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泰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问题及对策

2019-09-10李伟忠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育

李伟忠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泰安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虽然泰安市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体育行政部门内部运行协调不足;政府建设公共体育服务投入资金不平衡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了泰安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因此,在了解泰安市公共体育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后,提出了认清定位找准不足;转变政府工作方式,自下而上的反馈;健全政策法规建设;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等完善泰安市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共享共享

1.体育公共服务背景分析

1.1体育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后,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指示。体育强国目确立为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挑战。在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中,政府及其所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为关键,堪称建设体育强国的制度基础。

1.2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聚焦于参与主体的“全民性”、过程涵盖的“共建性”和目标锁定的“共享性”。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参与内容单一,并且存在着不均衡、不协调、群众参与度较低的问题。有些贫困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体育场都没有,严重违背了共建共享的原则,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健身娱乐的需求的渴望。

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泰安市体育公共服务构建的现状进行调查,组织数据,并结合我国体育强国,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来探讨分析,发现一些现存的实际问题,最后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找准定位,是事物维持平衡状态的关键,合理定位是事物维持平衡状态的关键,认清不足是找准定位和改善现状的前提条件,面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中存在发展动力源不足问题。做出相关调整方法,从而提升泰安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条件和安居乐业的水平,不仅能够化解城乡矛盾,更加促进了社会和谐,并为国家整体的体育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3.1 研究方法

3.1.1调查问卷法

按地域分布的原则选择省内的的几个地方进行调查,分别选取泰安市,济南市,烟台市的乡镇地区进行问卷发放。所调查的内容包括体育设施建设数量和分布、参与人口及积极性、设施管理与维护、资金投入与设施利用率、居民满意度等。每个地区共发放问卷40份, 包括当地领导问卷、设施管理者问卷和民众问卷三种, 比例为1∶1∶8.回收问卷40份, 其中有效问卷40份, 有效率为100%.通过分析问卷数据, 又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到泰安市市各个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一些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相应结论。

3.1.3图表分析统计法

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合,绘制图表进行分析,并发现问题。

3.2调查结果统计与问题发现

城乡差异化是指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结构,城市主导“工业化”发展模式,农村主导“农业化”发展模式。城乡差异化的形成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布局和确 立的户籍管理制度成为城乡差异化结构发展的历史基础。下面,我们就先例举分析几组关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数据对比:就岱岳区而言大型的体育场馆和公园都建设在市区,乡镇所占比重很少,同时根据上图也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明显不占优势的市区体育场地数量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相反场地面积所占比重还很大,具调查,乡镇的体育设施建设与市区不成比例,市区明显优于乡镇,这就足够说明岱岳区体育设施建设的不均衡。而在参与人数的比较重,我们可以发现市区中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重较大,这可能是因为市区人口生活水平更高,生活节奏更快,思想更加前卫造成的。

3.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的对策

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的改善,我们应从政府、群众、设施、企业等方面对症下药,进而能改善体育公共服务面临的窘境,转变政府的工作惯例,用自下而上的反馈来替代自上而下的管制。

3.1找准定位,认清不足

政府进行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入群众内部考察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地区群众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和建设,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更大限度的普惠群众,在民生上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儿。

3.2体育公共服务更加多元化,辐射发展

目前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是在二元化模式下进行的,既政府和基层群众。在此模式汇总缺少企业的支持,没能够重返发挥社会市场经济的优势,因此,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要将企业拉拢进来,政府通过出臺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还要加大对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宣传。

结语

要真正实现体育强国,就要实施全民健身的计划,并且要做到政府自下而上的督导,共建共享均衡平等化,减少乡镇与市区体育服务的差距,让城乡各个阶层的居民都平等享受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带来的便利,充分满足公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要将体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体育带动经济发展,经济维持体育文化活动的进步和创新,逐渐形成完善的体育活动管理的体系,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进行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国清,彭雨,周次保.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然困境及应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8):25-29.

[2] 刘越,朱亚成,耿延敏.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03):31-34.

[3] 汪文奇,金涛,庞俊鹏.共建共享视域中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0):25-31.

[4] 李燕,孙志宏,胡海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乡体育协同发展制度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4):16-19.

[5] 田晓阳.新时代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考[J].当代体育技,2018,8(24):254-256.

[6] 凌会.城市与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0):36-37.

[7] 唐佑杰. 聊城市农村体育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8.

[8] 孙健. 邹城市乡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体育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