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台站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评估分析

2019-09-10张荣王文玉汤兴芝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评估培训质量

张荣 王文玉 汤兴芝

摘要:培训效果评估是保证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提升培训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湖北分院举办的五期基层台站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班进行了培训过程和培训后跟踪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从培训过程评估分析看,学员对培训目标的准确性认可程度非常高,满意率在99.4%以上。95%以上的学员都认为此项培训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非常大,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满意率在92.4%以上;(2)从教学指标评估情况看,培训班所有课程的教学准备、学科把握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6项教学指标的满意率平均值均在96%以上,其中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最高,其值为99.3%;(3)在培训后跟踪评估方面,学员认为在培训中短临个例模拟实习效果最好,其次是强对流天气案例讲解、短临个例考试及评析、短临预报理论。实习实训和教学案例教学方式在培训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同樣受到送培单位的认可。

关键词:培训;质量;评估

员工培训是企业提升综合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职能。而培训评估作为培训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确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都具有积极意义。培训评估是指依据培训计划,对照培训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1] 。可分为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培训前评估是在培训前对受训者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考察,以此作为培训者确定培训计划的根据。培训前评估能够保证培训项目组织合理、运行顺利,保证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培训中评估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估,能够控制培训实施的有效程度。培训后评估,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学员培训前后工作表现,学员是否将培训所学内容具体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培训评估对于保障培训质量、衡量培训效益、改进培训项目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4]。

《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县级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业务。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强对流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提升基层人员短临预报能力,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2016年开发了基层台站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项目,面向的对象为从事预报工作一年以上、大气科学相关专业毕业或参加过干部学院大气科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学习的县局气象台预报业务人员。通过短临预报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短临个例实习和讲解、短临考试等几个模块的培训,使学员深入了解短临预报理论知识,扎实学习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短临个例,掌握短临预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短临预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预报能力。2016年-2018年期间,共举办5期基层台站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班,培训人数共计154人,学员为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岗人员。其中第1、2、4、5期面向湖北省举办,第3期为区域培训班,学员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

本文采用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5-7],该模型认为,需要从学员的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次进行评估,该模型简单、全面、有系统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模型。本研究主要通过学习层和行为层两个层次来对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评价,以期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经验和参考。

一、调查方法及资料来源

1.资料来源:

学习层评估资料来源:在每期培训班进行过程中,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154份,收回154份,有效问卷154份。

行为层评估分析资料资源:为了调查学员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培训班所学内容是否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在培训班结束一年后向学员及所在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发放个人问卷123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89份,发放单位问卷72份,回收54份,有效问卷54份。

2.调查方法:

学习层评估采用问卷调查和学员座谈、学员学习总结、考试考核等方式,侧重了解学员对学习反应以及对培训课程设计、教师授课、培训组织等的满意度。行为层评估采用问卷调查、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学员培训前后工作表现,即学员是否将培训所学内容具体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二、培训过程评估分析

1.课程安排情况分析

培训实施前,湖北分院组织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调研工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邀请多部门专家针对培训内容、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等环节进行深入研讨和完善。在培训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基层台站培训需求、岗位职责,最后确定了培训主要课程及学时安排(表1)。课程安排上既有适当的理论讲解,又有大量的实习和考试,其中实习课程占77.3%,通过讲授、实习、考试这些环节,强化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培训设计与安排项目情况分析

一般从培训目标的准确性、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教材的适用性四个方面反映培训设计与安排是否合理。表2给出了湖北分院承办的5期培训班的学员反馈的设计与安排项目满意率。其中,培训目标的准确性满意率最高,每期结果在97%以上,培训学员认可程度非常高;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满意率平均值为86.2%,在课程的安排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表2也可发现,第3期培训班学员对培训目标、课程安排、培训内容、教材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由于本期培训是面向区域的试点培训,反映了培训设计和安排受到了省外学员的认可。

从综合评价项目分指标角度分析(表3),基本上97%以上的学员都认为此次培训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非常大,培训学员认可程度最高;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满意率平均值为92.4%,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课程安排紧凑,留给学员消化的时间较少。

