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三篇“文章” 实现三级“跨越”

2019-09-10陈吉伟

派出所工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治警务网格

陈吉伟

第二篇“文章”:社会共治——让派出所工作“根深叶茂”

宁波公安机关推进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第二个阶段的主要目标,也就是第二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努力推进“社会共治”,让派出所工作更好地扎根社区沃土、扎根群众之中,真正实现“根深叶茂”。

通過第一个阶段的“松绑减负”,基层派出所的不合理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活力得到切实增强,派出所工作实现了由“无限职责”“疲于应付”到“职责明确”“轻装上阵”的跨越。但“松绑减负”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给派出所“松绑减负”,是为了派出所能够腾出手来抓主业。因此,在“松绑减负”取得显著成效之后,宁波公安机关紧接着便把推进“社会共治”作为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

宁波公安机关认为,“社会共治”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理念在社区警务中的贯彻和落实,是社区警务的高级阶段。为了让“社会共治”能真正落到实处,宁波公安机关主要采取了八个方面的措施。

(一)全面落实社区民警、村居干部“双向兼职”

一方面,按照公安部标准配备专职化社区民警,积极推行派出所副所长兼任社区民警制度和社区民警进社区(村)班子制度。目前,全市派出所共有民警3395人、社区民警1042人、警务室辅警4489人,派出所分管基础副所长全部兼任了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全部进了社区(村)班子。各县市区治安部门会同属地派出所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支持,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在程序上严格规范,在待遇上予以保障。

另一方面,全面实施村(社区)干部兼任警务助理制度。目前,一村一警务助理已全部实现。

(二)全面推动“安防体验馆(区)”建设

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宣传的效果,使安全防范宣传能更好地“入脑入心”,宁波公安机关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体验式宣传”的作用,提出利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建立体验式公共安防宣传基地,要求每个县市区有一个体验馆,每个派出所有一个体验区。目前,全市已拥有安防体验馆14家,拥有派出所安防体验区172个。

海曙公安分局高桥派出所藕蓝桥安防体验区累计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接待参观群众1.42万余人次,辖区通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8.1%,入室盗窃发案同比下降31.2%。

宁海县公安局桃源派出所引资30余万元,建立兴海警务站安全防范体验区,创新设置了防盗抢体验、防诈骗宣传、消防常识普及、急救知识普及等5个功能区,体验人数已有8000多人次。

(三)大力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

平安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共治”的重要依托,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形式。在宁波公安机关的大力培育下,平安类社会组织在全市“遍地开花”,每个派出所均培育了该类社会组织,其中知名品牌有:北仑“红领之家”、江北“老娘舅”、慈溪“和谐促进会”、奉化“小喇叭”、余姚“平安志愿者”、海曙“夕阳红”和宁海“老何说和”等。全市该类组织共有成员76300余人。这些组织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不稳定因素常态化排查化解,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慈溪市公安局争取党政重视,在324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和谐促进会”,并延伸至328家规模企业。目前,全市各级“和谐促进会”共计有个人会员4万余名、团体会员4000余家、和谐促进员38000余名、会费600余万元,拥有特聘调解员、乡音讲师团成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等各类乡土人才3700余名。他们建立“和谐促进联合会”与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情民意联通、重大矛盾联调、特殊人群联帮、民生问题联助、文体活动联办、乡土人才联享、和谐促进会联推、平安法治联创”八联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基层服务管理主体多元化,更好发挥了民智、民资、民力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推动社区警务融入“全科网格”

所谓“全科网格”就是指党委、政府的综合性、多功能网格。全面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是浙江省2016年提出的,主要思路就是在原有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将诸多分散的社会管理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到网格中,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化、全方位管理。

社区警务融入网格化管理是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探索,其核心是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由社区向网格转变。2016年6月,宁波市局在海曙区南门街道、镇海区庄市街道开展社区警务融入网格化试点,通过系统对接融合网格力量,实现了“覆盖全区一网通,社区警务一网融,矛盾纠纷一网清”。试点工作成效得到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等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两网融合”已在全市铺开。

社区警务融入“全科网格”,整合社区各类服务管理力量和平台,健全社区网格化基础信息和公安基础信息采集对接机制,实行一张表格、一次采集、集中交换、双方共享的信息采集制度,通过组建大网格,汇集大数据,搭建大平台,推进了社会大治理。这一融合整合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其中包括群防群治队伍4544支(社区巡防队2077支、护村队2467支),业余巡逻力量35600余人。

