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2019-09-10
【导读】
茨威格以隽永、流畅的文字,把自己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他以诗人的感情和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在抒情中讲述哲理,把历史事件讲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披露了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有鉴于此,《昨日的世界》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它在广大读者中魅力永存。
【选读】
倘若今天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成长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这样说是最为精辟的——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奥地利是个已有千年历史的君主国,在这里,一切都好像会永久地延续下去,这种延续性的最高保证就是国家。国家赋予自己的公民权利,并由国会(自由选举出来的代表人民的机构)用书面文件确认;同时,每项义务也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我们用闪光发亮的硬金币——奥地利克朗作为我们的流通货币,是为了保证货币的不变性。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少收入,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一切都有规范、标准和分寸。财产的拥有者能够准确算出每年的盈利,公职人员和军队官员也能在日历中准确地找到他晋升和退休的年份。每户人家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费预算,知道一家人吃住要花费多少,夏季旅行和社交应酬要支出多少。当然,为了应付生病等不时之需,还必须留出一小笔钱。凡是拥有自己住房的人,都把自己的住房看作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万无一失的家园。庭院和商号也都是代代相传;当婴儿还躺在摇篮里,为他将来的生活准备的第一笔“储蓄金”就已经存在了储蓄罐或者储蓄所里。在这个疆域宽广的帝国里,一切都牢牢依靠着国家和至高无上的年迈的皇帝。一旦他去世,另一位皇帝将接替他的位置,之前的一切秩序丝毫不会改变,这是每一个子民的共识。在这里,谁都不相信会有战争、革命和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一个理性的时代,一切激烈的暴力行动看来已不可能发生。
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这种太平的生活,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也唯有这样的太平世界,生活才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广泛的社会阶层都渴望着能分享这份安逸的生活。起初,只有那些有大量财产的人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太平盛世,而后渐渐扩大到广大群众。于是,这个太平的年代造就了保险业的黄金时代。人们为自己的房屋购买防火防盗保险;为自己的农田购买防雹防灾保险;为防意外事故和疾病购买人身保险;为自己晚年购买终生养老储备券;将一张保险单放在女婴的摇篮里当作她将来的嫁妆。后来,甚至连工人也都联合起来,为自己争取到了标准工资和医疗储蓄金;佣人们也为自己储蓄了老年保险金,还预先存入一笔丧葬费。只有那些坚信自己会拥有无忧无虑未来的人,才能尽情享受这眼前的生活。
人们坚信能阻止任何厄运侵入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对待生活有着勤俭的态度。但不难感觉到,这种信念里含有一种巨大且危险的自负。十九世纪自由派的理想主义者坚信自己正沿着一条平坦且万无一失的大道前进,走向“最美好的世界”。人们轻蔑地看待几十年前那个充满战争、饥馑和动乱的时代,认为那是人类青涩和闭塞的时代;而仅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切邪恶和暴力均已被彻底消灭。这个时代的真正信仰成了对这种不可阻挡的持续“进步”所抱的信念;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创造的奇迹的证实下,人们对这种“进步”的信仰甚至已经超过对《圣经》的信仰。事实上,就在这和平年代即将结束的时候,各处的繁荣景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丰富多彩。耀眼的电灯取代了昏暗的灯光来照亮夜晚的街道。那迷人的光彩从主要街道到市郊沿街的所有店铺中照射出来。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电话进行远距离通话。人们以新的速度在飞驰,不再使用马匹拉车。人们也已实现了伊卡洛斯在空中翱翔的梦想。舒适方便的设备已开始普及,从高贵的府邸进入到了普通市民家中;人们不再需要从水井或者从水渠里打水;给炉灶生火也开始变得简单。到处都开始讲究卫生,周边环境也不再那么肮脏。人们开始通过从事体育锻炼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健康。