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约运动会期间中国女排教练团队特点研究

2019-09-10张小庆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

张小庆

摘要: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的成功夺冠不只是女排队员的胜利,同时与辛勤工作的教练团队也息息相关,他们为女排的成功夺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场下他们认真研究每个对手的进攻战术和特点,在场上通过高质量的临场指挥为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进行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冠军。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女排教练团队的分工以及个案分析,揭示中国女排教练团队的训练特点。

关键词:训练特点  中国女排   教练团队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资料、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资料,使论证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询分析,根据资料显示数据进行整合,得到一个更准确合理的结果。

1.2观察法

通过视频录像,观看本次中国女排的里约奥运比赛过程,并且重点观看女排的赛后采访和新闻发布会,以及女排的赛下训练视频,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1.3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而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逻辑整理和结构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中国女排里约奥运赛程分析

(1)中国女排22人从北京出发,经过32个小时飞行,于巴西当地时间7月30日早上七点抵达,宣告本次奥运之旅正式开始,中国女排队员个子高,腿长,飞机上空间狭小,所以女排队员在德国法兰克福进行转机时,教练组组织队员进行了拉伸练习,防止长时间的飞行影响队员的赛前状态。并在抵达巴西圣保罗之后的两天时间内组织了对于与巴西当地排球俱乐部进行了两场热身赛,主要是让队员尽快进入赛前备赛状态。并于8月1号下午前往里约,在本次比赛的最终场馆进行赛前热身训练。比赛场馆是马拉卡纳齐诺体育馆,是一座可容纳11800人的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场馆热身适应是必要的,中国女排队员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在大型体育馆进行比赛和训练,场馆的大小会影响队员发球,垫球,传球的空间感,以及扣球的球速感。

(2)从赛程表来看,中国队的第一场比赛在北京时间8月6日,第一个对手是荷兰队,在8月1号抵达里约之后,中国队有将近五天的时间去准备比赛,和调整队员们的时差,恢复身体状态。总体来说重点研究的对手是荷兰队,其他小组赛对手也稍作了解。小组赛比赛正式开始后,中国队的比赛日程基本上是相隔一天一场比赛,中间有一天的调整和准备时间。与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美国队有两天的准备调整时间。总体来说赛程还是比较密集的。随着比赛的深入,小组赛出线之后,队员的精神状态和体能状态备受考验,后面的比赛对手会更难打,准备调整时间还是只有一天,所以安排的赛间训练量主要会是以保持状态为主,更多的时间是要用来休息和恢复体能。

(3)从组委会了解到,由于赛程密集,场馆资源有限,每场比赛过后只给中国女排队员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从赛程表上来看,中国队员每场比赛之后最少有一天的调整时间,两个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练组在里约郊外临时租借了一个条件还可以的训练场馆,以备队员的临时所需。从队员住的酒店到达临时租借的训练场车程为两个小时,总体来说并不算很远。

3、中国女排教练组

本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教练组阵容足够豪华,一名主教练,负责整个教练组的协作与运营,和队伍训练与比赛的整体计划。六名助理教练分管进攻,防守,二传,副攻,主攻,接应的具体训练任务。三名队医对队员的训练和比赛的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治疗,理疗师对队员进行整体的比赛和训练后的放松和康复练习。在比赛中,主教练根据每个助理教练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技战术和队员的轮换调整。在场下,队医以及后勤团队为队员进行及时的按摩与运动恢复,让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状况投入比赛,主教练以及助理教练观看录像分析研究对手,然后对队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无论在比赛中还是比赛场下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每个教练各司其职为运动员服务,反过来运动员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教练团队的培养,整个女排里约奥运会期间,队员在场上的卓越表现离不开场下每个教练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和调控。

主教练郎平:本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能够取得冠军,郎指导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1)首先是郎指导敢于启用新人,龚翔宇是一名只有19岁的国家队接应新人,虽然身体素质以及各方面技术很好,但是比赛经验较少,尤其是大赛经验更少,与其说是大赛经验少,不如说是抗压能力较弱。郎指导在赛场上还是训练场上对龚翔宇和其他队员一视同仁,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她,也感染年龄大的队员不断的在生活上照顾她,让其释放压力。由于龚翔宇在小组赛发挥不理想,所以后来上场时间越来越少,郎导也想让她多看看其他队员是怎么拼搏的,是怎么打的。直到与荷兰的半决赛里,11人全部轮换上场之后,郎导想着是时候了,龚翔宇被换上场,此时在她身上积攒已久的力量顺势发挥出来,没有任何杂念。

(2)郎指导在里约的赛下训练中主要负责主攻组的训练任务,在比赛当中,几乎只要朱婷在场,对方就会就会追发朱婷的一传,因为朱婷的进攻已经是世界超一流水平,没有比赛的日子就是不停的不断的练一传。而主攻当中惠若琪的防守能力比较强,则重点加强进攻练习。要求其线路准确,头脑时刻保持清晰。

(3)郎导的比赛临场指挥也是相当出色。原因是其对每个队员的能力与特长有深刻的了解。郎导在比赛中会根据场上的形式去及时调换人员上场,12个人没有谁是主力,或者谁是替补,全都是重要球员。朱婷再被对手连续追发球,一传到位率低情况下,就会换上惠若琪去增加防守以及一传能力。如果对方防守节奏特别好的情况下,就会换上杨方旭去改变本方的进攻节奏,以求去打破对方的节奏。而且本届奥运会,规则的改变每局只有两个暂停,如果中国队场上连续失误或者状态下滑,郎导就有时会把鹰眼挑战当成技术暂停去用,以求改变场上节奏。

