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唱之花开满校园
2019-09-10刘敏
刘敏
【摘要】:现阶段,学校童声合唱团面对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受到训练时间的限制,相关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训练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学校童声合唱团的现状,阐述了学校童声合唱团的具体训练内容,提出了基础训练-多声部融合训练-无伴奏合唱训练这种阶梯式的训练方式,实现了训练效果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学校童声合唱团 训练内容 阶梯式训练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中,艺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童声合唱团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关注。对于学校童声合唱团来说,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提供更好的分享、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可以说,学校童声合唱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教师要更加重视学校童声合唱团的训练,确保合唱团以及学生的更好发展。
一、学校童声合唱团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学校与家长对艺术教育、童声合唱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校更加重视童声合唱团的组建,家长更加支持学生加入童声合唱团。可以说,学校童声合唱团正面对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在童声合唱团实际的训练中,由于参与的学生面临较小,合作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且与民族乐团、管线乐团的训练不同,并非属于人控制乐器发生的训练,所以童声合唱团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1】。
虽然童声合唱团的组建有了更多的支持,但是依旧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包括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多种课外活动等等,因此童声合唱团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这意味着,相关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训练的效率。
二、学校童声合唱团的具体训练内容分析
(一)声音的训练
在声音的训练中,主要包含着发声训练、共鸣训练以及声部训练。其中,对于发声训练来说,教师需要先对学生“发声整齐”进行训练与保障,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发声“准、通、透”等展开训练。此时,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无乐音的哼鸣展开练习,让学生更迅速的掌握和声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学生利用鼻音进行哼鸣练习,防止对后续的合唱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共鸣训练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弱声唱法以及哼鸣唱法完成训练。在弱声唱法训练中,能够对学生的内在听觉进行培养,确保每一个声部间都更为协调,也避免了气息过多对学生的声带产生影响。在哼鸣唱法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声音与气息的统一,更好的保持了声音的协调与平衡,提升了共鸣效果。对于声部训练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声音特点,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此时,教师可以应用柯尔文收视指导不同声部的发生,实现不同声部的声音融入。
(二)音准与节奏的训练
为了确保童声合唱团演唱的声音优美、准确,教师必须要展开音准以及节奏的训练。在音准训练中,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利用指定歌曲进行集中式的音准联系,例如歌曲旋律的音准视唱等等。笔者认为,由于音准训练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教师可以将童声合唱团的音准训练与平时音乐课堂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童声合唱图音准训练的效率。
在节奏训练中,可以通过播放并组织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农场中人们的劳作声、机械设备的运行声等等卡农式节奏,完成童声合唱团节奏的训练。
(三)形体的训练
在童声合唱团的表演中,良好的形体展示能够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发生与演唱。因此,相关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与指导中融入形体训练,对童声合唱团中学生的站姿、坐姿以及律动等展开训练。其中,在站姿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保持一致性,包括手位、双脚开度、身体的挺拔程度、眼神的专注度等等。同时。由于合唱表演的时间普遍较长,需要学生在半个或一个小时中始终保持同样的站姿以及精神面貌【2】。所以,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韧性进行训练。在坐姿训练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依照队形,依次坐在合唱台上,并保持腰部(上身)挺直、双脚踏地放平。在律动的训练中,教师要在训练中依照指挥完成统一的律动,避免在实际的表演中出现律动不协调、冲突等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训练中感知音乐、领域音乐,使其更深的体验到音乐的旋律变化与走向。
(四)团队精神的训练
童声合唱团由多名学生公共组成,是共同完成发声演唱的团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到“合唱团是一个集体,所有成员都是战友与合作伙伴”,并让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合唱团的团结程度,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必须要第一时间的进行情况了解、干預与解决,严禁“小事化无”的思想体现在合唱团的组织中,避免团队分裂的风险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建立起童声合唱团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并有意识的维护合唱团的内容团结。
另外,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进行提升。除了在日常训练中通过不同声部的融合进行有意识的培训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拓展训练、基于合作的游戏活动等方式完成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学校童声合唱团的训练策略探究
(一)第一层级训练:基础培养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发现,由于学校童声合唱团的训练时间有限,所以相关教师必须要尽可能的提升训练的效率。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训练的难度,分层级的展开日常训练。此时,不仅能够确保不同阶段的训练效果,还能够实现成员的筛选,为针对性训练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童声合唱团的训练中,基础训练最为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合唱表演的效果以及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教师需要重点对学生的歌唱姿势、音准、呼吸方法、节奏意识等进行训练,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在上文中均有涉及。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合唱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结合实际作品的演唱完成训练,并评价训练效果。在基础训练中,要尽可能选择旋律较为简单,且技巧性相对较强的乐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DO RE ME》(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完成训练,此时,可以要其学生结合音乐节奏用手打拍,并展开不同声部的融合训练,促进学生基础合唱技能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利用罗伯特麦克斯韦尔的《音阶歌》完成学生的节奏以及五线谱读法训练。
(二)第二层级训练:多声部融合
在合唱团表演中,需要多个声部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教师在完成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后,要结合学生的音高、音色的特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声部。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较低,所以教师可以简单的将学生划分成三个声部展开训练【3】。在多声部融合训练中,教师要重点完成音程训练、三声部和声训练、吐字与咬字训练。其中,教师要重点关注三声部和声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即便其在单独练习中能够清晰、准确的唱出不同的音阶,但是在和声中,由于会受到其他人与声部的干扰,所以常会出现走音、跑调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次和声训练,并利用实际作品,包括《Chumbara》、《梨花又开放》等等,完成第二阶段的训练。
(三)第三层级训练:无伴奏合唱
经过前两个层级的训练后,童声合唱团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歌曲的表演。为了进一步提升合唱团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更好发展。相关教师可以结合童声合唱团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展开无伴奏合唱训练。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前两阶段的训练情况以及实际表演中的情况,精选数名水平较高、音乐素养更好的学生组成童声合唱团中的“精锐部队”,并展开第三阶段的无伴奏合唱训练。
笔者在实际的童声合唱团训练指导中发现,由于学生能力等的不同,无伴奏合唱的实现难度较高。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五声调式训練、西洋大小调训练、象声词训练、声音的融合训练完成无伴奏合唱的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际作品,包括《夜来香》等等,完成该阶段的训练以及效果检验。
总结:综上所述,由于童声合唱团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所以相关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训练的效率。在明确声音训练、音准与节奏训练、形体训练、团队精神培养这些童声合唱团具体训练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基础训练-多声部融合训练-无伴奏合唱训练这种阶梯式的训练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童声合唱团训练效率与效果,实现了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协作能力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迪雅,汪静一.浅谈童声合唱教育——以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合唱团为例[J].艺术教育,2018(17):70-71.
【2】贺贝贝. 小学合唱团阶段化训练实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杨薇. 童声合唱团的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