大街上畸形残废、甲状腺肿大、断肢缺腿的人越来越少,而所有这些奇迹都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国家每年都给予个人新的权利,司法越来越温和与人道,就连广大群众的贫困这个问题之源也不再显得无法克服。选举权越来越广泛地在社会阶层普及,人们便可能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让无产者享有比较健康乃至比较幸福的生活,社会学家和教授们竞相出谋划策。这个世纪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并觉得每隔十年便标志着更上一层楼的进步,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就像不相信还会有女巫和幽灵一样,人们不相信还会有像在欧洲各族人民之间发生战争这样野蛮的倒退;我们的父辈们矢志不渝地深信容忍与和睦是不可缺少的约束力。他们真心实意地认为,各国和各教派之间的界线与分歧将会在共同的友善中逐渐消失,因而整个人类也将享有安宁与太平这个最宝贵的财富。
他们抱着人类的技术进步必然会使人类的道德得到同样迅速的提高的这种乐观主义的幻想,可以说,他们是被理想主义所迷惑的一代人。他们的观点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十分可笑的,我们早已把“太平”这个词作为一种幻想从自己的词汇中抹掉了。我们对人类道德的可教性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新世纪里,我们已学会了不惊讶于任何集体兽行的爆发,我们也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比以往更加臭名昭著的一天。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文化与文明只是薄薄的一层,随时都可能被破坏性的罪恶欲望所冲破。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得不迫使自己习惯于生活在一个没有立足点、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没有太平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早已摈弃了父辈们认为人性会迅速和不断提高的信念。我们从一场猛地使人类的努力倒退近千年的灾难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在我们看来,我们父辈的那种轻率的乐观主义是十分迂腐的。然而,那是父辈们为之献身的高尚而美好的幻想,尽管那是一种幻想,却比今天那些惑众的口号有人性和有益得多。所以时至今日,虽然我对此种幻想已充分认清且完全失望,在我内心深处却仍没有完全挣脱。一个人在童年时耳濡目染的时代环境,早已根深蒂固地溶入了他的血液之中。我总是不能完全抛弃我年轻时代的信仰。不论现在每天我耳边在聒噪什么,不论我自己以及无数和我命运相同的人经历过怎样的侮辱和磨难。就算有这样那样的挫折,终有一天会重新好起来。今天,我们怀着怅然若失、束手无策的心情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信念,来安慰自己——我们所遇到的這种倒退,仅仅是人类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
今天,巨大的风暴早已将世界击得粉碎,我们终于明白,那个所谓的太平世界不过是梦幻中的一座宫殿。然而,我父母所生活的那座梦幻中的宫殿,就好像一幢石头房子。从未有过什么风暴或是一股强风闯入过他们温馨、舒适的生活;虽然他们当时还拥有抵挡不测风云的窗户和墙壁,即他们是有钱人,他们正在渐渐变得越来越富有。我个人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那种所谓“上流犹太资产阶级”的典型,这个阶级曾对维也纳文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所得的报答却是自己被彻底消灭。我在这里讲述我的父母的那种悠闲舒适和平静安逸的生活,其实讲的并不是个人的私事。在那个一切价值都有保障的时代里,维也纳有一万或者两万个像我父母那样生活的家庭。
……
【书评】
昨日的世界,今日的伤感
□思考的猫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过。”当茨威格在这本影响过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无法产生一丝振奋之感,我想茨威格写下这样的句子时也多少有些强打精神。因为,这最后一章叫做“和平的垂死挣扎”;因为,在昨日的世界安定地生活过后,他已经无力面对现实残酷世界的刺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总会区分所谓的“新欧洲”和“旧欧洲”,而茨威格面临的分界点则是一战和二战那段动荡的年代。一战前,欧洲人已经在安宁与富足中怡然自得地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突然,一场几乎将整个欧洲卷入的战争、再到规模更大的另一场世界大战,他们心理的那种落差甚至绝望是可以想象的。正如时人所述:“今天,欧洲的灯熄灭了,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次亮起。”在我看来,直到二战前,茨威格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衣食无忧,有一定的名誉,有自己的社交圈,可以悠然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从他回忆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的文字里可以明显感受到,那种满足、那种享受和站在残酷现实世界向昔日回望的那种伤感。