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直气壮开好政课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019-09-10杨莹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杨莹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 “六个要”和 “八个统一”,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和认真落实此次重要讲话精神。

关键词:学校思政课;“六个要”;“八个统一”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明确使命任务是开好思政课的思想前提

一是明确高校的使命任务。高校的使命任务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思政课则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要将这一任务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三是强化铸魂育人的首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思政课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传播党的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二、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首先,坚持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最后,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养和激励工作力度,提高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三、以“六个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

一是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整个学校课程体系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必需保持清醒头脑,有高超的鉴别能力,高举伟大旗帜。

二是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要心存爱家爱国的深刻情感,“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三是思维要新。思维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巧设疑问,学生互助解惑。同时,教师要巧下功夫,帮助学生格物穷理,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用家国情怀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四是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要以学生的关切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成为学生的现实关切才能在课堂上活起来。

五是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政治自律,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完全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自觉弘扬主旋律。思政课教师言行一致,是思政课内容旗帜鲜明、讲授理直气壮的重要体现。

六是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做到诲人不倦、率先垂范。同时,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和信赖的良师益友。

四、以“八个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底色与原色,是广大思政课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恪守的首要原则。同时,还必须与学理性紧密结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用逻辑与真理的力量去感染学生。

二是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虽然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色彩更浓,但其内容有深刻意义,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深入浅出。同时,价值观的形成将显著地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也都会使广大学生受益终身。

三是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对思政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进行批判;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对歪曲马克思主义、歪曲国史、党史等言论进行批判。同时,坚持以批判推动建设,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

四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具有浓厚的政治性、理论性,教师要用学术语言、逻辑结构将深刻的理论深讲透。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地把握理论。

五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的统一性。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遵循国家要求开设课程, 并保证学时;使用国家指定的教材。同时,坚持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强灵活性和创新性。

六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启发和引导学生。

七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若舍弃“灌输性”,思政课也就失去其属性。学生必须全面理解思政课所要传达的信息并择其加以记忆。同时,若缺乏“启发性”,单调的灌输性会严重削弱思政课的吸引力,无法达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努力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