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六安市人寿保险需求分析
2019-09-10辛雪娇邹璐赵攀
辛雪娇 邹璐 赵攀
【摘 要】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给养老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寿险作为分担养老压力,缓解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安徽省六安市老龄化程度及寿险市场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文献的梳理,选取相关指标,查找六安市2000-2016年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老龄化进程加快有助于寿险需求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人寿保险需求;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6-4102(2019)03-0087-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安徽省六安市——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一千多亿元的小城市,面临同样的老龄化问题,并且问题更加严峻。六安市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六安市常住人口48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61.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2.77%,远高出老龄化7%的标准,老龄化人口占比大。不仅如此,六安市并不富裕。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25465元,而全国人均已达59660元。老龄人口占比高,人均收入少,明显的“未富先老”现象,使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如今迫切需要找到有效途径缓解养老问题。
而人寿保险作为缓解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方法,多数学者都进行过分析。但大多数的研究范围都界定为全国、某省或者直辖市,很少关注小城市,但是小城市的情况和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大城市的成果对小城市而言可能会不完全适应。而像六安这样的小城市在全国还有很多,因此以六安市为例,通过分析,得到结论,期望为类似小城市缓解老龄化问题找到途径。
一、六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
国际上衡量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者超过7%。六安市在1999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达到10.37%,而在2000年老年系数达到7.16%,严格来讲从2000年开始,六安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十年的六安市及安徽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情况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作者整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十年六安市老龄化程度普遍高于安徽省整体水平,虽2015年有所缓解,但是2016年又上升,与安徽省整体情况几乎持平。并且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稳步在11%以上,充分说明六安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所要面临的问题比安徽省整体还要严峻。
(二)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六安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未富先老现象严重。如何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人寿保险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衡量寿险发展状况的绝对数指标一般选取保费收入,而相对数指标一般用保险深度或保险密度。下面从绝对数与相对数两个方面来描述六安市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
近十年来,六安市寿险保费收入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安徽省保监会
2008年到2010年小幅上升,之后下降,从2013年的低点再度上升到2016年的高点,2017年略有下降。但是从六安市寿险保费收入占安徽省比重来看,六安市寿险保费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并且2017年下降的幅度较大。六安市寿险保费收入在安徽省16个地市中的排名从2008年的排名第3逐步下降到2017年排名第6位,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相对来讲,六安市寿险发展缓慢,寿险需求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还有上升空间。
2.寿险密度
衡量保险发展情况的指标一般用保险深度或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密度表示人均保费,标志着保险业发展的程度及本地区人民保险的意识程度;本文对保险需求进行分析,保险需求与人民对保险的意识程度息息相关,因此选取保险密度进行分析。
由于本文分析寿险的需求,因此用寿险保费收入除以户籍年末人口数,得到寿险密度,即人均的寿险保费。经过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近十年六安的寿险密度已由2008年的260元上升到2017年的560元,虽有上升,但是一直低于安徽省整体水平,与全国整体水平更是相差甚多。从发展趋势来看,前几年六安市寿险发展的速度与安徽省整体水平相差不多,但是在2017年却有下降的趋势。如果与全国整体水平比较,全国寿险发展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至2017年寿险密度已达1543元,是六安市的近三倍。六安市无论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来讲,寿险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
六安市老龄化问题严重,而寿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那么发展寿险不仅对保险业本身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有意义。而在老龄化背景下,六安市人寿保险的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寿险业的发展?将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对提升六安市人寿保险的发展水平及速度都有一定的意义,进而部分缓解老龄化问题。
二、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
寿险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保人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寿险商品的数量。在老龄化背景下, 国内外学者研究哪些因素对寿险需求产生影响,并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李庆艳(2009)从就业人数、价格水平、人均年末储蓄余额、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入手,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寿险需求。钟春平(2012)在Lewi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我国2001-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张庆军(2013)从寿险需求理论出发,以辽宁省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万方晨(2015)运用1997-2014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用脉冲响应图解释各因素如何影响商业健康险需求。陈冬梅(2015)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对1012人的随机调查,利用logit/probit模型探究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王宁(2016)在老龄化背景下以天津市为例,对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VEC模型分析。袁成(2017)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人身保险消费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险需求除了受老龄化相关因素的影响外,同样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前面的整理,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政治因素。
