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方大军汪光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引导课外阅读

方大军 汪光艳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引导  兴趣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绝不能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世界、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激发对未来的想象。2013年开始,笔者行走在课外阅读教学的道路上,自觉做着儿童阅读推广的工作,一路上且行且思,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家庭——课外阅读的主场

课外阅读的主场应在家庭,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家长积极配合参与。可多数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不让孩子大量阅读。怎么办?笔者告诉家长:想写万卷书,先读万卷书。要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带来的直接好处,从而支持孩子们进行广泛的阅读。但是仅仅支持是不够的,家长还要学会引导孩子读书。

1.自由阅读

我们要把阅读选择权交给孩子,尽量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纸质书籍、电子读物,等等。

2.亲子共读

阅读只是输入,要想阅读有效地输出,家长必须跟孩子共读。家长和孩子就一本书的内容进行猜测、讨论、感悟,不仅能帮助孩子读进去、悟出来,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3.多种形式读

孩子们阅读的时间不能只限制在家里和学校里。笔者要求家长每周要做一些事情:和孩子逛书店,在书店看看书;在不影响视力的情况下,看看电子读物。家长给孩子选择书的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一本书。此外,要求每个孩子都办理图书馆借书证,安静的图书馆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课外阅读的书源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教育者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

1.根据孩子心理等特点推荐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主要依靠拼音来进行阅读。这个阶段,文字少、图画精美的绘本是孩子们阅读的最佳图书,如《花婆婆》《逃家小兔》《猜猜你有多爱我》等。当然,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孩子,这个阶段也可以独立阅读一些带拼音的书,如《小猪稀哩呼噜》等;中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能力较强,我们就可以推荐一些儿童小说,如《爱的教育》《秘密花园》等;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带有启发思考的读物,如沈石溪、曹文轩的小说。

2.根据性别推荐不同图书

阅读是有男女之分的。男孩子有“英雄”情结,他们可能对自然科学类、冒险类的书更感兴趣,如《森林报》《哈利波特》,等等;女孩子则向往唯美的生活,她们可能偏爱友情、美好幻想类的书,如《一百条裙子》《兔子坡》,等等。

3.根据流行趋向推荐书籍

教师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图书情况推荐一些流行书籍,像杨红樱的科学童话等。 这类图书有其流行的原因,对待这类图书,我们应该自己先去读一遍,体会一下,为孩子做好引导。

4.根据教材推荐相关联的书

教师还可以根据年段的学习内容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该年段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学习了课文《蜜蜂引路》,可以向孩子们推荐《昆虫记》;学习了课文《王二小》,可以向同学推荐相关的革命人物故事《小兵张嘎》《小萝卜头》;学习了《普罗米修斯》,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系列的神话故事。

三、课外阅读的措施

1.放声读与默读相结合

默读是让孩子静静地去阅读一本书,在静静地阅读中,孩子能感受到故事的完整性,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但是读书只有默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另外一种读,那就是放声读。放声读,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完美音韵、和谐节奏、丰富内涵,它是一种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

2.开展听读故事活动

有些孩子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很难有一本书能让他从头到尾看完,对于这些孩子怎么办呢?这时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图书读给他们听,读完后和他们聊聊书中的内容,分享阅读点滴。这是一种孩子容易接受且没有任何压力的阅读方式,这样,就有可能激发一些不爱读书孩子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逐渐拿起课外书。

3.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孩子们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阅读大多是无序的、无意识的。

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最大化地理解故事,怎样去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他们都没有仔细地去思考,而仅仅是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以及情节的发展,这时候开展班级读书会势在必行。班级读书会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笔者每学期一般开展一次读书会,会前,笔者会认真选择一本图书。在阅读的同时要求做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班级读书会上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做笔记、办小报

低年级的孩子笔者是不赞成让他们写读书笔记的,因为孩子小,会写的字有限,做读书笔记耗时,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这样往往会打消孩子的阅读欲望,破坏阅读兴趣。到了四年级才開始要求孩子们做读书笔记,把自己看过的书的书名、作者、精彩片段等做个简单记录。隔一段时间,教师把记录本收上来看一看,了解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这项作业不做硬性要求,凡是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展览。召开经验交流会时,让优秀者介绍自己做读书笔记的心得收获。

对于特别不愿意做读书笔记的孩子,也不要勉强,因为保护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做读书笔记更加重要。到了高年级,课外阅读开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笔者开始组织学生创办班级作文周报。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印在报纸上,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样,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变成了“豆腐干”时,也会深刻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好处,更加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笔者还鼓励孩子们向一些报刊投稿,一些在不同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孩子都是平时爱读书的孩子。

四、环境——课外阅读的催化剂

心理学表明,好的阅读氛围是使课外阅读活动顺利进行、持续开展的催化剂。

1.“软”环境无声熏陶

上完课,笔者经常在讲台上看书,久而久之,常常是笔者看什么书,学生就看什么书。另外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里张贴一些书法作品,如“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教室里始终弥漫着幽幽书香。

2.“硬”环境有力保障

物质保证——通过家长委员会选购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读物,放在班级图书角,每学期我们还开展好书互换活动,孩子们热情高,自愿带来的书极大地丰富了班级图书角。

时间保证——规定每天中午午餐后40分钟为全班共同阅读时间,教育孩子要见缝插针地去读书。

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所以,在童年时期让孩子阅读那些优秀的作品,那么,优秀就能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引导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