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中国建造”赢得世界口碑

2019-09-10王传霖

国企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铁企业

改革开放40年来,“要想富先修路”深入人心,中国基础设施建造在助推经济发展、便利民众生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路桥楼城雨后春笋般诞生,造就了国家经济持续腾飞,“中国速度”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认可。

王传霖代表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品质的价值需要更加彰显。同时,“一带一路”交通先行,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产品率先树立形象、打响品牌,“一带一路”方能走得更好。而且从形势来看,目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需要中国企业立足品质建造,为世界提供更高端的建筑产品。也只有做到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改革開放40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京广高铁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陆续建成,全球第一桥、第一隧、第一路等宏大基础设施全部诞生于中国,中国建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也步入新阶段,核心特征是高质量发展。当前,美丽中国、交通强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均秉持“从有到好、从多到美”的价值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突出对高质量的强调,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对高品质的追求,同时建筑业也正在步入工业化、智能化与产业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客观上为品质建造奠定了基础。因此,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建筑业正经历从“泥腿子做工程”的中国建造1.0,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筑工业化2.0,再到“人工智能与实体建筑融合”的智能化建造3.0。如果说,1.0时期着重拼速度,解决“有没有的问题”,2.0、3.0时代必然应该拼质量,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需要做到开工必优、每建必优,建造一大批百年传世的精品工程,实现无愧于时代的品质建造。

近年来,中国工程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投入之多,中国建造的综合实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以中国高铁为例,就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建造+中国制造”的合力效应。在近三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6家中国企业连续包揽世界建筑行业前六名;2018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中国企业继续包揽前4强,共7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强。中国建筑业在全球竞争中,已走在了中国其他行业的前面。当前,中国的建筑产品与世界领先的企业相比,在产能、技术、工效、成本、产业链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总承包管理、工程品质等方面还有差距。作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先领域,中国建筑业要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就必须在品质上下大功夫,为“中国建造”赢得世界口碑。

一是要充分调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从供给侧一端发力,建立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

城市建设是为人服务的,前提是科学,目标是便捷,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城市规划部门严格把关,从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角度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从严从细制定规划设计的规范,将行政权力限定在项目合法、经济可行等把关方面,坚持放弃不合理、不合格的规划设计,立足区域长远规划,营造严谨重质的氛围,切实改变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和“短平快”的低品质建造模式,遏制举债建设“形象工程”。

二是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运用现代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承担了很多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比如铁路、公路、城市地铁,以后还会有海绵城市、特色小镇,等等。这些项目很大一部分都是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那么需要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高精尖难的项目做试点,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推进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大规模地推进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企业在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培育了核心竞争力,那么“走出去”才能更稳。比如中铁四局承建的蒙华铁路白城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我们中铁四局共同开发了马蹄形盾构机,这个盾构机是世界首创的黄土隧道的大型铁路隧道盾构机。目前这个隧道已经贯通,并且马蹄形盾构机在装备制造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围绕这个盾构机还形成了一整套的工装工法,获得了2018年度国际隧道协会(ITA)工程奖,这个奖被称为隧道界的“奥斯卡”。这个装备的研发,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应该是增添了砝码。

三是通过更高层次的开放,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互动交融,在互动中培育世界一流的国际企业。

40年前的改革开放可以视为第一次开放,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视为第二次开放。4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引入资金、技术和理念,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应该是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往外走。只有通过更高层次的开放,才能更好的引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在融合中形成更健康的竞争机制,实现国内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施工企业。比如,中铁四局现在在巴拿马投标地铁项目,这个项目实际就是日本承担融资,国际招标,中铁四局和国际知名的建筑企业组成联合体,一起竞标,那么中标后,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同台竞技,这对国内企业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四是以需求端为导向,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工人。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上了年纪的工人慢慢就会退下来,而年轻人宁愿在写字楼吹冷气,又不愿意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这就需要加大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下大力气培育新型产业工人,破解蓝领荒。建议由政府引导、社会搭台,搭建“校企合作、工企对接、政企互动”的三方合作模式,突出政府在建筑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主导地位,加大劳务输出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如建立建筑产业工人人才库,发展中高级技工为主的技工队伍,推动培训证书省际互认、行业互认等方面,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建筑技术人员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流,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助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王传霖,安徽淮南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从技术人员做起,历任中铁四局项目技术员,中铁四局经营部部长,副总经济师,总经理助理等。现任中铁四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中铁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传承“中铁”精神 铸百年精品工程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中铁置业·中铁城启幕盛典举行
中铁·银座尚筑 迭代公寓 国匠品质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中铁置业投资开发的中铁·西安中心顺利交付使用大楼高达238米,西安商务办公从此进入“摩天时代”
浅谈加强中铁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