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提问方式解读

2019-09-10唐锦秀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唐锦秀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最为重要的部分。运用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地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有效提问方式,来展开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实有效的方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有效提问方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师生良好互动,完成课堂学习,而提问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要沟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设计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提问方式,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地理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其核心素养培养要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训练综合思维,学习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的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习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有效的问题引导,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最终形成地理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具有终身性。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化的品质,是会伴随学生的一生的,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有一定的终身性。其次,具有实践性。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实践力,是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高中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能力,能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最后,具有一定全面性。地理学科有较强交叉性、综合性,很多地理问题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以利于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确保高中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角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要注重有目标性地进行教学提问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也是影响地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部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制定完善的提问策略,针对教学目标来合理地设计提问的内容,由此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进而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例如,在讲授“行星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来为学生设计以下提问内容:“地球在宇宙的什么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地球的特殊性指的是什么?”等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针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进行探究,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意识到要珍爱地球,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激发学生保护和爱护地球的意识和思想,利于 “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了高中地理教学满足教学目标。

(二)以调动课堂氛围为基础来设计提问内容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但要符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也应具备一定启发性和拓展性,更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也能为活跃整体教学氛围提供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关键方法之一,是通过将现实生活和理论知识进行紧密融合来实现,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要合理地运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与地理相关的事物、现象,有效地设计教学的问题。教师应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从而合理的设计教学提问,而且也要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课堂氛围好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得到提升,也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

(三)注重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的问题内容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个性、智力、特长等都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其所受的教育基础以及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对其掌握的程度也是各有不同。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严格地根据地理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设计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的问题内容,并对课堂的提问难易程度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为学生提出更为合理的地理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欧洲地理知识时,如果只是选择直接向学生提问“伦敦被人们称为雾都的原因是什么?莱茵河为什么也叫黄金水道?”等问题,对于那些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强的学生来说,是能够准确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对于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准确地回答出来。对于该情况,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地为学生设计“小步子、快节奏”的问题。例如,可将上述的问题分解为多个问题:“讨论雾是怎么形成的?伦敦在哪儿?伦敦被人们称为雾都的原因是什么?”“探讨河流航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莱茵河为什么也叫黄金水道?”,这样的提问设计,利于调动学生储存的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合作探究空间,由此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并同时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为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四)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提出问题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也具有较高复杂程度,另外各章节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应注重问题的有序性以及递进性,例如,在讲授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农业?农业区位的含义?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怎样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等问题,循序渐进地、由简入繁地开展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能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能对某种农业生产做出正确的区位选择。

结束语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个长青的话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有效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 考试周刊,2018(43):135-136.

[2]  向楠. 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