(一)指标选取
衡量寿险需求程度可以用保费收入、保费深度及保费密度等指标。绝对数指标易受区域等因素影响,因此选取了相对数指标。为了体现个体对保险的需求程度,用人均保费支出比较贴合这个目标。因此本文选取六安市寿险密度作为衡量寿险需求的指标,计算方法为寿险保费收入除以总人口数。
老龄化指标选取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家庭户规模这兩个指标。老年人口抚养比指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计算公式为:
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15-64岁人口×100%
经济因素可以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保险产品价格、通货膨胀率、替代品等等。本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指标。
社会因素可包括城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医疗水平等指标。本文选取城镇化水平和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数这两个指标。城镇化水平为城镇人口占年末总人口的比重。
在我国,法律、政治、宗教等因素影响不大,并且不容易量化,因此忽略。
综上所述,因变量为保险密度,自变量为老年人口抚养比(X1)家庭户规模(X2)人均可支配收入(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4)城镇化水平(X5)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6)。
本文选取了六安市2000-2016年各项指标的数据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其中保险密度源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网站,经过计算得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其余指标数据来自于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六安市统计年鉴》。
(二)模型的建立
由于变量原始数据量差较大,因此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后进行分析。自变量个数较多,从初步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故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找出最佳的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回归,得到表1的结果。
根据表1结果,因变量为寿险密度,自变量为老年人口抚养比(X1)人均可支配收入(X3)城镇化水平(X5),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从选取的变量看,六安市寿险密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关系。
老年人口抚养比表明每100名劳动人口负担老年人口数,随着劳动力负担的增加,寿险密度增大。意味着劳动力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数增多,为了不时之需,会选择购买商业寿险进行转移风险,从而缓解压力。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寿险密度增加0.47元。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只有先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能追求更高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生理需求已基本满足,那么才会追求安全性需求,逐步增加对保险等的需求。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样导致寿险密度增加。城镇化使农民接受到更多的信息,逐渐增强对保险的理解。另外,由于出门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家庭式的养老模式不再满足现在的养老需求,商业寿险可以部分缓解这个问题。
(三)进行各项检验
1. t值、F值及拟合优度检验。从上面的结果可知,各变量均通过t检验。F值较高,同样通过检验。拟合优度R2为0.95,调整的R2为0.93均较高,整个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2. 异方差检验。采用怀特检验,通过Eviews操作,得到Obs*R-squared=11.65,Prob.Chi-Square(9)=0.23,收尾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则接受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性。
3. 自相关性检验。由表1可知,D.W.统计量值为1.4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n=17,k=3,查表可知dU=1.43,dL=0.67,由于dU<D.W.<4-dU,因此残差序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再用LM检验进行验证,得到序列不存在自相关的结果。
四、结论
在老龄化背景下,劳动人口负担的老年人增多,会促进寿险需求量的增加。六安市的老年人口数占比在上升,从理论来讲寿险密度会随之上升,但是2017寿险保费及寿险密度均下降,本市寿险需求仍有未得到满足的部分。在此背景下,本市寿险需求量将快速增加,同时将成为缓解养老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寿险需求受到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寿险保费呈正相关关系,平均来讲,人们每增加1元的可支配收入会增加0.47元的寿险保费支出。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直接促进保险业快速发展,而根本动力还在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还需加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寿险业的发展。一方面,城镇化开阔人们眼界,促进保险观念提升。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单一依靠家庭分散风险较困难,需要如保险等机制共同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袁成,李茹.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人身保险消费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9):22-31.
[2]韦玫玫.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7(9):96.
[3]王文卿.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7,19(2):18-21.
[4]王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天津市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6.
[5]陈冬梅,袁艺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13-22.
[6]万方晨.人口老龄化对商业健康险需求的影响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7]黄陈刘,张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37-44.
[8]张庆君,郜亮亮,苏明政.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3):97-103.
[9]钟春平,陈静,孙焕民.寿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寿险需求为何低[J].经济研究,2012,47(S1):148-160.
[10]李庆艳.中国人身保险需求的计量模型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4):49-53.
[11]蔡秋杰,胡谍.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6):1-6.
[12]颛慧琳,健.保险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需求与作用分析[J].经济问题,2002(9):52-54.
[13]Li D,Moshirian F,Nguyen P,etal.The demand for life insurance in OECD countries [J].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7,74(3):637-653
收稿日期:2019-0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皖西学院人文青年项目“老龄化背景下六安市人寿保险需求研究”(项目编号:WXSK201624)最终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辛雪娇(1989—),女,吉林吉林人,皖西学院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