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魂激荡

2019-09-10刘路遥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农村

刘路遥

摘要:观看了《延安时代》,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无数次的拼尽全力,仿佛他们随时都要把自己的命搭上去;我看到了后辈们的尊敬与努力,仿佛他们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这对我产生了灵魂的激荡。

关键词:“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历史之都,红色圣地,时至今日,它已经发展成为文化名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都慕名前往这个圣地,想要亲身体验它小小身躯承载的伟大。来到这里之后,我们会发现它与我们印象中的城市不太一样,曾经的红色之都已然跟随时代的潮流变身成为现代化都市,高楼耸立、遍地绿树。但这些表面上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它本身的颜色,那一抹历史长河中的红色也愈发鲜艳。原来地瘠民贫的一座小城却能够包罗万象,它容纳了无数次伟大的革命和无数个伟人,也孕育出无数科学的思想理论。毛泽东选集前四卷中,有80%都是出自于这个地方,可见它非同一般。在漫天黄土的黄土高坡和满地沟壑的土窑洞,革命人不怕条件艰苦,毅然决然地在这里制作周密的计划,做出思想的总结。

一、孕育出“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一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从始至终都应该坚持的,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锲而不舍地探求认识事物的规律性,才能不断接近真理,才能进步。毛泽东的一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应该是“实事求是”。在其青年以及中年时代,他一直贯彻这一原则,所以获得了极大成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只是到了晚年,因为没有坚持这一原则,而间接导致了举国疮痍的“文革”的发生。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指导思想。在那之后俄国推翻了沙皇的政权,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世界都在看着它的发展,这也许是一个新的方向。但是中国与苏联不太相同,城市运动那一套在中国土地上并不吃香。中国最广大的人力物力都在农村,所以城市是无法控制农村的。中国的农村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独立于城市存在;而且解放了的农村人民为了保卫的利益,并争取更多的利益从而过上更好更自由的生活,非常踊跃地参战;国民党经常压榨民众,而深得民心的共产党不断收到淳朴善良的农村人民的无偿帮助。这些所有的条件都促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实事求是做所有事情的必要条件,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是这条道路的成功,后来的改革开放的成功以及现在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都是得益于此。在北京、上海等客流量大的城市,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修建高铁,使得人们的出行非常便利,即使那么多的人共同出行也不会造成城市瘫痪,我们的高铁发展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也是从这里诞生的。

早期國际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多,苏联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国家。但是苏联的国情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所以我们学习他们的社会主义应该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而王阳明等人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学习的非常透彻,他甚至能够背出每句话的出处。共产国际的人并不相信他有如此神乎其神的记忆力,于是在一次会议之后决定考一考他。他不出意料地回答出了那句话出自哪本书、第几卷、第几页,但是由于现场没有那本书,会议上的人还是没能相信他。后来当时的领导们让他下次会议的时候背着书过来,以便查验。下次会议结束后,王阳明照常没有丝毫踌躇地回答出了当时提问的内容,领导派他人翻阅查询,发现果真如此,又提了一个问题,他还是回答了上来,于是他在共产国际的眼中像个“神童”一般,他们下定决心好好培养他。培养完之后让他回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时候问题出现了,他只会背书,而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也不会有任何的创新。可是中国的国情与苏联或者其他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一样的,生搬硬套的教条拿过来在这里根本不适用,于是昔日被崇拜的“神童”也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光芒。而毛主席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的理论家,他灵活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创新,他提出好多好多富有新意的点子都收效明显,于是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受人尊崇。包括他提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说是受全国人民的青睐。先从安徽小岗村试点,再慢慢推行至全国每个城市,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由此孕育而出。

人民幸福是马克思的初心,也是我们共产党的初心。近百年来,正是我们党一直秉持这份初心,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卓绝奋斗这么多年,才会有今天的成果,人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因此,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恪守的宗旨。习总书记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表达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读到这些词,我不禁眼眶中泛着泪,这是何等接地气的主席才能说出这番话啊!而且,这不是一次两次提到,而是千千万万次将人民挂在心上,单是十九大报告中就用了203次“人民”这个词,可见在习书记心目中人民的重要性。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想着慰问人民,而且与人民对话时完全没有官场话,没有架子,而是十分贴近人民。无论做什么事,他总是心里装着人民,孜孜不倦地为人民做事。也正因为此,习总书记才能够获得全国人民的钦佩与爱戴,也正因为此,全国各族人民才会更加信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深知此因,所以为了使人民更加幸福,为了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定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经历过暴风雪的袭击,挨过饿肚子吃树皮的苦,中国共产党人终于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他们来到延安这个地方,并将此作为其中一个革命根据地。长征,不是谁说挺就能挺过来的。在当时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在眼睁睁看着队友们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这些革命先辈们挑战的不仅是身体的极限,还有心理的极限。观看过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我更好地理解了战争对一个人心理的创伤。看着队友倒下,你却束手无策,你心中装着的只剩下悔恨,恨自己为什么如此无能,恨自己不能替代他,恨战争还没有结束,恨我们不够强大。在以后任何相关或有相似性的东西出现时,你都会回想起当时的状况,这几乎是又一次揭开了你的伤疤,甚至还可能会有其他的因素成为你伤口上的盐,这样的痛历久弥新。也正是因为在这些不好的条件和数次的失败中,我们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一直艰苦奋斗着。如今虽然我们和过去相比幸福了千百倍,但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有的是机遇与挑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定不会忘了之前所受过的苦,不会不顾一切地享受生活,而是依然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尽全力。

结语

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闪烁,有时候我仿佛觉得自己离这些特别遥远,这是我一生也难以企及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我完全可以和党坚持一样的原则来做事,实事求是;也可以时刻想着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更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对我灵魂的激荡无限地发扬。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新农村
我们的新农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今日新农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愿多出现这样的农村好报道
新天新地新农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