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氏之子》教学及评析

2019-09-10朱爱华姜树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食客寓言深度

朱爱华 姜树华

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练说人物对话,把握辩论的方式与感觉;

2.删减故事情节,感受寓言文体的故事性特征;

3.聚焦小孩角色,读懂寓言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读好人物语言

1.读好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寓言——(生齐读课题)

师:“鲍氏之子”,顾名思义就是——

生:姓鲍的人家的孩子。

师:好,你们都是哪家的孩子?

(生:王氏之子;郭氏之子;邓氏之子;钱氏之子。)

(师指一女生)

生:何氏之女。

(众笑)

师:咦?怎么改了呢?

生:因为我是女孩儿,不是男孩儿。

(开火车指说)

师:好,课文都预读过了。鲍氏之子给大家留下怎样的印象?一个词。(在“鲍氏之子”后加一短横线)

(全场安静,师等到每一个学生都举手。)

师:读一篇文章,留下一个词语的印象只是四年级水平;六年级的水准是还能说上一句话。(在短横线后加上一长横线)

生:鲍氏之子见解独特。

师:很好,“见解独特”这个词请你写到课题下面。

(生板书)

(生继续回答,并分别板书:考虑周全、不畏强权、打破世俗、智商高、不随大流、理智等。)

2.练说话语

师: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导火索就是那个贵族田氏,他说——(出示)

生:(读)上天多厚待人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食用。

师:话语不多,但想说的意思非常明确——

生:上天多厚待人啊!

师:对,这就是田氏的观点。(出示:观点)

师:为了说好这个观点,他在后面举了例子——

生:“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食用。”

師:说得不错,我们一般把举的例子称为——(出示,生齐说“论证”。)

师:三分话语七分靠说。说的感觉很重要,说和读不一样。面对一千多人,怎么说合适呢?老师建议同桌之间来练着说一下。

(生练习,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面对一千多人呢,古代可没有话筒。

(生提高音量练说)

师:田氏是一位贵族,要说出贵族范儿。

(生带上贵族范儿练说)

师:田氏说的时候,会不会有动作?

(生带上动作练说)

师:估计那个时候人们也不会讲普通话,田氏会不会是用方言?

(生用方言练说)

师:(请3个学生扮演田氏上台)注意呀,大家待会儿要给三位“田氏”评点,好的要给个好评,不足的要提建议。

(生扮田氏说)

生:我认为2号田氏说得最好,很有贵族范儿。

生:3号田氏,你走路的姿势和手势很有贵族范儿,但是声音稍微低了些,田氏面对的是一千多食客呢。

师:真好,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特别会点评,先说优点,然后对不足给出建议。老师也有一个小建议:我们说的时候可以把下面听课的老师当作众食客。眼前有食客,说起来感觉就会不一样了。

(三位“田氏”接受建议后再说一遍,有肢体动作,说得很自然。生鼓掌。)

师:有点儿贵族范儿了。

师:这就是刚才老师讲的“三分语言七分靠说”,说就要说出那种感觉。好,面对高高在上的田氏和一千多名食客,鲍氏之子说——

生:“天地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只是类别不同而已。生物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只因为体型大小和智力不同才交替相食,不该说某生物是为了让另一种生物存活才存在的。人只是选择能吃的食物,怎会是上天特地为人创造食物呢?好像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不能说

上天创造人给蚊蚋、虎狼当食物吃啊!”

师:(出示:观点、立场、论证。)田氏只说了一句话,鲍氏之子却说了这么多,为什么?

生:田氏是贵族,他的话很权威,鲍氏之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要举更多的例子来反驳田氏。

生:一千多食客都赞同田氏的观点,鲍氏之子想要赢得大家的赞同就必须多说点。

师:就是让自己的观点更有——

生:说服力。

师:是啊,得让大家都信服这个12岁的鲍氏之子。刚才我们把田氏的话语说得那么好,鲍氏之子该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会儿。

(生自由练习。师指名说。)

师:在他说之前,其他同学给他点建议。

生:从“神色自若”可以看出鲍氏之子神色镇定,语言应该要肯定、自信。

师:(点头肯定)你开个头,示范一下。

(生说,很自信。)

师:真好!继续提建议。

……

师:大家给了你这么多建议,

相信你肯定能说好。

(生说。掌声。)

师:(指一生)如果你就是食客,现在有什么真实想法?

