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墉:非典型银行家

2019-09-10李洋

国企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金墉世行世界银行

李洋

今年59岁的金墉,曾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系主任,创立公益组织在海地等国开展医疗救助;出任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校长,成为美国常春藤大学当中的第一位亚裔校长。从2012年7月成为世界银行第12任行长,到2017年7月连任,一直致力于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支持。他赞成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世贸组织改革方案,支持多边自由贸易,坚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消除贫困。

卸下世界银行行长的光环,金墉这位医生出身的非典型银行家,还将继续努力影响世界,“这次的选择,将是我能够对气候变化和新兴市场基础设施赤字等重大全球问题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

2003年获麦克阿瑟奖,2005年被《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选定为美国25位最佳领袖,2006年被《时代周刊》选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2012年之前,贴满“医学”“慈善”“学者”这些标签的金墉,关于经济方面的背景近乎空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金融门外汉,却战胜一众强劲竞争对手,成为世界银行第12任、13任行长。

2012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金墉出任世界银行行长。4月17日凌晨世界银行理事会决定,任命金墉为新任行长,接替6月30日将卸任的佐利克,7月1日金墉开始为期五年的任期,成为世界银行第12任行长。

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背景和银行业从业经验的门外汉,凭什么领导世界银行这家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舆论一片哗然!

据《华尔街日报》的调查,金墉过去20年发表的学术文章、公开言论和其他讲话显示,这位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虽曾多次主张其他国家对更贫穷国家施以援助,但在世行所关注的经济和金融问题上缺乏经验。

金墉自己也曾坦言,在就任达特茅斯学院院长之前,他对对冲基金一无所知。为此还特别在就任院长后用两天时间恶补了金融方面的课程。所以,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懂经济、不通金融的人将要如何领导世界银行。

金墉表示,虽然他可能缺乏政治技巧和经济金融背景,但“世界银行并非普通银行,而是致力于人类发展、最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驱动以及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所以,我认为自己有雄厚的背景”,他相信自己能承担好新的角色。

就像金庸所说,他用4年时间,让人们看到了世界银行的改变,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2016年9月27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一致同意,任命金墉连任第二个任期,为期5年,新任期从2017年7月1日开始,为期5年。此次世界银行行长遴选,经过了获选人提名、公示、面试和最终选定等程序,这是在世界银行历史上首次有包括金墉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奥坎波和尼日利亚的伊韦拉在内的三位获选人参与角逐。

世界银行在一则新闻稿中表示,执董会一致认可世界银行过去4年在金墉领导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积极肯定金墉的领导力和眼光。

金墉说:“我是一个医生,医生的工作不是从某种主观意识出发的,也不是从某种政治观点出发的,而是从实际情况着手的。”他还说,他会考虑到各个地区文化、社会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世界银行的各个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能专注于现实的迹象,更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基于事实的创新,我想我们可以做得很成功。”

到世界银行上任之后,金墉对医疗卫生方面的关注可谓是达到了极致。这家以为发展中国家修建桥梁和水坝提供融资作为传统业务的开发银行,在他的主导推动下,变成了众多媒体口中的“半个世界卫生组织”。

对于银行业的众多精英来说,金墉简直是不务正业,而对于那些了解金墉过往的人,却丝毫不觉得意外。

1986年,金墉创立“健康伙伴组织”,向海地、秘鲁和卢旺达等地饱受战乱和饥荒之苦的肺结核患者提供治疗、药品和食品援助,使得在美国医院花费1.5-2万美元治疗的肺结核病,在海地花费150-200美元就可以治愈。

2007年,金墉在世界卫生组织期间提出的艾滋病治疗计划达到目标,4年业绩翻六倍。到2012年,约700万非洲艾滋病携带者接受了该项目救治。

在哈佛大学期间,他发起了贫困社区健康干预项目、全球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制作了成为学院核心课程的全球卫生领域案例,还研发了基于网络的医疗实践社区(godonline. org)。

在达特茅斯学院期间,金墉利用3500万美元匿名捐赠款设立了达特茅斯卫生保健科学中心,开创了新的研究生项目,还为海地地震灾区发起了海地—达特茅斯慈善捐赠项目。

在世界银行,“医疗卫生专业”一直是金墉立足的重要支撑点和竞争力之一。

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时,世行立即拨付了5.6亿美元资金和贷款,按照世卫组织的路线图为国家应对提供支持的。

这些资金用于购买必要物资和药品、人员防护设备和预防感染物资、医护人员培训、埃博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危险津贴和死亡抚恤金、接触追踪、车辆、数据管理设备和上门公共健康教育宣传等。

金墉说:“我们能够也必须加快行动速度遏制埃博拉疫情蔓延,幫助这些国家及其人民。太多生命已经丧失,而成千上万其他人的生命也取决于我们的响应能否遏制进而阻止疫情发展。”

同时世界银行还调配资源成立了国际卫生工作者特别小组,并推出大流行病应对基金,赢得了舆论的赞誉。

2018年6月30日傍晚,金墉抵达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此次访问结束后,世界银行同意向孟加拉国捐助4.8亿美元,帮助逃亡到孟加拉的70万缅甸罗兴亚人。第一笔捐助5千万美元通过孟加拉国的各医疗服务机构用于罗兴亚人的卫生保健、教育、饮用水和社会保障。

对于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金墉带领下的世界银行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援助,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2017年底,世界银行在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报告中称,世界上仍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情况让人难以接受。

