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招写“味道”
2019-09-10
【美文引路】
东坡味道
何永康
在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行走,不时会看到“东坡味道,美好眉山”这样的宣传语。从宣传的本意来看,东坡味道就是苏东坡家乡的味道。
一般来说,家乡的味道总是与味觉和嗅觉有关的,是可以捕捉、可以品评、可以购买、可以带走的味道。比如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东坡肘子、东坡肉,还有依附于苏东坡名气派生、演绎出来的东坡泡菜、东坡皮蛋、东坡鱼等等。许多年来,苏东坡是眉山人心中的代表人物,整个眉山到处都有苏东坡的影子。东坡就不是一个人名了,而是一个地名(眉山市确有一个东坡区);其味道也不仅仅是苏东坡一个人的味道,而是一个地域的味道了。
当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家里生活困难,黄州太守怜爱有加,便把一废弃的军队营地交给他无偿耕种以补贴家用。这是一块无名高地,地处城东,被苏轼命名为“东坡”,他似乎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诗文中多处言及,如“夜饮东坡醒复醉”“雨洗东坡月色清”。后来,他干脆就以“东坡”自号——东坡居士。那时的他,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东坡”这个号会比他的名“轼”深入人心得多,而且还会成为一张城市名片,给故乡带来美誉,给乡亲带来福祉。
虽然眉山的朋友让我领略到不少大饱口福的“东坡美食”,但我认为这还不完全是我心目中的东坡味道,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地方——苏东坡故里的味道,而不是一个人——苏东坡的味道。那么,苏东坡的味道是什么呢?
我想到了一种抽象的、意念中的味道。人们常说某某的文章有味道,某某的画有味道,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苏东坡是大文人,文化的味道在眉山城里随处都可以嗅到。你跟着“明月”“婵娟”“天上宫阙”这样的店招走,感觉是在苏词中穿梭。店铺不管经营的是什么,墙上挂的字画都少不了苏东坡,音量很低的背景音乐一定有用苏词谱写的曲子。大大小小的书店或书摊上,与苏东坡有关的图书总是摆在显眼的位置,一翻开,就有纸张油墨特有的香味夹杂着东坡的气息扑鼻而来。再譬如丹青的味道。苏东坡的书、画都很了不起,其成就或许并不亚于诗文。书法居“宋四大家”之首,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绘画上则开清新隽永的文人画之先河,其画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苏式”翰墨味道也由历史深远处飘到了今天。
当然还有花木的味道。这味道伴我在三苏祠流连了很长的时间。祠三面环水,荷叶铺满一个个回环的池塘,开出了星星点点的荷花,这花在眉山叫瑞莲,相传苏轼兄弟双双进士及第那天,池塘里开放了很多并蒂莲,被视为祥瑞之花。今天,也还有学子在此与瑞莲合影,希望能沾染香气、灵气而有助于学业有成。桂树也与别处的不同,树龄少则几十年,多则百年乃至数百年,尤以古井旁的一株丹桂最为珍贵,七百多年了,如今到了花期依旧会开出橙红色的花来。恰如东坡先生诗云:“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三苏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说,竹子断然是少不了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嘛。一生植竹无数,写竹无数,画竹也无数,这些竹好像一下子都回到了三苏祠,成了修长的灵物,遮掩着一条条竹径通向幽微,通向主人营造的意境与心境。此外,还有一株荔枝,不知是不是从岭南移栽来的,也是东坡先生钟爱之物。花木寄托着先生的精神和情怀,见证了先生的际遇,弥漫在空气中的芬芳,自然也就有了先生的味道。
此外,还有酒的味道,茶的味道……
但说到底,东坡味道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这些年,有不少人想把苏东坡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神化,但好像都没成功,因为他的人性、人情、人间烟火太浓重了。苏东坡身上有十足的人气,这人气是人间真气,千年不散,流布至今,传送着“千古一人”的人生况味。
东坡味道中,当然也少不了美食的味道。抽象味道与具象味道的融合,构成了东坡味道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这个味道就完满了。别以为苏东坡是美食家就顿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其实,在生活窘迫时,也就一碟白萝卜、一盆白盐、一碗白米饭凑合着果腹,但凑合也是有味道的,被他乐呵呵地称之为“三白饭”。“三白饭”已经成为今天一些人养生减肥的宝典,成了餐桌上的“新宠”。
三苏祠里供奉着苏东坡的一位始祖,是苏氏家谱可以考证的第一人,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苏轼是他的第十代孙。由此看来,家学渊源对后世有着难以抗拒的遗传作用。更为有趣的是,这位始祖居然就叫——“苏、味、道”!
