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住宅改造研究

2019-09-10李生辉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城市化

李生辉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云南昆明城中村的一些问题和状况展开讨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的进程迅猛发展,到2004年年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行到 了42%,21的世纪的城市化建设逐渐开始迅猛推进,城市化的步伐逐渐伸向城市的边缘,城市化所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就渐渐的显现了出来,城中村的出现就是城市化所带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城市化中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虽然城中村的出现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因此人们对城中村的评价褒贬不一。所以各个城市都开始大力整治城中村的环境,但是城中村的改造复杂且繁琐,工程量十分艰难,其中涉及到的路政,房屋,环卫等多方面的工程量,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本课题就主要针对云南昆明的城中村进行课题性研究。

关键词:城中村 改造 城市化

一、城中村产生的背景:

昆明是云南省会,省会的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云南城中村是一塊夹缝之地,这种生成方式来自于城市化的不完备,一些地区的城市化缺少必要的规划,政府随意给开放商批地,城中村本来的居民进行违法乱建,给大量来城市打工的人们进行居住空间,但是这种居住空间是十分危险的,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昆明的城中村土地的所有权状态大体可分为三类,(1)已“撤村建居”,土地被国家全部征用,农民不再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村已经被城市完全包围,原农民已全部转为居民,只是保留着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这是通常所说的广义上的“城中村”,它经过改造已融入城市之中,不再是“城中村”改造的对象。(2)正在“撤村建居”。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土地所有权部分属于国家所有,部分属于集体所有,但原农民未转为居民。(3)尚未“撤村建居”,但已列入城市框架范围,土地全部仍属于集体所有。后两种村的情形是狭义上的“城中村”,是通常所说的要改造的“城中村”。

二、城中村的存在的隐患:

(1)这种城市边缘的地方通常缺少管理,人的素质也鱼龙混杂。主要有农民、市民、流动人群,流动人口为主要犯罪群体。(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乱建屡禁不止,房屋密度极高,采光条件差,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3)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街巷狭窄、拥挤,存在严重消防隐患。(4)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等。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痼疾”。

三、城中村的现状与前景:

1.现状分析

现如今昆明的许多城中村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造和规划中,在昆明,船房村是云南最大的城中村,对于政府来说它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船房村的城中村,占地面积高达近千亩,是昆明出租房数量最多,流动人口最大的地区之一,在搁置了多年之后,在2018年04月初开始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建设,早在2008年船房社区就已经被纳入昆明城中村改造项目之内,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社会投资人,随后的10年间,船房村除了公开推介,也有过多次推进的尝试,先后谈了不下百家大型公司,但至今都未达成共识。2011年还就改造土地一级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两次招标,但均无果。庞大的改造面积与拆迁量,使船房村看起来虽然诱人,想吃,却极难下口。2012年底的昆明市土地推介会上,船房村城改项目曾公开推介,其中透露出,其拆迁量达到181万方,以“巨”之称。其中总征地面积为1226.18亩,船房新村、老村两个城中村改造面积为929.38亩,西华公园改扩建面积为296.8亩……

2.前景发展

昆明的城中村一直都是政府的一块心病,但是其占地面积之大,也值得政府对其进行完整的规划,加上近年来昆明的房价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所以昆明城中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又提上了日程,既可以改善城中村的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城中村对于城市建设的阻碍,所以这个项目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但是由于城中村的环境复杂,社会上一般都提倡两种解决方案,一直是改造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加固加盖,这样可以减轻开放商的压力。另一种是彻底的拆迁,进行重新的规划、翻盖。其实第二种在理论上要比第一种更加的合理,因为城中村常年的私建乱盖,环境,路政,水路都比较混乱,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规划和翻建,总的来说城中村的前景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四、改造方式

1.整体改造方式

这是一种将城中村从整体到局部建筑的全部改造方案,这种改造方式工程量巨大,适用于城市的重要路段和土地价值比较高的城中村,但是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而立竿见影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其改造成本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运转,拆迁量大,安置费用高,实施难度也相当巨大。

2.局部改造方式

这是指在不改变大布局的情况下,对局部区域进行划分,对其划分区域进行重点式的改造或者重新建设,这种一般适用于布局比较规范的城中村,对其改造不会太多,可以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区服务功能,作为外来务工人口的居住地。

3.综合改造方式

是指在保留大部分建筑设施的情况下,改造违章建筑,控制新建筑的落成,在具体改造中,保留历史建筑,改善建筑的外观,公共空间的加以利用,市政设施的完善,这种工程方式,投入资金少,可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行改造。

结语

中国城中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各地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主要的方式和办法主要还是吸引投资人进行改造建设。还有一些城中村是在政府的帮助下自行进行管理和改善,另外,各地城中村情况不一,其策略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然而,不管哪种改造模式,确保城中村和城市发展的和谐、村经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健康发展,以及村民的安居乐业,依然是我们城中村改造的共同目标。只要能勇于面对城中村问题,充分考虑村庄的需求,有效协调村庄和城市发展的矛盾,相信城中村问题会逐渐得到缓解。

猜你喜欢

城中村改造城市化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