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家训
2019-09-10席明萱刘玲玲
席明萱 刘玲玲
摘 要:上世纪五十年代,爷爷奶奶出生在贫穷的陕西,他们走过儿时艰辛曲折的学习之路,以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来两人相遇,经历了异地和几次调职,终于定居在西安,却从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一夜变为车间的工人,从事业风生水起的创业者变为生活拮据的休职工人,他们共同走过风风雨雨,最终走入了幸福的晚年。
关键词:家史;时代发展;转折
一段家史,饱含着长辈们的风霜雨雪,几句家训,承载着他们对子孙的殷切期望。浮生若梦,恍惚间,他们褪去稚气,成为父母,尝尽人生百味,沉淀过后,成就了现在的他们。人生如一杯茶,愈是沉淀愈是香醇。
爷爷奶奶虽相伴一生,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沉稳一个热烈,一个保守一个潇洒。而在家风的建设上,他们却格外统一,这让我有些不解,若要求根问底,则要从他们的经历中探求,带着这份好奇我探向那一段渴望已久的家史。
一、爷爷的青葱岁月
在一次战乱中,太爷他们从浙江一带逃难来到陕西西安,慌乱中在远离城区的西席村里定居后便分了家,太爷分到几亩地,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家中老二,爷爷在家里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与义务。由于家里穷,爷爷只断断续续的上了几年小学,就辍学在家帮太爷挣工分养家。
1953年,爷爷考入西安解放中学,在这里爷爷度过了三年快乐的时光。虽然小学都没上满,文学造诣却是学校里屈指可数的,才思泉涌,妙笔生花,被学校叫去专门写颁奖词。成绩优异的他,在临近毕业时获得令人艳羡的西安市高级中学的保送名额,可看到吹笛子好又会拉二胡的爷爷即将与音乐之路渐行渐远,爷爷的音乐老师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这么好的一个音乐人才不能可惜了呀!便屡次找爷爷谈话,劝爷爷去西安音乐学院附中。
对梦想的渴望与家庭的窘况让爷爷纠结起来,他多么想去实现他的音乐梦想,可是,他不能,半天才他失落地说:“老师,你也知道,这保送名额很难得的,我还是……”
他一下看出了爷爷的隐忧“可是什么可是,经济问题你不用担心,到时候我一定全力支持你。”这下让爷爷更纠结了,到底是去追求理想还是为了家里以后的生计上个好高中?经历了几个彻夜难眠的夜,爷爷最终还是选择进入西安市高级中学,作为家里的老二,他希望用他的努力改变家里的境况。
又到一年开学季,爷爷忐忑地回到家,问太奶要五毛钱学费,太奶一下暴跳如雷,“屋里都揭不开锅了,你还在这要钱?看不见咱家有多难?”“妈!”爷爷有些讨好的叫着,又像央求。贫穷所带来的委屈与太奶压抑已久的情绪,在此刻爆发出来,她拿起一旁靠在墙上的锄地的耙子发疯似地向爷爷挥打“我让你学!一天不干活,还学,滚!滚出去!”见状爷爷惊恐的向门外跑去,慌乱中竟忘了被耙子刮烂的脚后跟传来的剧痛,“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爷爷坐在路边,呆呆地望着天空任由阵阵钻心的疼由脚后跟传递到每个毛孔。第二天,他再次辍学了。爷爷常以此来教育我们一定要珍惜在学校上学的每一天,不要等到失去了再珍惜。
1959年正是大跃进风风火火开展的时候,村里与爷爷同岁的青年都开始出去干活,而爷爷仍在家里,此时本想让爷爷自己决定的太爷也按耐不住,找爷爷谈话道“娃呀,你也不小咧,你看村里跟你一样大的都出去干活咧,这样下去没有前途,你看你现在想咋弄?”那晚爷爷躺在床上,透过又破又小的窗看着窗外的月牙儿,彻夜无眠。第二天,他犹豫再三,才支支吾吾地告诉太爷自己想去上学,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太爷蹲在门口背着爷爷抽着烟,爷爷只看到悠悠几缕烟,内心忐忑不安。良久,太爷叹了口气答应了。
得到了太爷的允许,爷爷继续走上漫长曲折的学习之路,他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发愤图强在家自学,最终考入了当时的重点高中——陕西省西安中学。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厚积而薄发,成为全班唯一一个考上西北工业大学的人,并选择了能为国家尽自己一份力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成为一名预备航天工程师。爷爷脚踏实地,刻苦努力成为我们家人的榜样,是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对象。
