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09-10李彩

青年生活 2019年26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幼儿

李彩

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懵懂无知、没有较强思维能力的阶段,逐渐发展到能够掌握一定社会技能、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文章对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父亲角色;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前言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交往和互动,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人际环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幼儿。由此看来,幼儿园的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家园合作和社会性的基本概念

2.1家园合作的概念

家园合作,顾名思义是家庭与幼儿园就幼儿的教育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整合,最终双方着紧发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家园合作有两大主体:一是老师,二是家长。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接受着来自于家庭的独特的教育。由于每个家庭的氛围、每对父母的知识系统不同,那么每个家庭对幼儿的家庭的教育也是不同的,所以家庭教育具有差异性。由于每个家庭的人数有限,家庭教育人数范围很小(通常为两个孩子左右),所以,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具体、有限且终身的。而幼儿园有规范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专业的老师,其教育特点是系统、全面的。但是其缺点也暴露无疑,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千差万别,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为了让幼儿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的洗礼,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我们要坚持家园合作。

2.2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小到家庭,大到全人类。就每个人来说他(她)都是属于某一个家庭的,再大一点是属于某一个民族分系的,再大一点是属于某一个社会体制下的国家的。不论属于哪一个范畴,每一个人在生命的伊始都不能自己去认识探索世界,他(她)总是在周围人的影响下(父母、老师、同伴)和教育之下去认识世界的。我们都知道,社会由个体组成,个体这一微小单位,他们借助语言这一符号,通过交往(父母、老师、同伴等)这一手段不断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体也正在进行着自己的蜕变,实现着个体社会化。而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成长的过程,而幼儿也同时学习生活技能和接受意识形态。

三、父亲参与教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3.1父亲个人方面

(1)与家庭成员统一教养观念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观念不断进步,而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父母对幼儿实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由他们所受到的教育背景、教育观念决定的,进而影响到孩子受教育方式。由于父母的受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的不一致,就教育孩子方面来说,两人会有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沟通、讨论是解决观念分歧的最好途徑,通过这种方法,父母可以得出一个严格的彼此都认同且可以一直遵守下去的教养方式。因为父母教养观念不一致而导致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果家庭中丈夫对孩子事事要求严格,而其妻子则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时孩子就处在一个摇摆不定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会理所当然的偏向态度更宽松的母亲,从而导致和父亲的关系逐渐疏远,严重影响父亲对孩子的教养,孩子今后的性格培养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会趋向两面性发展,这就极易阻碍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中的父亲,就遇到过类似问题,但他及时与孩子母亲沟通后统一了教养观念,从而避免问题愈演愈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父亲增加有效陪伴时间

父亲对子女陪伴时间的长短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英国英纽卡斯尔大学Danielfettle(2008)在20世纪50年代挑选了同一周内出生的一万多名婴儿并跟踪调查了近50年。调查内容为:父亲在平时拿出多少时间与孩子交往,比如陪孩子阅读书籍、带孩子外出游玩等。这次调查在几年后得出结果,那些父亲花较多时间陪伴的孩子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孩子,并且更容易取得超越父亲的成就,得到更高层社会的认可。研究表明,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与孩子取得的才能高低有正相关关系,这种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持续至其42岁,而那些父亲基本不参与教养过程的家庭,孩子的个人发展就会像单亲家庭孩子一样出现诸多问题。

提倡民主型教养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与游戏和生活紧密结合的观察和模仿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那么此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规范自身,然后采取积极民主的教养方式真正尊重关心幼儿,避免强制性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2幼儿园方面

创造机会促进良好亲子关系

在幼儿园里,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教育者,幼儿在幼儿园的情绪情感表达以及行为表现只有教师最了解,而当今被工作占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父母,很容易会忽视幼儿的变化。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若发现幼儿心理或行为上的一些问题时,要与家长共同商讨对策,例如通过家园微信群,以及一些家园交流软件,教师和家长也能够更便捷高效地沟通。同时,教师应在平时普及家园交流的重要意义,能够使得家长也愿意配合教师,将幼儿在家的具体情况与老师共同探讨,让家园沟通更畅通,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组织相关讲座和读书会

幼儿园作为幼儿身心健康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生活环境,其一方面应该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以及协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并能够更加自信和自尊。另一方面更应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办一些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家长读书会,让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父亲、父亲与父亲之间都可以进行更好地交流。也可以请相关专家做一些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相关的讲座,特别邀请父亲来参加,让父亲进一步的得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的促进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结束语

对于家长来说,完备家长的教育知识体系是家园合作带给他们的最为直接的利益,家长在以后的实践中可以提高教育幼儿的实践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在家园合作中,更能够与家长交流,认识家庭中幼儿的状态,并修正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常莹.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研究:家长的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试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新价值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