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
2019-09-10邸若溪
邸若溪
摘要: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来看,大多数学校,教师都能意识到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份十分重要和必须的工作,但面对现实的真实情况却不是那么乐观。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越来越小,学习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日益重要。目前,多数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略;有些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束,导致孩子学习习惯极差。有些学生天资聪明,但课堂纪律散漫,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在课堂上摆弄东西,或是身在教室心在外;有的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是边吃东西边写作业;不愿去复习和查找学习资料。一线教师们每天任劳任怨地工作,却进入了一个学死知识的怪圈,只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会阻碍孩子今后的個体发展。如果想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了具备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知识与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养成可迁移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笔者的教育实习发现,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完成作业敷衍化,上课听课机械化,课下学习不主动,形成了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针对小学生发展特殊性,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学生的每个不良习惯都会产生恶性循环,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处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个好的开端,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认知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学段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前准备,独立思考,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等方面,强调数学学习习惯是培养良好数学思维的通道。现如今,教师更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并没有将学生的养成教育加以重视,所以通过教师加强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存在的不良数学学习习惯
1.注意力缺乏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较差,在一堂数学课中,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能仅仅维持在十分钟左右。很多同学随时开小差,或是被同桌的注意力吸引,或是东张西望,根本不把课堂当做学习的地方,如同在幼儿园一样散漫,无纪律,数学课堂任务很难完成。
2.缺乏倾听
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多是听取一半,就开始拼命抢答,很多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会倾听其他人的回答,以自我为中心,导致课堂纪律散漫,无秩序。
3.缺乏认真读题的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在做题时很容易将题目抄写错误,读题时容易遗漏,运算符号,数字抄写错误,做完题目不检查,出现马虎的现象。
4.缺乏思考习惯
很多学生懒得去思考题目的计算过程,只是照猫画虎。低年级的数学题目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数量关系基本不变。所以好多学生只是单纯地模仿加加减减,而并非深刻的思考其中的含义。
5.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转述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事件表述不清,回答问题不知所云,很多同学对题目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表达不出来;很多同学能够表达出来,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又漏洞百出。
二、教师耐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在上课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里,可以让学生安静地坐一分钟,低年级学生在下课后会和同学们玩耍,在课堂内的几分钟内很难一下安静下来。这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课桌前坐下来一分钟,调整自己。学生在兴奋的时候,老师的命令作用不大,可以让学生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有节奏的拍手,然后坐好。这样,学生就可以倾听了。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去形成这样的课堂习惯。
2.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
抄错题目和看错运算符号的现象在低年级中十分普遍,和学生沟通之后,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并不是不会运算题目,更多的原因是看错运算符号。在改完之后,学生依然在其他题目的抄写中出现问题,可见,这是态度的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改善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每天抽出十分钟的时间去锻炼孩子认真抄写读题的能力,不必非得采用题海战术,让孩子每天都有意识地去告诉自己好好审题和抄写题,通过自身内在的约束机制去改善自己的问题。
3.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答,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预习,提出在预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疑惑的部分。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一些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要只拘泥于一个角度去思考,而是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鼓励学生学会联想,猜想和假设。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势进行交流探讨问题。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同时,教师要监督学生之间探讨的内容是不是和课堂有关的知识,实时地了解学生之间合作的情况,让合作交流发挥更好地作用,进一步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在讲“图书馆”这一课时,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说出不同种类的书的数量有多少本,不同种类的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结束语: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仅仅在于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的配合与努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终生都是受益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在低年级的时候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