二、奶奶的似水年华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她的童年时,我泪流满面,直到现在奶奶对这件事还津津乐道。奶奶于1945年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的北方农村,贫穷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常态,作为家中第四个孩子,奶奶的出生无疑是加重了这个家庭的贫困,太奶在奶奶三岁时便因病去世了,留下五个可怜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太爷靠种地养活着一家人。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如此,奶奶很小时便一个人踩着板凳为全家人做饭。
八岁时,奶奶家里实在无法养活这些孩子,家里便把年幼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奶奶被送给了刚从台湾战场回来的舅爷。舅爷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子弹留在脚里,落下了病根。奶奶说,她仍记得,因为没钱看病,舅爷伤口溃烂长了蛆,奶奶常用棍子帮舅爷挑出来。日子虽苦,但总归是好好活着,奶奶习惯感恩,所以回忆时,总觉得比起她被送给村里人的妹妹,她幸运许多。
十岁时,舅爷去世,奶奶将绳子当做孝布送走了舅爷后,才回到自己家,开始上一年级。没钱买笔,奶奶便拿着别人用的所剩无几的烂笔头写字,有时连笔头都没有,就拿树枝在黄土地上写字。这时,二姨奶得到了一个令别人羡慕的机会——凭借出人的外貌和良好的声线,二姨奶被剧团选中去学唱戏。二姨奶欣喜万分,没有多想便将这消息告诉了家里,一家人也很为她高兴。但在去剧院的路上二姨奶却开始犹豫了,她越走越慢,越走就越矛盾,是选择更好的未来还是回家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弟弟妹妹们? 几个小时后奶奶看见回到家中的姐姐,心中充满了疑惑。要知道那时家里很穷,孩子们的衣服都是穿别人剩下的破烂衣服,在冬天时奶奶的棉袄大到了膝盖,外面的罩衫却只到腰,棉鞋早已开了花,只能勉强保暖。奶奶心想:去剧团是多么好的一个摆脱这种境况的机会,为什么不去呢?她只记得二姨奶说“家里妹妹还小照顾不了年纪大又瘫痪在床的我婆(即老太奶),这么一家子没人照顾咋能行?”听到二姨奶说的话,奶奶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二姨奶的牺牲,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照顾家里,二姨奶甚至放弃了进入戏团唱戏的机会,这使奶奶更加发愤图强學习,为家里减轻负担。两年后老太奶去世了,二姨奶继续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直到她嫁了个八级电工,家里生活才得到些许转变。
在学习上奶奶很有上进心,在学校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每年各项测评都是甲等。十九岁初中毕业时,奶奶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免费为村里人治病。接着入团,第二年便入了党。
三、共度好时光
1963年,奶奶经人介绍认识了作为西北工业大学代表被派去商洛做思想动员的爷爷。爷爷常帮太爷干活,身材高大健硕,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神气的光,一对宛如张飞的眉毛不失霸气,给奶奶的第一印象便是——可靠有安全感。奶奶低扎着两个麻花辫,身材修长,一米六三的身高在女人中十分出众,一身淡色系的打扮干练又不失少女感。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见面,但对方的影子都不时出现在他们的脑海,激起一阵阵涟漪。于是没过多久他们遍坠入爱河,结为夫妻。
当时正值宝鸡峡水利工程刚开工,奶奶因在村里的名声好,于是被村里毫不犹豫地推荐出去。虽然是修建水坝的出力活,但奶奶依旧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像男人一样每天拉沙子拉土,成为女子民兵连的指导员,奶奶积极上进的表现吸引了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的注意。当时管理局刚成立,职务还有许多空缺,于是奶奶在工程结束后就被留在了管理局。奶奶的勤劳向上,让我十分敬佩,一直是我的榜样。
在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奶奶的事业可谓是风生水起,这也是她人生中最顺利的时光。进了局里,奶奶的老实上进渐渐被领导们发现,命她为档案管理员,管理局里的各种档案。所有秘密、机密、绝密文件都是由奶奶亲自从当地县政府领回送往各级领导办公室审阅并签署的,普通文件则在周末时放入开放的档案馆,供职员们查阅。她还曾被派去,教宝鸡峡管理局下属的八十个水站的档案管理员分类文件,大家都被奶奶娴熟的手法惊艳,“杜秘书,你这些方法在哪学的啊?真好”“总局的人还真是不一样”赞美接踵而至,奶奶是又羞又喜,连忙谦虚地答谢。奶奶在局里的声望越来越高,局里也把她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奶奶每说起这段经历时,脸上总是带着骄傲的神情,深邃的眼眸中透露着些“嘚瑟”的光。
