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变形“技”》教学及评析

2019-09-10叶洪林罗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统整小红帽结构化

叶洪林 罗伟

教学设计

群文议题:故事变形“技”

选文内容:《小红斗篷》《小红帽》《外婆的故事》《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小女孩与大野狼》

推荐阅读:《百变小红帽》《笨狼和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统整阅读多个版本的小红帽,发现故事的异同。

2.集体建构故事的变形技巧:加人物、加场景、加物品、加情节等。

3.尝试运用故事变形的技巧改写故

事,简单分析故事变形的意义,初步建立读者意识。

教学重点:

集体建构故事的变形技巧:加人物、加场景、加物品、加情节等。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本课学习的故事变形的技巧改写故事,简单分析故事变形的意义,初步建立读者意识。

适合年级:四下或五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议题

课前,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小红帽的故事版本有100多个。我们选择了几篇有代表性的,课前你们已经阅读过,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其中,《小红斗篷》是最早版,故事为什么要不断地改,不断地变,又是怎么变的?讓我们一起去探索故事变形的技巧。(板书:故事变形“技”)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系列故事是有着演变的规律和方法的,也就是说它自身是结构化的。选文的结构化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另一核心元素之一。单篇选文是较难形成内容、形式、策略等某个方面的结构化的。此处教师的谈话,建立在群文的大视野下,会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小红帽故事是基于原型不断演变而成的故事系列,可见,群文的结构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结构化。)

二、阅读故事,学习变形“技”

1.自读故事,完成情节梯。

(1)生独立完成情节梯。

①自读提示:自主选择浏览一个或两个故事,把起因—经过—结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在学习单的情节梯上。

②抽生汇报。

(2)比较异同,进行统整。

①竖着看这几个故事的情节梯,你发

现了什么?

②有哪些结局呢?

(3)小结:都是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 起因、经过差不多,结局却发生了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去研究结局变形的技巧。

(设计意图:结构化同时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核心密码。在教学流程上常用这些过程或活动来体现结构化的阅读、比较、讨论、统整等。每一个过程或活动还可进一步细化,如,这一环节中的阅读细分为自读、共读、选读等。如,统整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用情节图、表格、气泡图等。)

2.师生共读,发现变形“技”。

(1)《小红斗篷》是最早的《小红帽》版本,是这类故事变形的前身。默读《小红斗篷》《小女孩与大野狼》结局部分,看看在《小女孩与大野狼》里什么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想想为什么。

追问:这样一改,你有什么感觉?

(2)生汇报,师相机点拨,完成泡泡图一。

泡泡图一

(3)小结:《小女孩与大野狼》在

《小红斗篷》的基础上运用 “加物

品”这一个变形“技”,保卫小女孩,改变故事的结局,带给读者美好的愿望。(板书:物品)

3.合作探究,提炼变形“技”。

(1)同桌合作,完成泡泡图。

默读《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和《小红帽》,与《小红斗篷》的结局部分作比较,讨论:是什么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为什么是这个改变了结局?

(设计意图:“为什么是这个改变了结局”,这个问题是后来加上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极有见地的:一是认知层面的结构化升级,即从“怎么改变”到“为什么能改变”;二是着眼于故事改编,除了要关注“技”的多元化,更要关注“技”的合理化。)

(2)抽生汇报,相机完成气泡图(略)。

《小红帽》“加人物”让人物有能力改变故事的结局;《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加场景”让小女孩有机会走出森林。这些都让故事的结局发生了变化,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期待。(板书:人物   场景)

4.自主浏览,寻找变形“技”。

(1)速读《外婆的故事》的结局部分,你发现什么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为什么?

生汇报变形“技”:“加情节”。

(2)统整:故事不断变形的技巧是加人物、加场景、加物品、加情节……也可以反过来减人物、减场景、减物品、减情节……

(设计意图: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其重要的、独特的价值在于由“群”入手,建立“类”的阅读图式,从而实现阅读视野和阅读能力的升级。要达成群文阅读教学的这个意义和价值,统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与环节、手段与方式。如何统整呢?将最早的原版故事与演变故事进行比较和联系,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形成共识。一定程度的、某些方面的共识是统整的应有之义。)

三、追问结局,建立读者意识

1.出示不同版本的小红帽故事结局。你最喜欢哪个故事的结局,为什么?

2.小结:生活中正是有许许多多像你们这样的读者,因为性格不同、喜好不同、需求不同……所以才创作了如此多版本的小红帽。(板书:读者)

(设计意图:为技巧而技巧的话,技巧是没有温度的。如果说技

巧是关键能力的话,那么读者意识则是必备品格。这是对人的认识和培养的结构化,即阅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从阅读角度看,作者和读者的相遇是因为作品,因此,作品或者说作者对读者的召唤也是结构化的,个人认为三者形成的是互相召唤的结构。从表达角度看,表达是特定语境中的言语构造,读者也是言语构造的参与者。)

四、运用“变形”技,改编故事

1.出示《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大家早已读过,还会有不同的结局吗?

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小组讨论故事变形“技”、作用和结局,采用短语的形式完成学习单上的一份气泡图,做好交流的准备。(时间:5分钟)

2.小组合作,完成泡泡图二。

泡泡图二

3.小组汇报,生互评。

小结:运用今天学习的故事变形“技”,去改写更多的故事。

(设计意图:群文阅读教学的结构化还有不同体现:比如在认知过程和阅读素养层级能力方面,从理解到评析到运用到建构,从提取信息、整体把握、解释与推断到欣赏与评价、联结与运用;比如在建构方面,从自主建构到集体建构的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水平。结构化包括选文、认知层次、教学方法、情境、课堂文化等诸多方面。)

五、推荐阅读,课内延伸课外

如果对小红帽故事版本感兴趣,课后可以去读一读《百变小红帽》《笨狼和小红帽》。

教学评析

群文阅读教学是阅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篇阅读教学走向整本书阅读的必备桥梁。议题、选文、统整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核心元素,每个元素都是结构化的。如前所言,本课探讨的是基于原版故事的演变规律、技巧,因此统整既是群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还是这节课的议题、选文的内在要求。此外,统整涉及到目标、内容、方法、选文、思维、过程等。“结构化”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本质密码,具有强大的概括力与解释力,除了要关注议题、选文、统整等自身固有的要素结构化,还要关注它们之间的要素结构化。总之,结构化的最终落点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要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涪陵城七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统整小红帽结构化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把小红帽吐出来
课程统整,台湾教育的变革
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