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任”是构建有效家校沟通的前提

2019-09-10杨凯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信任

杨凯

摘  要: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双方的有效沟通。然而,对孩子的反馈不一致,有时会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轻则造成家校之间的不信任,重则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或者矛盾。教师和家长之间是同一教育战线上的战友,他们之间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倾听、互帮互助、目标一致,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校、在家的问题,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关键词:信任;有效;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9-0023-01

1.家校沟通案例

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前热身跑。同学小黄故意推了一下前面的小丁,小丁同学整个人重重地摔倒在跑道上,肚皮上擦破了一大块。下课后,班长领着两个当事人和一些“目击者”来到了办公室,并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我立即让班长带小丁同学去医务室清理伤口,随后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小黄同学一开始还极力辩解,称当时两个人一起玩耍,小丁是不小心自己摔倒的。但在众多目击证人的证词下,他最终无奈地承认了自己故意捉弄小丁的事实。在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我立即拨通了小黄妈妈的电话。

一直以来,小黄同学纪律意识淡薄,经常捉弄同学,屡教不改。而且,每次跟小黄谈话,他要么是拒不承认,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是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表示以后绝对会改。针对小黄的问题,我也跟小黄家长恳谈过好多次,希望他们在家也能够多多教育孩子。不料,这一次通话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杨老师,你是不是针对我们家孩子啊!”。跟小黄妈妈讲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后,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愣住了。三四秒后,我打算就小黄同学的在校表现跟他妈妈做进一步的沟通,但被对方激烈的言辞所打断。“在你们老师眼中,我们家孩子没有一处是好的,每次打电话都是来告状!他在家的态度很好呀,很听我们的话,你们肯定是有偏见!”说完,小黄妈妈生气地挂断了电话。当天晚上,我试着再跟小黄妈妈电话沟通,但对方一直未接电话。后来,小黄爸爸来电道歉,说孩子妈妈最近因工作原因心情不好等等,表示在家一定加强对小黄的教育。然而到学期结束,小黄同学却转回老家上学了,想必这也是他妈妈做出的决定。

2.给家长的建议

像小黄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虽碍于情面不会跟老师直言,但内心肯定会有一些想法,工作中也听到其他同事遇到过的类似情况。在此,跟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真正地了解孩子。“我自己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多数孩子都有两面,甚至多面。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乖娃娃,但在家就是个小霸王;有的孩子在家非常听话,但在学校就经常调皮捣蛋;也有的孩子在同学面前是一套,在老师面前是一套,在父母面前又是一套。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的成年人有时也会在不同的场合向别人展示出不同的表现,说不同的话。因此,当老师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时,不能够按照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印象武断地做出判断,应该耐心地跟老师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其次,信任不等于放任。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說谎是孩子的天性。说谎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在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验证孩子的说辞,遇到孩子说谎就一定要及时指出来,并批评教育。否则,一味地让孩子消费我们的信任,孩子就会养成撒谎的习惯,而我们的信任也会变成放任孩子的帮凶。

再次,宽容不等于纵容。是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对于非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可以采用宽容的态度,通过说理等沟通方式进行开导,教育孩子不要再犯。但是,对于屡教不改的行为,或者是有违道德常规等原则性错误,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稍严厉的措施,而不能一味地宽容。无底线的宽容就是纵容!

3.后续

后来,小黄同学第二学期就回了老家。大半个学期过去了,一天晚上,小黄的妈妈突然给我发了一条QQ信息,原文如下:

杨老师,对不起!上学期为了我儿子跟您发脾气,一气之下把他转回了老家。现在真的很后悔!我真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在学校里欺负低年级的小朋友,要不是监控拍下来了我还真不敢相信。早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跟您好好沟通,及时发现他的不良行为并纠正。希望一切还来得及。再次说声抱歉。

和家长一样,天底下每一位老师都盼生成人、望生成才。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和老师理应是同一阵线的战友。二者之间应该是亲密无间、相互配合的关系。然而,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二者的关系有时也会蒙上阴影,甚至变得剑拔弩张。任何一个老师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针对某个孩子,肯定是在多次教育无效之后才寻求家长的帮助。再者,教育本就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共同协作,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信任、彼此协助,才能让教育之花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李芳.家校沟通从“心”开始开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0):59-61

[2]孙绮汝.信任—“家”与“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4):59+78

[3]杨帆.家校信任与家校合作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信任
表示信任
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从生到死有多远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
信任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