(五)推动组建“全息治安管家”队伍

在创新社区警务融入网格化工作(“警网融合”)的“宁波做法”中,宁波公安机关在现有协辅警管理模式下,将流动人口综管员等协辅警力量融入网格,通过整合警务资源、优化勤务模式、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组建了“全息治安管家”。把“管人、控案、防范、服务”作为“全息治安管家”的主要工作目标,通过“全息治安管家”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实有事件、风险隐患排查上报,重点人员走访,网格存疑数据核查、登记,以“全息治安管家”、村(社区)网格员的多人多角度发现问题,延伸社区民警触角,掌握辖区整体治安情况,提升了社区警务工作质效。

仅在余姚试点的两个月中,“全息治安管家”便采集常住人口人户分离信息5000余条,登记流动人口13000余人,受理居住证4500余人。新采集实有单位4500余家、维护700余家;新采集实有房屋2500余间、维护300余间。排查发现隐患纠纷500余条,与街道互相推送处理200余条。

(六)积极开展“无案村(社区)”创建活动

以“警务网格充分融合,矛盾纠纷化解当地,案件事故逐年下降,社会治安安定祥和”为总目标,开展了“无案村(社区)”创建活动,促进村(社区)逐步实现“四五六”工作目标要求。

“四无”:无群体性进京赴省上访事件,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公共安全事故,无黑恶势力侵扰。

“五有”:有专人专班负责创建工作,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有多元自治组织,有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有社区警务与全科网格融合服务管理。

“六到位”:创建活动场所和基本工作平台建设到位,人员管理掌控到位,风险隐患管控到位,智能防控覆盖到位,专职队伍物建到位,平安类社会组织培育到位。

目前,全市已创建无案村1706个,无案社区 393个,分别占总数的82.1%和71.2%。

(七)组织开展“大巡访”专项行动

立足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共治”中的主力军作用,把排查化解风险隐患作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主题主线主业,全面组织开展了“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访”专项行动,领导在一线蹲点、机关在一线作战、隐患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以“重点人员管不住、治安死角管不到、新兴业态管不好、火灾隐患管不细、交通事故黑点管不力、职能交叉管不实”等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全体成员蹲点基层,1500余名机关民警直插一线,用看似最苦、最累、最笨的方式,去化解最复杂、最棘手、最迫切的问题。“大巡访”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一般风险隐患7.9万余处,重点风险隐患4171处;查实更新了全部涉恐关注对象基本信息;排查类金融企业18530家,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92起;化解信访积案24件,其中涉警信访5件;严格消防监管,行政拘留621人,同比增加92.78%,责令“三停”582家,同比增加23.47%;全面排查人、车、路、环境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要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财产损失“四项指标”同比全部下降;排查清理废弃仓库厂房2904处,核实了1300多名城市“边缘人”的身份信息。通过“大巡访”行动,全市有效警情、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7%、14%,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八)着力提升社区警务运行质态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理念,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社区警务质态:

社区警务制度规范实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警务室(站)工作制度;二是统一社区民警工作职责;三是统一社区警务基础电子台账;四是统一社区民警考核共性内容。

社区警务基础建设实现“五个落实”。一是警务室(站)对辖区村(居)全覆盖;二是符合安全条件的警务室公安专网全连接;三是社区民警村(居)班子全进入;四是派出所副所长兼任社区民警承包辖区全到位;五是有条件的警务室调解工作室全建立。

社区警务工作重心明确“六个要点”。一是认准一个方向,即基础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二是贯彻一条路线,即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三是实行一个战略,即继续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四是提升一个水平,即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五是围绕一个核心,即切实围绕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六是实现一个目标,即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第三篇“文章”:智能警务——给派出所工作“插上翅膀”

宁波公安机关推进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目标,也就是第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大力推行智能警务,给派出所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依靠群众、依靠科技,是做好派出所工作的两大法宝,也是推进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的两条重要路径。大力推进“社会共治”,实质上就是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实现向“共建共享共治”层面的跨越。在大力推进“社会共治”的同时,宁波公安机关紧紧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风口”——智能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行智能警务。

(一)开发上线了“派出所工作平台2.0版”

新版工作平台确定基础要素的采集共8大类、58子项、131小项,即辖区概况、人口信息、行业场所、物品信息、治安形势、执法办案、情报线索、工作指令,囊括了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治安要素,理清了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清单和职责清单,共梳理出社区民警55项业务工作流程。整合了110接处警、打防控执法办案等業务系统,更好地掌握了辖区治安形势;整合了旅馆、网吧、散装汽油、旧货、典当等系统。建立了文字信息和地图关联,通过标准地址,建立地图点位和房屋的虚实对应关系,目前全市共在地图上标注建筑物219万幢、683万间(因为农村建筑及店面平层较多),基本实现全市建筑物全部上图。2.0版平台在应用上已经显示了巨大价值:查询更加直观,分析和统计更加便利,防范宣传更加快捷。在预警宣传上,可基于地图选定区域,实现对该区域人员的短信群发。案(事)件基于地图可以进行分析研判。对相关重点人员的轨迹、动态等信息会预警提醒。通过采集维护的信息、各类工作指令实际完成情况、辖区发案情况等可对民警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可记录社区民警开展的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法制教育、入户走访等各项周期工作,单位检查、人员管控等工作指令。网格中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事件,自动流转到派出所工作平台,派出所完成处置填写处置结果后会自动流转到网格系统。

