离远、平稳性高等特征,在使用中促进了设备与蜂窝网络数据的连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这一技术与其它传输设备比较,其传输速率时延性低,与WIFI比较,其功耗小。该一技术在5G时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4. 5G未来应用及发展趋势
5G移动通信技术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移动通信的方式,也增大了智能设备的使用率,强化网络连接效果,为我国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5G移动通信技术将满足与万物互联的需求、智能交互需求、生活云端化需求。在万物互联下,智能家居将得到显著发展,这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便利性,也可减少生活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万物互联也可降低能源的损耗。在智能交互下,5G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处理效率及数据吞吐量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实现数据、人机间的交互效率,保证数据传递质量。智能交互的应用范围较广,门锁、电器、穿戴设备、建筑桥梁以及汽车等均能够联网。在生活云端化的背景下,人们可利用5G网络随时进行4K和8K的视频播放,且不会存在卡顿等问题,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同时生活云端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增强其便利性、便捷性。再者,通过云盘代替原有的移动硬盘,可高效实行信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实现大文件的快速传输。
综上所述,5G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我国通信技术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改变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这对于我国经济及技术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能够加快我国进入通信网络新时代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李丹雪,张宗迟.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6).
[2]张明刚.关于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3).
[3]王渤茹,范菁,单泽,etal.5G移动通信组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通信技术,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