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周恩来的党外交友之道
2019-09-10乐楚
乐楚
周恩来曾经说过,统战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广交朋友。“朋友遍天下,知音满中国”正是周恩来一生广交朋友的真实写照。
“周总理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出生于重庆山货业世家的古耕虞,21岁即继承父业经营“古青记”山货字号,当上了少掌柜,仅八年便垄断了四川猪鬃出口业,被誉为“猪鬃大王”。
1949年10月4日,即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天,周恩来在中南海的家中接见了古耕虞。一番叙旧之后,周恩来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今天时间不多,不能畅谈。请你先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准备把猪鬃公司交给你全权负责,你的意见怎么样?不要急于表态,你可以先考虑。”周恩来接着诚恳地说:“抗战时,我们同你多次谈过桐油、猪鬃生意的问题。那时,我们共产党不是执政党,所以只能空口支持你,现在我们执政了,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
傍晚时分,吃过晚饭,周恩来又一次向古耕虞提出全权负责猪鬃公司的事。古耕虞内心有些顾虑,一个资本家怎么能领导同业的共产党人?就算自己可以做主,但这样的大事还是要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长会议才能定下来。
他诚恳地向总理表示:“我是愿为人民服务的,但由于我经营的不仅是猪鬃,还有土畜产,品种多、销路广,需要先到各地看看再定下来。”周恩来点点头:“好的,总之,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好。”古耕虞当即回答:“我一定努力办好,但请总理答应我先出去看一看,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向你汇报后再定。至于我个人,政府要怎样用我就怎样用好了。”当古耕虞向总理告辞时,已是第二天清晨4点了。在周恩来反复劝说和真诚感召下,古耕虞接受了新政府的使命。
古耕虞事后說:“周总理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为了能听懂周总理的话,我要好好学习汉语”
1951年4月27日,13岁的十世班禅率领其属下40余名僧俗官员到达北京,和中央政府共商和平解放西藏的问题。周恩来等中央负责同志亲自到车站迎接。
当晚,周恩来设宴为十世班禅接风洗尘。当大家在会谈结束后起身步入宴会厅时,在入口处,周恩来停步,右手微微弯曲,同时伸出左手,示意请十世班禅先行。十世班禅见状,忙双手合十,微微弯腰低头,十分恭敬地请周恩来先走。在相互谦让的情况下,周恩来改变了主意,他挽起十世班禅的右臂并肩走进大厅。席间,总理不断地给十世班禅夹菜,介绍各种菜的味道和特点,偶尔还讲一点烹调技术。
整个宴会上,十世班禅很少说话,他不时转动着那双聪慧的大眼,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这里的一切。周恩来渊博的知识、诚恳的态度、谦和的作风、端庄的举止、慈祥的笑容,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眼睛,都给少年班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来对别人说:“为了能直接听懂周总理的讲话,我要好好学习汉语。”
被称为文艺界人士的知心人
周恩来的统战艺术还体现在与文艺界人士的交往上,他十分尊重艺术家,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更是如此,被称为文艺界人士的知心人。
20世纪50年代,文学工作者高缨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1960年的一天,周恩来邀约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到颐和园游园。周恩来边走边说:“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虽然好看,但没有小说好……”“我不同意。”周恩来的话还没说完,赵丹就抢过话头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周恩来一点儿也不生气,接着说:“小说在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方面比电影深刻得多。”赵丹当即辩驳说:“电影充分展示出了优点,多角度的表现超过了小说。”
就这样,一边是一国总理,一边是知名演员,两人就这样杠上了。其他在场的人一听,马上批评赵丹说:“赵丹同志,你怎么能和总理抬杠子呢?”赵丹也自觉过分了,连忙对周恩来说:“总理,你给我一张免斗牌吧,我只是一名演员,别的我不懂。”周恩来连忙说:“不要紧。《达吉和她的父亲》到底是小说好还是电影好,我周恩来只是一家之言,你赵丹也是一家之言,将来总会有人评判的。”
(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