生:我觉得鲍氏之子说的话很

在理。

生:敬佩敬佩!小小少年竟有如此文采。

师:(看着学鲍氏之子的学生)真好!你的这段话语得到了在场各位食客的肯定。很好。

二、读明故事情节

1.找出简练之处

师:寓言这种文体我们早就学过,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寓言一般都是以小见大。

生:寓言一般都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也就是,小故事——

生:大道理。

生:寓言一般都很通俗,让人一读就懂,而且语言非常精练。

师:很精练,很通俗,大家对寓言都有这样的感觉。再来看一下今天学的这则寓言,这次不是用嘴巴读,而是用眼睛来看,你觉得作者为了“小”,省略了哪些地方?

(生纷纷指出省略之处)

2.尝试删减语句

师:(出示课文)嗯,同学们发现作者省略了这么多地方。我们再看看这则寓言,还可以怎么进一步省略呢?

(生逐一说出可以省略之处,师将这些语句标成灰色。)

3.品读被删语句

生:宴席的人数不能省,删了就看不出场面的大,也就不能体现鲍氏之子的自信。

(师将语句还原)

生:“十二岁小孩”不能删,如果删了就不能体现他虽年龄小却勇敢了。

师:这倒是。

生:还有“宾客们纷纷随声附和,一致表示赞同”“大家都为此感到惊讶”,我觉得这是两个侧面描写,前一句是为了写出宾客们的阿谀奉承;后一句反衬了鲍家之子的神色自若、临阵不乱。

师:真会读书!

生:我觉得“参加宴饮的幕僚、宾客、谋士等食客,便有千人之多”这句不能去掉,因为这句体现出鲍家之子在面对这么大的场面时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师:的确有价值。

……

(生逐一“捡回”,把刚才删去的又全部还原了。)

4.领悟寓言情节

师:(笑)同学们好可爱,刚刚说这儿可以删,那儿可以删,现在又把它们一句一句捡回来了。思考刚才的经历,你有什么发现?

生:寓言通过讲故事来表达,所以故事要完整。

师:对,寓言不能为了简洁而简洁,更要关注寓言故事讲得怎么样,也就是——(板书:故事性)

三、读懂作者意图

1.出示原题

师:老师备课时找到了这则寓言的源头,它是来自于一本书——(出示《列子》)原文题目跟今天学习的不一樣。(出示《鲍子难客》,其中的“难”,学生有的读“nàn”,有的读“nán”。)

2.再读课题

师:到底怎么读?(出示“难”的两个读音及意思)

生:我觉得读“nàn”,刁难的难也是这个读音。这里是质问、责备的意思。

师:来问题了,故事中鲍氏之子明明在质问、责备谁呀?

生:田氏。

师:而原题中质问、责备的是“客”啊。鲍氏之子为什么会责难在场的宾客呢?(出示第二个不同:“众人和之”“众人和之如响”。帮助学生理解。)

生:因为宾客们都纷纷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鲍氏之子要责备他们。

师:那又有问题了:既然原文标题是《鲍子难客》,但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却改为《鲍氏之子》了呢?

生:原题《鲍子难客》突出的是“难客”这件事,而课文《鲍氏之子》突出的是主人公,让我们感受到鲍氏之子的不简单。

师:明白了,原文是强调故事,现在是强调——

生:鲍氏之子。

师:强调鲍氏之子的——(指课初板书,生逐一齐读。)

3.举一反三

师:事实上啊,古今中外有好多寓言都像我们这则寓言一样,都喜欢用小孩儿来作为主角。(出示:《螳螂捕蝉》《皇帝的新装》)

师:这两则寓言我们都很熟悉,两个小孩儿在故事中做了些什么事儿,说了些什么话,我们都很清楚。那姜老师有个困惑,古今中外的寓言大师们为何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小孩儿来作主角呢?跟同桌讨论讨论。

(生讨论,师指名说。)

生:小孩子都比较率真,有什么说什么。

生:小孩子都很纯洁,就像一张白纸,不像大人世界那么复杂。

生:寓言是有故事性的,小孩儿的话语行为很可爱,会让人觉得好玩。

生:孩子在世人眼中是可爱、纯洁、善良的代表,就像天使一样,而天使是驱除人间黑暗的。俗话说“童言无忌”,小孩儿说的话虽然普通,但字字都抨击到当时的社会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明白作者的写作用意了:大人们不好说的,就让小孩儿来说。同学们越说越深刻了。老师突然想起《小王子》里面的一句话,我们来读——(出示)

生:(齐)“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他们忘了。”

师:我们把这句话读得意味深长些!

