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强校战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9-09-10吴兰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实施途径教师专业发展

吴兰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承担着为高新技术转化、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却面临困境。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路径与方法,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强校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师;人才强校;教师专业发展;实施途径

近年来,从国务院、教育部到各省市都相继出台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政策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屡屡被提出又始终未有最终定论。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力度,许多高职院校都将目光聚焦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问题上。鉴于此,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探寻教师专业成长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强校战略契合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强校战略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改善了高等教育结构,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方针,注重内涵发展,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大力发展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展专业建设,使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使教学工作得到满足;二是这支队伍已经形成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水平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对兼职教师队伍进行了完善,并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四是完善了教师队伍的结构;五是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得到的提高。

二、人才强校战略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面临的挑战

(一)高职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健全

高职教师的成长一般可分四个阶段:职前教育、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及职后培训。职前教育是职业方向或职业定位教育,它决定一个人基本的就业方向;岗前培训决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入职培训决定着高职教师发展的方向定位;职后培训决定着高职教师发展的程度与深度。高职教师培养机构与 培训机构相分离,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互不相干,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连贯性、整体性体系。

(二)部分高职教师缺乏应有的生涯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本土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较少。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不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指导。部分高职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面对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思维与行为日益个性化,学生的思想日益复杂化等情况,许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缺乏应有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三)科研项目数量少、经费匮乏

科研项目是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发挥办学特色的重要资源和工具,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品牌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为高职教师所提供的科研项目管理方略数量、经费相对匮乏,级别相对较低,高职教师科研素质与水平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块“短板”。高职教师在科研项目上一直处于“被发展”的地位,缺乏通过科研项目来进行观念变革和寻求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三、人才强校战略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应对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技能培养能力。师资结构直接影响和决定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面对现存的问题,加强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理念,让教师成为自我的领导者

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最根本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逐步具备在全球化社会中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技能。教师只有在足够的理念支撑时,才能成为自己的领导者,才能通过寻求更好的策略来引领自己的教育生活和面向世界。可从以下三点落实:一是强化教师对先进理念尊重,并以之作为教育实践的参照;二是让教师带有情感,去行动并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三是让教师带有“习惯性”的自然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动,才有可能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二)搭建平台,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能见度

以往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太窄,往往局限于本地区,并把理论和概念的灌输作为主要任务,而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智慧被忽视,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的失语者”状态,只有让教师有更多机会走出去,接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新技术,在比较和批判的视野中认识自身,才能实现教师的教育自觉。因此,学校尽可能选送优秀教师出国培训、进修,使之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与能力;借力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与外教充分接触,低成本、短平快、高效率地实现教师发展国际化。

(三)以教育培训为主体,增强高职教师的发展能力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还应注重科学化、 一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出发。纵向主要是指高职教师岗前、入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强调三个阶段形成在结构上各具特点,在功能上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体系。岗前培训应集学科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于一体,提升高职教师发展专业化的起点水平;入职培训应针对高职教师受聘岗位职责要求,通过课程培训、专题讲座、 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性能;职后培训应着眼于促进高职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强化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培训学时与职称评审、学历教育、职位晋升挂钩,增强高职教师职后自我学习意识,从而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化成熟度。

参考文献:

[1] PERRY P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inspectorate in England and Wales[G]//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8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London:Kogan Page, 1980.

[2] 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教育研究,2014(6):91–92.

[3]謝莉花.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开发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5):53-57.

[4]刘育锋.论职业教育教师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 1998(09).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实施途径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促进专业发展需要幼儿园和教师的双重努力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窥探数学课堂中面积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