金墉在报告中表示,“如果我们认真对待此事,既要改善世界人民的健康状况,又要消除贫困,那么我们必须紧急加大全世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终结极度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是金墉就任世界银行行长时提出的两大目标任务,

“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利的历史时刻,过去十年的成功与日益向好的经济前景相结合,给了发展中国家一个机会,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即,在一代人时间内终结极度贫困。我们现在的责任必须是确保这些有利条件与明确的决策和坚决的行动相匹配来实现这一历史机遇”,2013年4月,金墉在乔治敦大学演讲时,向公众毫不掩饰的展现了向贫困开战的决心。

在金墉看来,大量且比例不断增加的贫困人口生活在脆弱或受冲突影响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对发展的需要和阻碍发展的障碍往往都是最大的。脆弱国家必须成为终结极度贫困议程的重中之重。

在深入到占世界贫困人口8%的印度北方邦,在实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需求之后,世界银行确立了帮助当地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促进妇女及其他弱势人群进入劳动力市场。

在阿富汗,帮助志愿者利用有GPS和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监督他们所在社区的灌溉项目,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識。

之后的日子,金墉开始频繁到印度、阿富汗等国贫困人口密集区,进行密集的实地调查,并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援助计划。

除了加快终结极度贫困之外,金墉认为,单单抗击极度贫困是不够的。必须共同努力来帮助世界各地的所有弱势人群摆脱贫困。对公平性的关注,是世界银行促进共享繁荣使命的核心。

在突尼斯,金墉会见了率先发起阿拉伯之春运动的民间社团领导人。“他们的信息很明确:如果繁荣不能得到广泛分享,如果繁荣不是建立在社会所有成员尤其是妇女和青年人参与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那么紧张局势可能就会卷土重来随时可能爆发”,金庸坚信繁荣必须共享,不仅仅是在个人、社区和国家间共享,而且还要在代际间共享。如果我们不能立即行动起来遏制气候变化,我们就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面目全非的地球。

世界银行还修订战略,大力加强对气候变化干预,发挥催化剂作用促使全球合作伙伴以所需的规模紧急行动起来。探索包括建立支持和连接碳市场的新机制;提倡取消化石燃料补贴的政治上可行的计划;增加对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投资;缔结建设清洁城市的创新型伙伴关系。

在金墉看来,气候变化不只是一项环境挑战,而是对经济发展与反贫困斗争的根本性威胁。在“气温上升4度的世界”,海平面会上升1.5米,令3.6亿多城市居民面临风险。受干旱影响地区占全球农田的比例会从目前的15%扩大到44%左右,撒哈拉以南非洲受害最大。极端天气事件会日益频繁,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对气候变化所负责任最小、对适应的承受能力最弱的穷人会受害最深。

在世界银行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OUR DREAM IS A WORLD FREE OFF POVERTY”(我们的梦想是一个摆脱贫困的世界),任职七年,金墉一直为此努力着。

金墉在任期未满,提前3年突然辞职,各大媒体纷纷揣测背后的原因,“把终结极度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作为梦想的金墉,为何决然而然放弃了世行这样一个实现梦想大平台?”

来自路透社的一篇报道,让人们似乎了解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

据路透社1月8日报道,两名熟悉金墉意外宣布消息的知情人士说,金墉是主动离职,不是被特朗普政府“逼退”。此决定是由于金墉与特朗普政府就气候变化以及世行需要更多发展资源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金墉这一意外辞职也有可能引发特朗普政府与反对美国政府控制世界银行的批评者之间的争斗。

美国是世行的最大股东,自世行1945年成立以来,行长一职一直由美国总统的提名人选担任。在金墉之前的11任世行行长中,有7位银行家、3位国防部系统官员和1位国会议员。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政治方面的影响和掣肘。

然而,金墉屡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白宫的政治推动”对世界银行不构成任何影响。他称,世界银行“不是政治组织”“其实在我们的协议条款中,我们也没有涉足国内政治。”

2014年,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筹建亚投行。这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美国《华盛顿时报》评论称,金墉是“奥巴马政府提名的世界银行行长”,却在此问题上与奥巴马意见相左。“尽管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对亚投行展开幕后抹黑行动,但由奥巴马指定的世行行长金墉却对此表示完全支持”,《华盛顿时报》写道。就在中国宣布正式启动亚投行数小时之后,金墉发表评论指出,在亚投行建设问题上,他和世行同仁一直与中方官员“保持密切协作”。他表示,全球基础建设投资贷款需求接近1.5万亿美元,而全球多边发展银行及私人投资商只能提供大约2050亿美元贷款,“就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匮乏的现状而言,亚投行应该非常值得欢迎。”

至于世界银行的立场,金墉说,“我的感觉是,我们可以很好地与中国人展开合作”“要想知道美国对亚投行的立场,就得问问美国政府”。

2018年11月2日,金墉来华出席活动时表示,世界银行高度评价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减贫发展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感谢中方对世界银行做出的积极贡献,愿继续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深化合作。

金墉所主导的世界银行转型,其实是基于全球化大背景,来进行谋划和实施的。而特朗普政府从“美国优先”出发推行的“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政策,恰恰与之相反。据据BBC报道,虽然都是美国人,但金墉与特朗普在多个议题上存在分歧。气候变化问题是两人意见相左的主要领域。金墉担任世行行长期间,终止了对于煤炭电力项目的支持,但特朗普则一直声称要“复活”美国的煤炭产业。

离开世界银行,也许是金墉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金墉世行世界银行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世界银行下调2015年全球GDP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