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9-09-10祁淑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

祁淑梅

摘  要:学校的基本群体是班级,而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部分。班主任老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他组织协调各任课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各种层面的相处关系,在师生中具有独特的威信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16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校园生活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校园问题也是“日新月异”。由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当今的社会正在向高速度,多格局方向突飞猛进。面对社会激烈竞争的压力,小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着来自于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纵观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与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

与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通常有:学习倦怠,学业不良、厌学等。

(1)学习倦怠

由于现在学生课程设置多,再加上好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辅导班。为了预防学生学习倦怠,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跟家长沟通,避免孩子贪多嚼不烂;另外应该和各科老师商量科学安排好课程,教师的教法也应灵活多变,直观有趣,讲练结合,讲课内容当堂讲授,当堂消化,少留作业。

(2)学业不良

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学业跟不上班级学习的进度,完不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很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

(3)厌学

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魂不守舍,打瞌睡,或者在下面偷著看课外书,玩玩具,有的干脆费尽心机寻找各种借口逃学。

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不能放弃这些学生,而是努力的培养他们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努力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落后的学生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培养中小学生优良人格,二是端正学生的人际认知,三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以上种种存在于学生行为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小学生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1)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的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壮大发展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栋梁之才。

(2)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或者减轻他们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正所谓“静待花开”。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3)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家校密切合作教育一向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所以班主任还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对学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百珍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