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 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2019-09-10张瑞

河南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试验区纠纷

张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架构下,我国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推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知识产权是参与国际竞争、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利器。目前,我国各自贸区已开始有步骤地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管理机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点是探索构建可与国际经贸规则高标准接轨的、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区域制度,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务必下好知识产权这盘棋,其中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的构建十分关键、亟待开展。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知识产权

综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有利于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河南不临江、不靠海、不沿边,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有利于强化自贸区的引领作用。2019年6月17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表明,强化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五大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加快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研究制订进一步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方案。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电信、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复制上海、广东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经验,积极申建内陆自由贸易港。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河南省企业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保护海外知识产权利益的需求明显增加,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构建知識产权综合管理机制,利于国内外舆论对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充分信任。

有利于创新资源在河南集聚

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集聚创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构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自贸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目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持续深化五大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探索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接轨的制度。各类高端产业聚集,促进了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扩大,投资贸易更加便利,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更大。构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有利于创新资源在市场内集聚、流动与转换,有利于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环境,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

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滞后

自贸区的重要目标是促进贸易便利,推进贸易开放与自由化,需要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保障,需要高效率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地促进贸易便利、激励创新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模式略显分散,行政管理体制稍显滞后,导致了权责重复、企业维权和创新成本居高不下、知识产权管理执法效率低等多种问题,难以满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求。2017年2月,河南省政府审议通过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然而目前的管理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自贸区建设对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力度的需求,如何改进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行政管理措施,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一新三多”的特点,“一新”是指涉外向型的经济纠纷有一些新特点,自贸区企业在开展国际国内贸易时,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导致涉及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案件出现。二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新型竞争案件持续增加,例如利用大数据抓取用户隐私信息、软件广告屏蔽等。三是关于文创产业的案件增多,这类案件多涉及音视频、图片、网络游戏等。四是案件较多涉及知名企业。例如,涉诉知名企业有阿里巴巴、腾讯、SAP股份公司等。这要求自贸区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全方位地管辖自贸区内涉及知识产权的民商、行政、刑事等案件。

目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涉外纠纷占据多数,但是自贸区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尚待提升。一是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尚需完善,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相衔接;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须健全,弥补电商相关政策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缺失;三是执法权的统一管理与执行有待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统一法庭亟待设立,只有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才能避免权责重复,全面高效地管理自贸区内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类案件。

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水平的高低,与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息息相关。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多数企业,获取代理与法律服务等知识产权信息大多是通过知识产权局、科技局,对于专利如何创造、保护、运用、管理,相关知识较为缺乏。目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专利综合服务水平,尚且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专利挖掘和代理、宣传培训和交易等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升。一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对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信息获取的渠道较窄,成本较大。二是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未形成格局,模式较为单一。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尚未开始有序运作、形成格局。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

综合管理机制构建对策

构建集约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

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和保护,或者说,因此,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创新,需要构建集约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才能更好地实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

第一,顺应国际社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架构,各类知识产权成果彼此集聚、集成利用。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集约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知识产权话语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

第二,积极改革创新,建立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执法联动协作体系,可推行“双随机”抽查制度;履行自贸区版权和专利制度的综合执法,加强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措施权和行政检查权;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分工合作,通过推进“智能化”监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探索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企业检查事项的整合,加强对高风险的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的监管,发布企业违法行为提示清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全社会支持执法机构依法履职的良好环境。

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在重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构建的同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因为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能够有效分流知识产权案件,为权利主体提供更方便、更多样的纠纷解决方法,使诉讼的各项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从而加强诉讼对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和保障,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环境,共同维护知识产权成果,促进自贸区经济贸易的有序发展。

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首先可培育和健全专门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构。例如,选取高校或者行业中精通商标法律制度、国际贸易规则的专家学者,参与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鼓励行业协会以及各类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开展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服務,并完善组织结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

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

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是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有利于优化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实现涉及自贸区商事纠纷处理的高效益和高效率。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决定了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的急迫性。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改革和立法,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

第一,可设立“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可设立专门席位,开放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等服务,指导企业科学、理性地运用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平台可根据入孵企业和高端人才需求,定期组织知识产权交流会和知识产权培训活动。第二,可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吸收选取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知识产权纠纷专业调解队伍。第三,建议各类商业仲裁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相结合,设置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商事仲裁机构或者知识产权仲裁机构,负责自贸区内含知识产权在内的各类民商事纠纷仲裁, 通过构建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通道,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

结 语

自贸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对外开放水平息息相关,健全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构建势在必行。如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形成与国际衔接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知识产权内陆高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业创新氛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6018)。

(作者单位: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试验区纠纷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