这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觉得苏东坡没有千古不散的独特而美妙的味道都不行,也巧合得让我不做一篇“味道”的文章也不行。
这就是余味吧。余味,难以忘怀。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日)
【技法鉴赏】
味道,来自味觉或嗅觉。其实,别样的味道须用“心”尝,以“意”品。这篇散文就是用“心”“意”品尝味道的佳作。
一、写物与写人结合,写出本意“味道”。味道来自食材采集及其加工、烹调,当然与人事相关。如果孤立地写“舌尖上的味道”,则难免浅薄“寡味”。文章写到了“东坡肘子”“东坡泡菜”等名菜,但没有以“美食家”的语言描写味觉之美,而是采用多种手法将写物与写人结合着写,以揭示味道之独特。一是物因人“出”(“依附于苏东坡名气派生、演绎出……”)、地因人“亮”(“东坡就不是一个人名了,而是一个地名”);二是溯源说事,触及内心。“无名高地”被命名为“东坡”,且以“东坡”自号,以诗句抒发“喜欢”之情……作者述说苏轼这些往事,看似闲笔,实则揭示“东坡味道”的缘起背景,让读者初知其本意原味,也为后文的展开作好必要的铺垫。
二、多觉与文化结合,彰显意念“味道”。令人“大饱口福”的味道是其“表”,多觉感受给人以人品浸染才是其“里”——抽象的文化味道。作者写店招中的苏词“明月”“婵娟”“天上宫阙”、墙上挂的苏轼字画、书店或书摊上摆的与苏东坡有关的图书,用苏词谱写的背景音乐……这些描写都已由味觉转向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让读者进一步品尝独特的“苏式”味道——既有清新隽永的文化气息,又有人生的美好追求。至于所写的“花木的味道”更是由味觉引发的视觉与嗅觉的妙合。作者为什么在三苏祠流连很长时间?因为这里彰显的东坡意念“味道”最为浓重:叙述典故“瑞莲”,透出的是苏轼兄弟的“香气、灵气”;描写七百多年树龄的丹桂如今依旧开花,并援引苏诗“此花元属玉堂仙”,咏叹的是如桂花般不与名树百花争艳斗奇、宁静低调的品格;描写三苏祠的竹子,作者赞之为能“通向幽微”的“修长的灵物”,竹之坚强韧勁与苏轼的“意境与心境”融通合一;最后描写荔枝也非闲笔,文章提及苏轼的被贬地岭南,也是在赞美苏轼遭遇坎坷际遇时的淡泊向上的情怀。以“弥漫在空气中的芬芳”比喻苏轼“抽象、意念”的文化味道,给读者一种崇尚美的嗅觉浸润。
三、怀古与说今结合,倡导时代“味道”。作者以“但说到底”转折文笔,引古论今。当下,忽视挖掘苏轼“家学渊源”的强大精神遗传作用,过度开发苏轼的“具象味道”,不善传承其“抽象味道”“人间真气”,却通过“神化”以营利,过度追求所谓“美食”而奢侈显摆……这都使“东坡味道”变了味,于是文章由东坡之“真味”说到“变味”,再抒写“难以忘怀”的“余味”,倡导当代应有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完满”味道,引领传承优秀文化的正确方向,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体味空间,有“言已尽而味无穷”之妙。
【我仿我秀】
东坡味道
林华音
天空,微微透出亮光,窗外还凝着一层水汽。窗内,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一如往常地忙碌着。一阵准备后,米,雪白的倩影跃进了小铁锅中。轻转旋扭,冒出浅蓝色薄而瘦的火苗,肆意舔舐着锅底。爷爷稍喘了口气,坐在旁边的小凳上,出神地凝望。
不想那干瘦的火苗竟威力不小,时光流转间,不觉锅中已渐渐开始“躁动”。水中的气泡翻滚着上涌,热情迸发。那原本干硬的米粒儿,也似受了它的感染,坚硬的心慢慢舒展开来,张开臂膀,敞开心灵,与水在沸腾中渐渐交融。欢笑着跳跃着,酝酿着融合着。爷爷嘴边的笑意,渐渐展开。也不知是出于期盼,抑或是幻觉,凝滞的空气中,渐渐地,缓缓地,竟不知从何时渗出一阵香味。不浓不淡,灵巧婉转,如烟如丝,钻透鼻腔,渗入人心,漫至全身,令人神清气爽。
是米香!是水米交融的味道!初时仅能细细捕捉,不想它很快浓起来,烈起来,逸散至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处开花,每一处绽放。我已经想象到那米与水,跳得更快,跳得更欢,似要挣脱枷锁,秀出爱意。
是时候了!爷爷蓦地站起来,俯着身子,流转着爱意的目光,看着这粥恣意释放出香、黏、暖、热。到巅峰了!他果断掀开锅盖,右手握着勺,左手执碗,麻利地将还在沸腾的小米粥盛进了小陶碗中。爷爷满意地嗅着米香,揚起唇角,欢畅地笑了。
望着望着,我的记忆跳出了画面。那是一个严冬的早晨,我端起陶碗,或许是“爱”盛得太多太满,碗中之热却赖在碗中,久久不肯散开。黏粥黏住嘴唇,烫得喝不下。心里着急,满脑子都是“来不及,要迟到”,焦躁不安与些许不满便写到了我脸上。突然,爷爷迅速打开窗,关好我的房间,让冷风咆哮着灌进来,他却托碗于手,另一手用勺将粥舀起,缓缓倒下,像是在独舞。粥落入碗中时,已减了几分热。一下,两下,三下……看见爷爷肿胀得可怕的手,那时,我心中后悔痛楚的味道似乎盖过了米香——我的幼稚任性让那小米粥味道变了味……
走出回忆,我满是内疚。手握陶碗,粥入心田,满是浓浓的真味——深爱的味道、感恩的味道、成长的味道……我背好书包跨出家门,带着余味,健步走上铺满朝阳的大道。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中学学生】
点评
文章描述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场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先细致描写具象真味(小米粥香),通过插叙抒写抽象味道(爷爷的爱意、“我”的内疚),将关于“小米粥味道”的生成经过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变化表现得真实感人。结尾由“变味”回到“真味”“余味”,写到“朝阳”,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学子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