3.教学指标评估情况分析

培训班配置的师资是由武汉中心气象台专家和省骨干预报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既有丰富的预报经验,又有渊博的业务理论知识。这些专家针对基层台站预报员业务水平和业务需求精心准备PPT,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准备大量典型个例。为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在5期培训班中发放了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由表4可知,5期培训班所有课程的教学准备、学科把握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6项教学指标的满意率平均值均在96%以上,其中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最高,其值为99.3%。在6门主干课程教学质量调查中,培训学员对雷暴大风个例讲解、个例实习及考试指导课程的授课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最高,其次是冰雹个例讲解和暴雨个例讲解课程。

三、行为层评估分析

行为层评估主要分析学员培训后的收获,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训目标的最后归宿。根据对学员结束学业一年后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情况:

培训目标收获:通过将学员培训后的行为与培训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学员认为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冰雹暴洪的雷达探测与预警、PUP软件操作、雷暴大风龙卷的雷达探测与预警、多普勒雷达探测原理和方法、探空分析等方面收获较大,分别占93.2%、93.2%、92%、83.9%、78.1%。由于培训时长限制,多普勒雷达探测原理和方法、探空分析等方面在授課过程中所占学时较少,教师无法进行深入系统地讲解,因此学员认为收获不大。

培训方式:学员认为在培训中短临个例模拟实习效果最好,其次是强对流天气案例讲解、短临个例考试及评析、短临预报理论。实习实训和教学案例教学方式在培训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同样受到送培单位的认可。

培训效果:超过50%的学员认为回到工作岗位上,自己对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能力和水平、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水平、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业务工作思路和方法、日常天气预报服务工作能力方面提高较大。

培训建议:学员建议延长培训时间,可以更加系统、透彻地掌握短临预报的方法、步骤和流程;增加个例个数;在培训中,加入天气过程的归纳总结课程。加强服务能力的培训;避开主汛期;在培训中强化对强对流天气的构成要素、预报方法、步骤和流程的学习。

四、培训的延伸思考

通过反应层和行为层评估分析,认为在今后培训班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此提高培训效果。

1.远程+面授培训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由于学员来自基层气象部门,增加面授的培训时长不容易实现,为提升面授效果,可以像天气理论、雷达知识、T-lnp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开班前以远程培训形式组织学员学习,当学员学习完规定的理论学习内容并通过考核后,再来参加面授培训。

2.在培训中,加入天气过程的归纳总结课程。为提升综合业务岗人员短临监测和服务能力,需在课程中加入天气过程的归纳总结课程,授课教师重点介绍分析和总结个例的思路。

3.扩大培训效应方面,基于县级气象部门人员缺乏和培训经费的考虑,培训结束后,可在各单位安排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活动,以扩大培训效应,达到较好效果。

五 结论

本文对五期基层台站短临预警预报服务培训班进行了反应层和行为层跟踪评估分析,研究表明:

1.从培训过程评估分析看,培训目标的准确性满意率在99.4%以上,培训学员认可程度非常高,95%以上的学员都认为此项培训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非常大,课程内容理解程度的满意率在92.4%以上。

2.从教学指标评估情况看,培训班所有课程的教学准备、学科把握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6项教学指标的满意率平均值均在96%以上,其中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最高,其值为99.3%。

3.在培训后跟踪评估方面,学员认为在培训中短临个例模拟实习效果最好,其次是强对流天气案例讲解、短临个例考试及评析、短临预报理论。实习实训和教学案例教学方式在培训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同样受到送培单位的认可。

通过反应层和行为层跟踪评估,可以对培训全过程实施全面科学管理,根据效果分析,为改进培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有效促进了培训项目的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邓一,赵亚南.叶梦姝,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研究—以气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为例[J].继续教育,2016,12:53-56.

[2] 周志平.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3(1):112-116.

[3] 刘彦琴,杨枝华,张一尔.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的研究和思考[J].继续教育,2016,1:25-28.

[4] 王宁,余翔,于宁.做好培训评估提高培训质量[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3-16.

[5] 刘伟,肖秧琳,桑友伟.地面高空一体化观测业务培训评估实证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28(6):70-74.

[6] 郑立海,石大维.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研究—以中国—UNICEF“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电化继续教育,2014,5:108-113.

[7] 周晖,杨思诗.职业经理人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迁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2:83-88.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

猜你喜欢

评估培训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睡个好觉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