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内在同一性研究
2019-09-10张宇蒋晋红
张宇 蒋晋红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二者都包含着相同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品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当代的生动体现,也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成果。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路径,在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同一性;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3-007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顶层设计着手,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逐步形成并完善的。这“两个布局”都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从二者的深刻内涵中把握高度的内在同一性,对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强化历史担当,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内在逻辑上的同一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并不断完善和丰富,这既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勾画出的壮丽图景,又是基于我国历史和现实实践的必然要求。“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的总目标;作为“姊妹篇”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鹏之双翼、车之两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重要环节;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对各方面工作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
在实践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构建,二者成为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两大抓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是不断助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方面工作向前迈进的强有力的战略指导和根本保证,二者结合为我们勾勒出中国社会的未来途径。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要求我们要将二者统筹协调推进。本文旨在从内涵的把握中梳理出二者具有的内在同一性,以便加深认识,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的同一性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既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又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现今马克思主义也将以其持久的影响力、广泛的传播面,向全世界展现其真理的力量。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完善,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重大的理论飞跃,二者的建立和完善都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极为重要的两个观点,篇幅所限,仅就这两个观点加以分析。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基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内容深刻,其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国际国内大局,审时度势,做出了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正如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的应对和解决,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向前推进。从总书记的战略判断中我们不难看出:仅仅从经济特征上来理解新常态是不够的。新常态是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的准确而形象的表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扎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展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有对当前总体形势宏观的科学判断,又能准确把握我国各领域现状,针对各领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时代,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大目标叠加,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深扎根于实践土壤的制度和理论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着眼未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必将发挥出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价值取向的同一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时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切的执政活动都应该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然是党的“一切執政活动”,顾名思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构建、完善和实施也包含其中。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是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进步的热切期盼,每一个“全面”无不彰显出人民利益至高无上。
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能否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协调推进,关键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就是说,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三、时代精神的同一性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而这种烙印说到底就是该时代特定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奇迹。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较30年前相比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党中央审时度势,积极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我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基于当代中国伟大历史实践的时代性特点,高度凝练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们的肌体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活力。改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活力的源泉充分涌流。
作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最为重要的两个成果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在其完善中自觉秉承改革创新的要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构过程最能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方面,从最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先后形成“三位一体”“四位一體”“五位一体”,都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果。另一方面,改革创新又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个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在改革创新中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立足我国现实,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使改革的“藤蔓”生长到全社会的各领域、深入到各方面,以全球视野进行谋划,不断推动各方面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综上所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内在逻辑、理论根基、弘扬的时代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也决定了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的协调推进,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EB/OL].(2015-02-03)[2019-02-15].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203/c172467-26495348.html.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2013-11-09)[2019-02-23].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2019-03-02].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2.html.
[5]习近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EB/OL].(2013-06-16)[2019-03-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16194026.htm.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7]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2014-03-02)[2019-03-21].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102/c49169-24000494.html.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
[9]周明海,毕照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2):26-33.
[10]原丽红,张荣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131-134.
[11]李祥兴,高文娟.“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之间的逻辑关系[J].理论导刊,2016(10):67-69.
[12]王安琪,杨文圣.“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关系研究[J].农家参谋,2018(17):275.
[13]蔡福顺.统筹与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两大布局的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5):52-55+78.
收稿日期:2019-02-21
项目基金: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职毛概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X--1813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宇(1978—),女,山西朔州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