(生再读。场内一片安静。)

师:下课。

教学评析

这是一堂充分彰显姜树华老师“言意共生”教学主张、体现“深度学习”的好课。

我以为看一堂课是否着力深度学习可以“五深三审”观之。“五深”,即深层动机、深切体验、深刻思维、深度理解、深化运用。“三审”,即一看是否激发了深层动机的学习,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是否溢满课堂。二看是否展开了深切体验和深刻思维(又叫高阶思维,包括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思维、综合性的整体与辩证思维、更具创生性的实践和创新思维)。三看是否促进了深度理解(触及本质的理解、深层意义的理解)和深化运用(学以致用、实践创新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的深度学习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激活“深层动机”

不难发现,姜老师是非常善于选择文本的,他选择的是《鲍氏之子》翻译后的白话文,是一篇短小而富有深意的寓言。课文写的是一个儿童对成人、对权贵挑战,不随波逐流,勇于表达己见的故事,这样一种逆袭、非常规思维故事的呈现本身就很容易吸引读者,尤其是作为同龄人的学生很容易角色代入。

因此,我们看到他用特殊的故事文本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用整体性问题“鲍氏之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激活了学生的探究热忱,很好地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第一维度——“激活深层动机”。

二、聚焦“深切體验—深刻思维”

1.用“方法学习”聚焦“切身体验”

姜老师运用多维度、多情境让学生读好人物的语言,进行角色代入。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对于五步要求是这样写的:一是要安排真实的情境;二是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三是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设;四是要在活动中去验证假设;五是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而本环节的整个过程与五步要求相当吻合,有助于学生获得“切身体验”。

进而姜老师带领学生由形象的语言迈向稍许理性的语用方法习得——总结出田氏的“观点+列举”、鲍氏之子的“判断+观点+列举”。有人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习获得知识以适应需要的方法”,我觉得还可添一句:而在学习获得知识、方法过程中习得产生的思维品质。我们看到课堂中思维的火花频频四溅。

2.用“情节还原”聚焦“深刻思维”

我以为这堂课的“深刻思维”体现在“读明故事情节”这个板块。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告诉我们:所谓“故事”就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所谓“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他举了一个例子:“国王去世了,然后王后也去世了”——这是故事;“国王去世了,王后因为伤心而去世了”——这是情节。

姜老师在这里采用的是比读“删减语句”的语用实践,智慧地带领学生对故事中情节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研读发现、代入理解,甚至进入当时的情境,进行情节还原,逻辑体悟。如同在约翰·D·布兰思福特所推崇的“优化的复合的文化情境、问题情境”中,带领着学生反思、批判,作综合性的整体与辩证思考。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这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高阶思维。这很重要,因为思维的习惯一旦生成,就会自动带着他去往未知之地。

三、抵达“深度理解—深化运用”

1.用“回归”抵达“深度理解”

(1)回到故事的原题

我以为这是姜老师的有意为之,他似乎努力呼唤或强调着一种人性理解的回归。讲故事其实讲的是故事中的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鲍氏之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一个12岁的孩子。这是对儿童其实也是对人本体的回归。

(2)回到内隐的逻辑

故事的逻辑在循循善诱下,迭进打开,充分体现着深度学习。细读故事的原文,不难发现原文在写法中还内隐着另一条逻辑——是关于这个12岁的孩子的(见表1)。

因此,无论是作者列子,还是作者的代言人鲍氏之子,抑或是本课执教者姜老师,我想无一不是在通过这种外在内在的逻辑展开试图阐述:我是谁——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众生平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恒久的哲学命题。

(3)回到“儿童”的意涵

姜老师在课堂中反复提到儿童这个概念,这是很智慧的。倘若一个社会能够将儿童与成人平等视之,那一定是“类无贵贱,众生平等”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告诉我们的:不能片面地尊重儿童而抹煞社会甚或无视科学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说,在大力推崇众生平等观点的同时,还须辩证地看到这个鲍氏之子的非同寻常性——12岁即成为幕僚,无疑是才学、勇气的化身,是作者列子着意集中设定的一个儿童角色。我以为在这里辩证地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即是培养高阶思维品质的一种需要,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2.用“打开”抵达“深化运用”

教育的旨归是为了育人,为了根植一些着眼当下和未来的素养。显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姜老师运用“打开”的方式执意播种,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延展到《螳螂捕蝉》《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学以致用”,抵达实践创新的素养发展。

遇罗克说过:“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代的心中引起共鸣。”列子的不朽在于永久地提醒我们“类无贵贱,众生平等”,本课的精彩则在于带领学生将这种“不朽”深度切入、深刻理解、深化运用。

成尚荣先生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度的理解;理想的阅读,是一种深刻的思考。理解与思考正是一种真正的阅读学习。

毫无疑问,姜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场“真正的阅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中创区第一实验小学/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食客寓言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时装寓言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叫住他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喝汤
最悲伤的字
就餐卡一下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