茨威格的这本书提到了同时代的一个人物——施尼兹勒,看过美国学者彼得·盖伊那本《施尼兹勒的世纪》的读者应该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彼得那本书正是以施尼兹勒的信件、笔记为导引,讲述了中产阶级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茨威格缅怀的那段太平的维多利亚世纪。这两本书对此的讲述使得那段岁月显得光彩夺目,而那段时期在茨威格的眼中就是一个“太平世界”,用他的话来说便是,“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茨威格生活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如鱼得水,惬意而愉快。在成长中他也体验着彼得在《施尼兹勒的世纪》中讲述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更加活跃,人们在两性的态度上更加开放,异性之间的交往更加随意。随着生活的富足与安定,大家更注重生活的品位,艺术品的价格不断推高,如音乐、文学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而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一批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著名知识分子也在那段时期出现。
茨威格很享受那段岁月,在书中他用大量笔墨叙述了他与同时代的知名知识分子的交往,这些人物在今天往往都是大名鼎鼎,他也与他们,如罗曼·罗兰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还叙述了他在欧洲的游历生活,讲述着各地的一派太平景象。有时候,你甚至怀疑他的叙述是否有些夸张,是否陷入了中产阶级常有的小小的自恋中。但是,如果你读了他在本书后面对一战后的欧洲的描述就可以理解他有时候情感上的过度沉醉了。对于长期生活在稳定状态的人来说,对社会的“突变”的感知往往是迟钝的。事实上,所谓的“突变”往往并不突然,而是当事者对突变临界点之前的变化没有察觉。所以,即使如茨威格这样的智者也承认当时没有想到形势会发展到将整个欧洲拖入战火的境地。但是,在一战时期,茨威格也仍然是充满着知识分子的乐观和良知。在那样狂躁的气氛中,他仍然和一批同道发出反战的声音,与当时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喧嚣做斗争。尽管,他们的声音显得那样渺小,尽管他们的作用依然有限;但是,他毕竟没有绝望,他仍然在为着欧洲而在另一个战场上竭力奋斗,“为思想上的团结而奋斗”。甚至,一战后,茨威格的生活迎来了一个小高峰,他在欧洲的一场劫难后“又回到了世界上”。那时的他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起初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叫希特勒的人正在奧地利的附近崛起。终于,灾难还是来临,“和平的垂死挣扎”抵挡不住狂人发动战争的步伐,欧洲陷入了更长的黑夜,茨威格在这样的人间黑暗中显然也不能安宁。虽然,他避开了临近的迫害,虽然他远赴他乡,本来可以继续写作,但是流亡者的身份和欧洲的战火以及惨绝人寰的悲剧让他再也无法平静地生活,所以,他在二战激战正酣的时刻缅怀那个逝去的欧洲,那个他心中最美好的时代。本书的副标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在茨威格的眼中,那个处于战火纷飞、种族灭绝的欧洲已经不是他眼中的欧洲。这本书的基调在我看来是伤感的,在序言中,作者表达着作为“脱离了所有的根源”的流亡者的悲凉心情。茨威格一生写下了不少杰出的传记,而这本书几乎可以看作是他的自传,那时的他即将60岁,仿佛已经有所预感,要为自己的一生作一个回顾,他甚至在序言中写到,“这些回忆也至少反映了在我的生命进入冥府前的一生”。在完成本书两年后,他在巴西自杀,使得这本书真的成为了他的自传。
究竟怎样的一种心绪会让人走上绝路?那时的茨威格生活上并不艰难,也暂时没有生命威胁。或许他本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继续著书立说,或者如在一战时那样理性地呼唤理性;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对欧洲的前途怀着一种绝望的心境,欧洲大地正在发生的惨剧,自身流亡的生活都无时无刻不击打着他的心灵。在书中,他表达着一种焦灼心境,一种渴望昔日再来的企盼。在这本书中,他的笔触是真诚的,他毫无掩盖地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快乐的、哀伤的、激动的、沮丧的,直到让他走上绝路的绝望的。终于,在讲述完昨日世界的故事后,他也告别了今日的世界,留下的是一部时代与个人命运交相辉映的哀惋篇章,让人伤感,又让人沉思。
【图书档案】
书名:昨日的世界
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舒昌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定价:29.80元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rer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