(4)郎导是一名优秀的视频分析师,在比賽前会看对手的录像,往往有时会看到深夜,然后第二天给队员们讲解对方的轮次,战术以及主要线路。所有队员都要求熟记于心。然后会不定时的抽查队员的记忆情况。

(5)郎导也是优秀的心理大师。会经常赛下讲些鼓励的话去激励队员。淘汰赛之前朱婷的状态不好,而她又是支柱球员,郎导几乎从来不会发短信去给队员,经常就是有事说事。但是那天给朱婷发短信说“自己带过许多队员,遍布世界各地,而你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你只要站在场上你就是最优秀的”。朱婷看到短信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大哭释放出来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越来越好。

淘汰赛临近,由于队中的队员大多数都是年轻球员,大赛经验很少,所以就让三个老队员每人带三个新队员一间房。让老队员疏导年轻队员的情绪和压力,并且带着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增加默契感。

助理教练赖亚文,主要分管副攻组,以及比赛中的本方防守分析。其主要是协助郎导去管理球队,相当于运动队里副队长的职务。

(1)副攻除了是进攻的一部分之外,也主要承担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拦网,拦网需要队员能够有不错的手型与良好意识。副攻要能判断出对方二传的假动作和传球习惯,判断传球位置,然后迅速单人或者协助两个边攻手去拦防。赖亚文每天重要的任务就看录像或者观察对方的进攻习惯,路线。及时向副攻传递,然后赛前有针对性的去练习。

(2)比赛当中,赖亚文会专注于女排队员在场上的防守表现,如果发现防守漏洞或者某些队员的防守状态不好,会及时向主教练郎平反映,并提出自己多种的解决办法,由郎指导进行抉择。

(3)赖亚文与队员的关系较好,如果有时候某些队员有些话对着主教练说不出口,或者不想给郎指导太多压力,就会找赖指导。赖指导做教练与队员的通信和调节,保障球队和谐运行。比如小组赛队员打完美国之后,特别累,然后第二天轮空,训练却提不起状态,就会有许多队员找赖指导反映,然后赖指导再反馈给教练,是临时休息调整还是小运动量继续练习,取决于主教练。

第二助理教练各司其职,包壮在比赛中负责对方防守阵型的分析;吴晓雷,负责副攻组训练工作,比赛中负责对方拦网成员的分析;李童,模仿各国攻手进攻特点,负责女排防守训练工作;袁灵犀,负责比赛技术统计的分析工作。所以第二助理教练在赛间的训练中主要对队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工作,由主教练将自己的进攻和防守的主要构思下达给各位教练员,各位助理教练根据主教练的要求去对不同的队员去训练。而在比赛中,助理教练将依据自己负责的任务去收集对方的技战术情报和球员比赛数据,同时也将本方球员的进攻以及防守数据报告给主教练,由主教练根据其这些数据和情报,去指导本方队员进行比赛。

队医以及理疗师同时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队员在比赛中受伤,队医将负责处理队员的伤口,并将球员能否继续上场报告给主教练。在赛后理疗师将会负责给队员进行肌肉放松以及旧伤的恢复治疗。

4、个案分析

从两场首发名单来看, 在小组赛对阵塞尔维亚时,首发大多是年轻队员,而队中相对比较年长,经验丰富的队员并没有上场。但决赛,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所以有多年大赛经验的队长惠若琪和副攻徐云丽上场首发。想要稳定住形势。但是稳中不乏求变,将张常宁换到接应的位置以求改变下比赛的节奏,让对方不适应,毕竟这个阵容中国队没有用过,塞尔维亚无从研究。

在小组赛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比赛中,中国队除朱婷发挥比较正常以为,其他队员没有发挥好理想的状态,从得分上来看,朱婷承担了将近一半全队进攻重任,排球是一项集体项目,不能仅靠个人的超强能力就能够赢下比赛,所有队员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也是因为其他队员的进攻受阻,对方所有的防守重心都会朝着朱婷准备。因此,朱婷的进攻也会非常艰难,导致比赛的失败。而在决赛当中中国队虽然第一局失利,但是郎导迅速做出队员调整,第二具,换上接应杨方旭和二传杨方旭,场上局势瞬间被中国女排改变了节奏,即便是朱婷在后排,前排队员也能够出色的完成进攻重任。所以决赛的中国女排所有队员集体手热,比赛接下来的发展也是顺风顺水,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三局取得胜利。

决赛当中,郎指导的用兵入神也再次体现出来,第二局的阵容也是女排做的二手准备,如果首发阵容遇到苦难,则会立即换上第二套阵容,这套阵容也是在场下备赛时反复磨合的大招,所以不可能上场就会取得很大的效果。因此女排的准备可谓是异常充分。所以中国队虽然在小组赛败与塞尔维亚队,但是决赛却能战胜塞尔维亚,与郎导的排兵布阵息息相关。

5、结语

排球比赛当中,大家目光所聚集的焦点永远都是运动员,运动员是比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但是教练团队的幕后付出也是值得观众去尊重的,他们所做出的每个暂停、换人和指挥都是智慧的结晶。中国女排的成功不只是队员的成功,更是团队里每个教练的成功,他们在生活上照顾队员,在场下训练队员,在场上指挥队员,值得大家的尊重。郎导作为主教练,是整个教练团队的主心骨,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是当之无愧的女排精神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1]敬继红,刘禹心.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一流强队的攻防技术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1):27-31.

[2]黄钊林.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与对手得失分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6):65-67.

[3]王振标.透析战术性发球在排球比赛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2):73-77.

[4]陳向.女排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17,0(6):12-15.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3∶2逆转德国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时隔16年 中国女排再取大冠军盃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中国女排结束两连败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