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功能化”建设探索
2019-09-10陈岳伟
陈岳伟
【摘要】设计是为了满足需求的具体表达,高校开设设计艺术专业主要以社会服务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实践操作练习成为了该类专业的一大特点,设计艺术实验室主要是以服务设计工作而建立,强化功能性、完善建设。文中主要对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专业划分和功能化建设展开讨论,为此类型实验室的建设寻求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设计艺术、实验室、功能化、利用率
设:布置安排,计:主意、谋略、谋划、打算。设计: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这是词典中对设计的字义和词义的解释。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中,设计的释义应该是:居于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工程学、色彩学、材料学、建筑学、销售学、品牌学、制造学、机械学、声学、人机工学、生产技术、交互、服务等诸多学科的综合表达。
这样的专业,在教学中应如何实现知识的串联,如果理论知识是该专业教学的“一条腿”,那实践教学就是“另一条腿”;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走起路来才能“不瘸不拐”“不卑不亢”。
在普通该校中,设计艺术类专业与文理工科专业各种条件相比之下是困难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更是难上加难。
设计艺术类的实验室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虽然专业不同,但实践教学的交叉还是不少的,主要是项目实践要求的实验场地类同较多。若实验室按专业需求建设,会因功能类同导致重复建设,实验场地利用率降低,试验设备维护成本增加。由于设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特性,实验室规划筹建时,可按“功能”性质作为建设依据,根据功能需求建立实验实践场所。这样能有效的加强实验效果,减少同类型的设备采购,同时也能减少管理人员的配备,还能提升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的效率。
一、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现状
1.1计划筹建
目前,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在目前高校中的建设主要以开设专业作为建设依据,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然后将方案递交学校相关部门审查,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团队评审,进行一系列与专业无关的答辩工作,回答专家们给出的与专业无关的问题,最后,由一系列的“与专业无关”给出了终评,决定是否对该专业申报的实验室进行投入建设。
这个过程让申报建设的相关工作符合了相关的程序,但不合理。
不合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由专业上报的方案是否有审查同一院系中,其它已建实验室可否存在功能重复的条件装备,专业之间重复部分是否有共用的可能性和执行的办法。
其二,评审专家是否了解评审项目的专业特点、教学目标、实践需求。评审时是否了解客观的建设现状,被评审项目和已建项目重复程度多高等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并非简单的表格体现和现场讲述所能代替的。
最后,不同学科的实验室建设采用统一的考量标准是否为最佳办法,实验室是为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做服务,不同学科的实践目的和方式有别,计划筹建时是否应该围绕专业特点,实践重心进行有效指导、评审和答辩工作。
以上问题,在对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的专业适用性、服务性和提升实踐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疑问。
1.2实验室建设前期调研
带着问题,走访调研相关的院校,其中包括4所普通高校,2所专业院校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各家院校面临的现状和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不论在专业美术学院或是普通类型的高校的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情况都类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验室因功能重复,专业之间建设的实验室无法共同使用而致使利用率低下。
1.3实验室建设方向
社会飞速的发展,行业的要求日渐的精细准确,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出相对具体的方向,例如设计艺术类这种直接面对社会民生服务和市场销售终端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校内实验、实践场所是入门的第一步,设计艺术类专业更是实践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结合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下转第三版)(上接第六版)跨领域融合是当下的专业特点,本着这样的特征,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筹建应去“专业化”,从而向“功能化”的方面来推进建设。一方面是根据专业特点,由“功能化”入手,制定全面的实验室整组方案,先整合已建实验室,对重复的方面进行利用率的提升,不足的方面进行扩建,对功能不足的部分进行新建,这样才能完善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功能建设。
二、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功能化”建设
2.1已建实验室的现状
强化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功能,弱化实验室的专业界限,主要是避免重复建设,例如:产品造型模型实验室和环艺模型实验室,同为模型室所需的工具大致类同,一方面是半自动设备的材料塑形,一方面是手工组合工作,功能类同,机械设备重复;产品造型模型实验室和雕塑实验室,在设计艺术类的专业建设当中都是为造型服务,是由基础造型到专业造型的递进学习,所以实验室建设时没有分开的必要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服装工程设计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时,更是功能相同,主要是裁剪与缝合的功能;由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各专业按需建设实验室,功能重复且设备重复,在场地和设备上是种极大的浪费。
2.2已建实验室的“功能化”整组
目前,从设计艺术类的专业设置情况,实践教学的指导方向,多工种、多材料类型的跨界融合是当下的实践教学核心,多功能的实验室场所建设是支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从功能上进行划分,满足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实践需求,将实验室进行功能整组;按照目前各类型高校的设计艺术类专业的设置,对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大致可以分为手作、印染、裁合、传统工艺、机械成型、快速印刷、数字媒体传播7个功能,这七个功能能满足的材料相对广泛,如木材、金属、泥巴、油泥、布料及各式板材等等,通过这七个功能的联合实践,能满足设计艺术类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2.3“功能化” 建设实验室的优点
“功能化”实验室建设主要优势是以设计导向做建设依据,增加功能之间的联动性,使之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有序,通过功能的完善实现实践过程完整。
七大“功能化”实验室主要有以下的建设目的:
手作实验室:各专业课程需要手工完成的实验项目环节均可在该实验室完成,如造型基础课程、产品模型课程、城市雕塑课程、木工艺、金属工艺、综合材料工艺等。实验室配备多元化的手作工具,增强动手能力。
传统工艺实验室: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如漆器、陶瓷、竹编、金银饰品等,主要功能为造型塑造、打磨、烧制等,对传统工艺相关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实践。
印染实验室:以印刷和浸染为主要功能的实验室,如丝网印刷、木刻水印、吊染、扎染、蜡染等手操印染实践,可较大程度匹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项目学习。
裁合实验室:主要功能为裁剪与缝合,实验室配备缝纫机、特种工艺缝纫机和打版区,可满足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如服装专业的立体裁剪、成衣制作、皮具制作,产品造型专业的家具设计等。
机械成型实验室:主要以自动化成型与半自动化材料成型为功能导向,为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配备3D打印、铣床加工、2.5维板材切割等自动和半自动机械设备。主要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专业。
快速印刷实验室:主要功能为数字印刷,如无版印刷,数码打印,数码喷绘,高精微喷等。满足各专业的数字化印刷教学环节。
数字媒体传播实验室:主要功能是集合以往的摄影、摄像、数字艺术的综合功能,加入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如AR/VR技术,实现多维互动。
“功能化”整合、建设实验室主要是较大程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打破专业与实验材料的界限,让设计具备更多元的可能性。满足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强化功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
三、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精准建设
促进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功能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实验实践环节的关联性,让学生更大层面有序的了解实践过程,同时提升了实践效率,实验室的建设上有效地减少重复建设的程度,大幅度地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使之实验室的建设更加的精准。将功能合理化,从筹建实验室初期,综合院系专业设置和已建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规划新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主要是在功能完善方面,提高实验室功能的精准度。
四、结语
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同步文理工科的实验室建设,在运行和管理方面可谓是普通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设计艺术类的专业特点,从综合学科研究到民生服务,从研究设计到投产运用等方面来理解设计艺术专业,本着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服务设计、设计服务社会的宗旨,加强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功能化”建設,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本文主要是指出了设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问题,并从“功能化”这一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设计艺术类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寻求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设计艺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6):206-209.
[2]陈积常,黄世富.高校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65):105-106.
[3]徐凯歌.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5(440):107-108.
[4]尹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科学,2013,16(5):120-122.
[5]罗斌.浅谈高校艺术类实验室[G].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0):62-64.
[6]王杰敏.3D打印技术在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