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传统应传承 学以致用更精彩
2019-09-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亩水田,数丛竹树。白天种地植树,晚上织布制锦,闲时教村民唱山歌……这是90后小徐的生活状态。小徐痴迷于本民族传统文化,2016年在大学声乐专业学习两年后,不顾师长挽留、父母反对,退学回到农村老家。“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回到村里,他四处拜师走访,学习芦笙和长鼓的做法,组织村民艺术团进行表演。父母由反对变成支持,村里人也加入其中,积极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他说,还有许多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值得挖掘和传承,他这辈子就打算干这事。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对“材料作文”的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理解
细读材料,不难发现其强调的是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学习声乐的大学生小徐,大学毕业后爱上了制作芦笙和长鼓,并且到乡村组织村民演出,而父母从开始的反对到支持,这是一个弘扬着正能量的材料。
本次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小徐大学毕业回村后,拜师走访,学做芦笙和长鼓,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青年人身上的优良品质。从这一角度思考可以拟《弘扬传统,人人有责》《正视传统,奉献自己》《情怀,是追求的动力》等标题。
立足专业,敢于追求。小徐大学读的是声乐,唯有足够的音乐知识,才能对其他音乐触类旁通,更好的去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拟《学以致用,方得始终》《完美自己,影响他人》《榜样的力量》《一生只做一件事》等标题。
追求理想,影响他人。读声乐的去拜师做乐器,父母开始是反对的,但是后来看到小徐的成功,转而支持小徐的梦想。而村里的人,一样受小徐的情怀影响,加入其中,一起发扬本民族文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拟《摆正位置,改变环境》《你奋斗,他跟随》《融入时代,敢于追求》等标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
◎吕必辰
“知其白,守其黑”源于《道德经》,说的是深知其物白的优势,却要守持昏黑之势。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我认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面对咄咄逼人的外来文化,我们必须坚守传统,发扬民族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大部分人不以为然,一味练习“地道”的英式口语,可让他读《离骚》却未必能流利读出。现在很多人一个劲儿地过“情人节”“圣诞节”,却忘了“端午”“七夕”。宁可看各种肥皂剧,也不去翻一翻《论语》《古文观止》,令人痛心。
“守其黑”依靠的是人的坚守,90后小徐放弃专业而投身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事业,他一定知其专业之“白”,“守其黑”完全取决于他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我想起台湾艺人施顺荣的坚持,他从小就痴迷花狮,跟着父辈学习,并将制“狮头”作为终生职业。他的前半生几乎没有收入,但他无怨无悔,一直坚持。为让花狮制作技艺有所传承,已经58岁的施顺荣如今除了创作,还不辞辛苦到中小学校、大专院校进行公益授课,他戏称自己的学生“成千上万”。正因他的努力,让大陆同胞知道台湾仍有中华传统文化在延续。
传统文化是需要人去践行的,在传承的路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的人”一多,逐渐形成队伍和气候,弘扬传统文化的行为,就会衍生出一种“工匠精神”,守其黑也就得以很好的维系。那些传承文化的“工匠”,往往为了追求“历史遗产”的高度还原,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无怨无悔。
传承的重要性不仅是将手艺与成就传于后人,还要将责任和精神薪火相传。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每个人的责任,它让人们可以看见“守其黑”后的光明,让传承不再陌生,不再只存于书本和记忆中。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坚持发扬本民族文化。要做到“知其白而守其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才会更加绚烂多彩。
精评
文章标题化用古人言论,强调“知白”和“守黑”在当今时代同样重要。首段以老子的名言入文,紧扣材料提出发扬传统文化这一观点。在论证时,扣住主题分析传统文化的重要,借以批判今人对传统节日的淡漠。然后引用台湾艺人施顺荣将制“狮头”当作终身职业,强调传统文化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最后三段,紧扣主题来分析阐述,升华了主题。
立足专业 彰显青春
◎范孝天
华夏文明,不管是汉人做皇帝的时代,还是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传统文化都在前行。但是,这千年未衰的文明传承,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却遭到了挑战。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为人所熟知,成为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弓箭制作、古乐器制作、古手工艺技艺,都濒临灭绝,很多行业的前景堪忧。
小徐大学里的专业是声乐,毕业后痴迷于传统乐器制作。作为时代青年,学有所长,立足专业知识,专注于相关传统文化领域,是令人欣慰的。
徐梦圆,中国电音界的传奇人物。他尝试着将笛声、古筝和现代化的电音融合在一起,用适当的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了充满中国风的电音歌曲。徐梦圆与虚拟歌姬嫣汐共同演唱的歌曲《醉》,描绘了如丁香一般在雨巷中行走的小城姑娘。“一步走一步向回望,泛皱的眼波里,掩映着温柔乡……还在想吟诵诗两行,那身影早已转身绕过花墙”,清新中略带忧伤的歌词,融入电子、古风、京剧、hippop等元素,不悲不喜的叙事方式将意境升华,哀而不伤,徐梦圆低吟温柔的男声让歌曲多了一丝美好与憧憬。
他施展自己的才华,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受他影响,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也开始寻找古今结合的方法,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申嘉彤是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她喜欢传统艺术,尤喜爱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高考时,她毅然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这个冷门专业,虽然她在外求学,但她却一心挂念着山西的民间音乐。她四处寻访太原的民间音乐传承人,希望能将山西的民间音乐传承下去。太原兴县香坊戏传承人白爱明被女孩的诚意感动,准备将香坊戏的剧本、曲谱等珍贵资料传给申嘉彤。
申嘉彤利用自己读音乐的特長,寻寻觅觅,由此成为了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之一。
现在,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还有专门的非遗学院。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因为了解而热爱传统文化,学会用所学知识保护传统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精评
对称性标题,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立足所学专业,彰显青春风采。作者从小徐大学读声乐入手,联系其学做的民间乐器,专业与爱好有着一定相通之处,材料立意角度新颖,令人眼前一亮。在论证过程中,选用徐梦圆和申嘉彤两位年轻人的事例——他们都是借助所学的音乐专业在不同领域传承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事例概括清晰,结合主题分析论证较有深度,让读者感受到新时代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