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健康档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更新与应用

2019-09-10丁小萌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丁小萌

摘要:居民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的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健康档案更新与应用,它是开展连续性的、综合性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就是居民健康档案更新、维护的过程,也是居民健康档案应用的过程。

关键词:健康档案;公共卫生服务;更新应用

引言

居民健康档案指的是将居民个人健康作为基本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其中涉及健康相关的各类文件及资料,健康档案的更新以及运用可谓是公共卫生综合性服务的基础,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以及维护等,这样方可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

1、健康档案的更新及工作手段

1.1健康档案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2健康档案更新

主要是通过一般人群的复诊和重点管理人群的定期体检与随访来实现。

1.3工作手段

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2、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健康档案记录着居民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

2.1能够及时记录和呈现居民健康状况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社区居民的所有健康及相关信息,社区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对居民的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状况系统将信息进行实时储存,并通过分析相关信息,掌握社区居民中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化情况,有利于社区医生及时、动态的了解所在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有效地开展社区诊断和治疗。

2.2能够有效地提供诊疗和干预的依据

在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中详细、连续的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这些信息有助于社区医生及时、恰当的针对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2.3有效地加强社区疾病控制工作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家庭和个人进行预防保健和营养指导。社区医生还可根据居民不同的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等特点,举办关于妇幼保健、中老年保健、营养学知识以及健身方法等方面的讲座,促进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纠正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针对本地区的居民健康和环境状况,并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3、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

3.1健康档案更新

一般情况下都会对社区居民的复诊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健康档案内容进行分析,或以定期体检、随访的方式,获取与之相关的健康档案信息,从而达到健康档案更新的目的。可将基层医疗机构作为主体,发挥医生的专业素养,有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核心,在社区范围内实施体检,除此之外,也要结合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作为重点检测对象,逐步排除并解决社区内的各类卫生问题,逐步达到基本卫生服务的标准,除此之外,逐步建立结合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以及计生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相应的保障。

3.2健康档案内容

其中涉及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管理记录、群众的个人信息以及健康体检记录等等。

4、居民健康档案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的相关思考

4.1建立健康档案信息共享体系

社区内居民的信息只有被利用方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在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以后,必须进行全面利用,丰富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内容,并做好健康檢查以及记录的各项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在体系建设完毕后,需要动态、实时监控居民的个人身体状况,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主动填写个人健康记录,保证健康档案的完整性,也可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不仅为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还能逐渐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2建立系统化的健康档案储存系统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与存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量较大,难以实现长期连续保存。因此,有必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存储系统,保证居民健康信息得到长时间的存储,如若系统发生故障,确保居民健康信息不丢失、不遗漏,需要应用时可及时进行有效提取。值得一提的是,在居民健康档案存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可仅仅依赖以业务为中心的数据备份方法,而是要引进先进的数据归档理念,逐步建立分级存储结构,真正实现存取存储的有机结合,并达到自动归档的标准,除此之外,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存储体系也应当具有恢复联机状态功能,如若出现故障可及时恢复数据。

4.3建立健康档案安全机制

众所周知,居民健康档案中涉及许多居民的个人身体健康隐私以及个人信息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防控,较为常见的安全技术有Cookie加密、SQL代码注入防范技术等等,发挥此类技术的应用优势,避免居民个人信息及个体健康信息泄漏或被不法人员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安全性,同时也可避免在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4居民健康档案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目标

结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必须重视区域平台建设,做好协调以及统筹工作,坚决落实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并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综合管理以及药品供应保障目标的实现注入动力源泉。除此之外,还要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保证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确保档案体系建设的规范性、秩序性,并向社区内居民提供连续性的康复、预防、医疗以及保健等各类服务,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健康意识,并加强个人健康管理。

除此之外,规划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步伐,将省作为单位逐步形成涉及居民健康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公共医疗服务等多项功能的医疗卫生信息体系,逐步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这一目标,以此为前提,构建集合医疗人员绩效考核以及诊疗行为管理的信息体系,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行为的规范性、科学性,同时加强资源利用,提高利用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逐步向边远地区以及农村地区推行远程诊疗体系,以保障边远地区内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健康档案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发挥其应用价值,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自身的健康档案内容,使健康档案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化,实时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跟踪,为社区居民提供保健、疾病预防等各方面知识,或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全面了解居民健康情况,使健康档案体系更加健全,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显超,黄玲.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四川流动人口数据[J].人口与发展,2016,22(3):84-89,53.

[2] 崔楠,于贞杰,梁峥嵘,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受益归属分析—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利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0):795-797.

(作者单位:承德县甲山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