奶奶风生水起,爷爷也不甘示弱。1966年于学校毕业后,拒绝了进研究所的机会,进入沈阳飞机制造厂,在厂里当工程师,先后参与“阡-7”与“阡-8”的制造。爷爷奶奶作为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两人便计划着调到同一个工作单位,原本奶奶局里说要直接调爷爷到局里,但爷爷是个固执又大男子主义的人,觉得靠奶奶丢面子,便找到厂里请求调到西安红旗机械厂机械工程部。在红旗厂,爷爷与他们教研组长一起,每天研究切菜机棘轮的加工工艺。在当时这门工艺要求棘轮精度为0.021mm,在学术界是一个热门的难题,很多工程师都在积极地研究。爷爷也日日夜夜,苦心钻研,最终在要求的精度上还提高了0.011mm, 他将制造方法写成文章被刊登在《工艺工程师》杂志上并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
在爷爷被调到西安红旗厂后,很快奶奶便被调到西安润滑设备厂,至此他们才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但由于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是一个新单位,很多事情都从头开始,由于转干手续没有统一办理奶奶便调离到西安,到润滑厂里时奶奶一切从零开始被分配为工人,在流水线工作。面对截然不同的工作待遇,奶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一股苦涩的味道翻上心头,但正如刘禹锡所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爷爷的鼓励下奶奶重新振奋精神,很快她的才华被发现了。由于奶奶有些文化基础,且那时适逢文化大革命,她便被调到运动办公室,负责记录和管理“四不清“案件的档案。当时文革期间,有“保皇派”和“造反派”,奶奶站在“保皇派”那一边她心里明白,很多无辜的“走资派”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但她却无能为力,作为“保皇派”本身就处于弱势的她,只能顺着当时的浪潮,做批判。由于奶奶在宝鸡峡时的文化积淀,便被派去在工人大会上批判当时“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只用了不到一小时,一篇完成度很高的稿子跃然纸上,她的批判演講让她成了厂里的名人,大家纷纷纷纷议论道“这个女的咋这么厉害,这么快就写了一篇稿子!”“她应该是高中生吧!”,这让奶奶心中不免暗喜,其实她只是一个初中生而已。
几年后爷爷调到西安润滑设备厂,这是他一生中又一个高潮。当时陕西鼓励人兴办实业,爷爷与他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钢厂,起步虽说艰难,但很快厂里的运作步入正轨,生意越做越大,爷爷意气风发,成了小区里人人皆知的“有钱人”,他们一家四口也是大家口中的“模范幸福家庭”。据父亲回忆,当时家里的大彩电还是爷爷去银行存钱,银行送的呢。
但好景不长,一年多后,厂里禁止在职工私自在外办厂,奶奶很规矩也很老实,她怕自己的丈夫因此被批斗,常在家给爷爷哭,这次数多了爷爷也心生怯意关了厂。回到厂里后,当时厂长嫉妒爷爷是大学生而他自己只是个高中生,处处跟爷爷奶奶作对,爷爷的倔脾气一下上来了,一气之下罢工在家吃劳保打麻将,爷爷对麻将“爱的深沉”,之前攒下的积蓄没多久就输光了,家里几乎靠奶奶一人支撑。
退休后,爷爷贯按着自己及时行乐的作风,四处游山玩水,但由于奶奶晕车严重,无法经受长途跋涉时晕车的痛苦,便在家里照顾妹妹。当然她也延续着她热爱生活认真对待每件事的风格,忙了大半辈子,她也想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养生节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每天准时守在电视前,笔记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本了。虽然我们总跟她说那是骗她买保健品的,但她仍坚持着。她说:“人这一辈子,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听养生,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每天都过的很开心,我连做家务也是快快乐乐的。”直到现在奶奶还享受着党支部专门给她定的报纸。
爷爷奶奶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他们的经历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他们总感叹;现在一代人太幸福了,幸福得让人有些担忧。因此他们反复教导我们:洗去浮躁,认真踏实;浮世之中,坚守真我;心怀感激,心存敬畏。这也是我们家人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花开花落终有时,爷爷奶奶如花一般,那随风飘散的花叶,悠悠飘进我的心中,以花为蓬,以叶为舟,他们将一直泛舟于我的心海。我会为他们建起一座岛屿,上面有种满桃树果树的花园,有种着香樟树的院子,还有面朝大海的木屋。我还希望这里永远都是春天,他们在漫天飞舞花瓣下,望着大海,嗅着香樟树的香气厮守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