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宜居行星,NASA在行动
2019-09-10胡定坤
胡定坤
地球面临毁灭危机,人类移民新的家园,外星文明飞越光年的距离造访地球,这些都是科幻小说中常常出现的情景。人类能到哪里去?外星人能从哪里来?已成为困扰无数天文学家的难题。找到那些与地球类似的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第一步。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到哪里寻找宜居行星”和“判断行星是否宜居”上都有所突破。人类距离找到真正能够孕育生命和文明的系外行星又近了一步。
宜居行星范围大幅缩小
什么样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之前,科学家将恒星周围温度适合形成液态水的空间区域定义为“可居住带”,位于其中的行星具备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条件只适用于最基本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等高等动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宜居”势必比“可居”更为严苛。
近日,NASA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替代地球”科研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考虑到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可居住带”中大部分空间都无法满足高等动物的生存需要。
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同行星的大气气候和光化学反应。以二氧化碳为例,“可居住帶”中离恒星较远的行星需要这种“温室气体”使气温达到冰点以上,但其浓度一旦过高则将成为足以致命的“有毒气体”。仅此一项就足以判断,对于人类等高等动物,“宜居区”不到“可居住带”的三分之一。
“星影”计划提高观测精度
人类航天器还不能去探测任何一个系外行星,只能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如果要确定一个行星是否宜居,必须获得行星大气的光谱信息,对于类似地球的“岩石行星”,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直接成像。但是,由于恒星的亮度往往是行星大气层反射光的数十亿倍,所以观测系外行星将面临其环绕的恒星光照的严重干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NASA堪称“脑洞”大开。首先,其计划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发射广域红外勘测望远镜(WFIRST),该望远镜的主镜直径达到2.4米,专门用于为“宜居行星”拍照。另外,NASA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将与系外行星探索计划(Exep)联合研制名为“星影(Starshade)”的航天器,为WFIRST遮住恒星的光线,使其专心观测周围的行星。
怎样使“星影”、WFIRST和目标恒星在太空中精确连成一线,使“星影”的影子正好投在WFIRST的镜头上?
根据JPL在6月11日发布的声明,“星影”、WFIRST之间的距离在20000—40000公里,大约是3至7倍的地球半径,且二者位置的横向误差必须保持在1米之内,堪称“超级精确”。JPL工程师迈克尔·巴顿表示,这相当于一个饮料杯垫在100公里的距离上对准一颗橡皮擦,偏差小于1毫米。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巴顿为WFIRST专门开发了一套计算机程序来确定“星影”位置是否准确。同时,JPL工程师蒂鲍尔特·弗林诺瓦等人开发了一套控制算法,其依靠巴顿程序提供的信息来控制“星影”推进器的开关。
JPL认为,使用自动传感器和推进器控制来保持两个航天器超过“地球直径尺度”的完全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