(二)设计推出了智能警务亭

智能警务亭,既是数据警务、智能防控的实战应用体,又是服务民生、高效治理的综合承载体。通过在智能警务亭布建视频监控、人车识别、电动车RFID采集、MAC、身份证自动识别等感知设备,可最大限度自动获取人、车、物动态信息。依托智能警务亭工作平台,整合警务区各类警力资源,实现快速预警、快速反应、快速处警、快速打击,有效提高了日常管控效率。布建了24小时服务的出入境签注机、临时身份证明机、交通违法自助处理缴费一体机、市民卡充值机、地铁自助售票机、“阿拉警察”APP、共享充电、共享雨伞等自助设备和设施,让智能服务深入百姓生活。2018年以来,各类警务亭已经为3.2万名群众给提供了自助服务。2018年6月,公安部领导实地视察智能警务亭时指出,智能警务亭将治安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前沿,既减轻了民警负担,又方便了群众,既有创新亮点,又有实战价值,是今后公安工作发展的方向。

(三)统筹建设了“全息感知系统”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整体规划、分类实施、集约建设、共享共用”的原则,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和传感技术,围绕人的“吃、住、行、消、乐”动态活动轨迹和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等风险隐患的预警预防,通过统筹布建视频监控、人车卡口、RFID、智能门禁、城际围栏、人证合一采集、新一代安检设备、无人机巡逻等感知设施,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间以合作、交换、共享及购买等方式整合获取各类社会数据,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市城乡的立体型、多维度感知网络,实现了对各类治安要素和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预控,着力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精准性。上述各类感知设备每天实时汇聚各类信息近5亿条。

(四)大力推进了“雪亮工程”建设

积极应对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的大量风险挑战,以超常规的强度、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速度,强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雪亮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数达40余万路,其中,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建设数为4.55万路,覆盖率达100%,新建摄像机高清率达到100%。在机场、车站、港口、轨道等关键部位布建抓拍卡口摄像机2442路,每天汇聚人像抓拍图片250万张,共沉淀相关数据2.6亿多条。全面部署开展物联网电动车防盗工程建设,全市防盗备案登记电动车累计达211万辆,安装RFID基站2.09万余个,每日感知过车数据约1.1亿条,沉淀数据总计近170亿条,RFID建设联网及标签发放数位居全省前列。

(五)大力加强了治安要素智能管控

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一批智能化分析模型和研判工具,提升了重点人员、重点物品管控能力,逐步将管控触角由人流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延伸,实现对人的动向、物的去向和资金流向的实时管控。治安、经文保部门利用“互联网+基层基础”,叠加传统手段,建立危险物品、寄递业、散装汽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治安要素远程监管可视化。截至目前,全市城乡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为95.4%、视频监控联网率为89.8%,重点行业、领域视频监控覆盖率为90.7%,农村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85%。

(六)全面推进了“网上派出所”建设

开辟“网上警务室”“社区微信群”以及公安微博、QQ群等多种形式的“网上派出所”互动平台,加强与群众实时沟通交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目前,全市98个派出所开设了“网上警务室”和微信平台,736名社区民警建立了QQ群和微博,共拥有“粉丝”65.8万余人;累計发布各类安全防范提示34500余条,网上征集意见建议1800余条,提供便民服务4500余次。

奉化分局深化“互联网+”思维,自主研发“流动人口居住信息服务系统”,探索出租房屋二维码管理机制,结合“最多跑一次”服务,通过“以码促管”方式,对全区7万余间出租房屋进行掌上管理,实现了居住登记网上自主申报,一次都不用跑。

小结: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永远“在路上”

五年时间、三个阶段,三篇“文章”、三次“跨越”——“松绑减负”为派出所工作“正本清源”,“社会共治”让派出所工作“根深叶茂”,“智能警务”使派出所工作“效能倍增”,宁波公安机关推动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路清晰明确,步伐稳健有力,工作卓有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之路。对比五年之前,宁波的派出所工作从理念、机制到质态、效能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派出所工作的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派出所工作仍将不断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宁波公安机关清醒地认识到: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全文完)

猜你喜欢

共治警务网格
阳泉“草帽警务”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措施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汪毅毅作品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