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教育”关乎文明和素养
2019-09-10杨朝清
杨朝清
从2017年10月起,浙江杭州市凤凰小学正式推出“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校长缪华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民素养要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6月30日 《钱江晚报》)
不论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空间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人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即使在私人空间里,不同家庭成员之间也可能因为打电话、看电视、放音乐等音量问题发生不愉快。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陌生人之間、邻居之间乃至熟人之间,都可能因为音量问题产生纠纷与矛盾。
在沟通、情商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人们不仅需要学会“有话好好说”,学会有效表达,也需要把握好说话的音量,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说到底,有理不在声高,说话的音量也需因时、因事而变,不分场合、缺乏群己界限的“有话大声说”非但不能赢得脸面,反而容易暴露出自己的文明素养不高。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告诉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轻声教育”并非一刀切地要求孩子们降低音量,而是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境来控制自己的音量。这实际上是一种关乎规则与边界的教育——“宜小则小,宜大则大”。专注倾听、就餐等,要0级音量静无声;课堂上同桌交流,或课间两人交流要用1级音量悄悄说,尽量不让第三人听到;课堂上当众发言,用3级音量平常说,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在阶梯教室舞台上,用4级音量大声说;户外活动、集会演讲、室外运动比赛等,用5级音量放声说……
学会和他人打交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化历程。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心中只有自己却没有给他人留下足够的位置,势必导致一些原本应该安静的场所变成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作为育人手段,类似“轻声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当“轻声教育”越来越普遍,未来的社会秩序和公民素养也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