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

2019-09-10王晓亮武峰陈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油田

王晓亮 武峰 陈龙

摘要:在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问题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各行各业在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以及人力和物力。对于油田井下作业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因为油田井下作业规模大,投入资金多,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更高。为了确保成本控制工作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且提升油田企业管理效率,需要针对于井下作业环境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

油水井的开采效果很大程度上与井下作业水平有关。由于石油开采施工作业往往涉及到很多机械设备的交叉作业,是经过多道工序共同完成的复杂的工程。一般井下作业都具有隐蔽性、连续性、复杂性特点,使得井下开采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常发生种种问题,制约了油田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特征

(一)复杂性

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环境极为复杂。具体體现在施工工艺多,既包括常规的油水井开采工艺,例如:油井冲砂、检泵、堵水、分层配注等;又包括井下安全事故的大型维修工艺,例如:解卡、打捞、封穿等复杂性作业。此外,还包括酸化、解堵、压裂等石油储层的优化工艺。同时,各种井下作业的施工并非单独运行,在实际石油开采中,经常涉及到很多交叉性施工作业,导致整个井下作业非常复杂。

(二)连续性

第一,一般情况下,每项井下的作业都包括很多施工工艺,如果施工工艺越复杂,作业工序就越多,例如:压裂工艺中分为通井、检泵、下施工钻具、冲砂等很多工序。工作人员在压裂施工作业的时候,就需要展开“循环-试压-试挤-压裂-加砂-顶替-反洗”等七道施工工序,且各工序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其中任何环节都很重要,不能存在问题,否则,将会影响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最终影响整个压裂质量。第二,井下作业是多工序、连续作业的施工过程,相比之下,各项工序的施工时间很短,短则几十分钟,长则需要几个小时,全部施工结束可能不足半天。前道工序的结束标志着下道工序的开始。当所有工序都施工结束时,井下整体的施工作业也宣告结束。当然,若某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会给井下作业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相关管理者必须严格监督、管理井下作业的各个环节施工质量,为石油企业井下作业施工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隐蔽性

石油企业井下开采作业具体很大的隐蔽性特点。第一,井下作业中各道工序施工的时间很短,目前结束的工序马上成为“过去式”,事后难以对施工质量做出有效的检验,导致这些“结束”的工序施工质量存在隐蔽性。而且,受到野外复杂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到各种作业的细微施工过程一直处于监督管理之下是不可能的,且井下作业施工结束后的“工程”均在地下,导致地上管理者难以有效地验证其质量,变为“隐蔽性工程”。第二,井下作业施工的隐蔽性还表现在人力、物力方面。其中,人力指的是井下作业中的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物力指的是井下作业中涉及的机械设备、原料、工具及其相关的辅助性设施。具体而言,管理者及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例如: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等均会给整个井下作业的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加了作业的隐蔽性。加之,设备、工具、原材料质量是否达标等也会不同程度上影响井下作业效果。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材料的供应、设备维护保养等事宜与很多单位与机构有关。相关单位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彼此的协同性,也会给井下作业质量带来影响,导致作业的隐蔽性。

二、我国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油田企业要从全员出发,统一树立安全意识。实践中为了更快地建立起完善作业安全管理体系,需要重视全员安全意识的形成,可以从培训入手,加快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为了更好地渗透安全意识,要采取积极的宣传措施,从各个方面和环节渗透,为员工形成适当的安全压力。油田作业安全管理人员要遵循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少数人的安全意识强化入手,进而扩展到整体和全员。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将安全意识灌输作为主要的手段,使得员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逐渐形成惯性思维。通过这样逐步培养安全意识的方式,确保油田作业的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制度的目的是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发生了安全问题之后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解决问题。建立各级责任清单,将每一个员工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应承担的责任明确下来。从而要求员工从自身的意识出发,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当然每一位员工可以参照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细则找准自己在作业中的定位,明确对错,严格要求自己。领导干部在这当中要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大管控的力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通过模范带头的方式激发员工的责任心。

(三)创新考核制度

油田企业的考核制度关系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而油田作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作业人员决定,因此要切实做好考核制度的优化工作。考核制度中要融入新的元素,比如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水平评价等。考核中还要包括具体的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并且要设置相应的考核程序,以确保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效率。除此之外可以有效融入奖励制度,优化奖励制度的亮点,重视每一个细节。

(四)丰富安全文化内容

通过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内容能够坚实企业发展的基础,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可以结合当前发展速度较快的网络社交平台,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在这当中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渗透安全文化的方式让每一位员工可以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为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氛围,进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积极吸收社会优秀的作业人才,结合企业人才体系进行调整,建立起优秀作业团队,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地更新理念,根据当前井下作业的施工情况,建立健全企业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井下作业的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事故的责任追究制,提升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纯洁.油田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J].化工管理

[2] 何继峰.浅谈油田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3] 侯军.浅析青海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的管理与监督[J].化工管理,

[4] 朱明哲.談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山东省东营市)

猜你喜欢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油田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油田掠影
油田工人
一滴油的后面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低压水切割机解决煤矿井下锚索切割的应用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油气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