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9-09-10高慧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高慧

【摘要】:人们常说:“施教之功,贵于引导”。的确是这样,教学中要学生学好语文,这就需要看我们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我常常巧掘资源。有巧用导语激发情感,有品词句体会情感,有范读启发情感。还要“引而生疑”等方法培养学生。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引导,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自然提高。

【关键词】:巧用导语 重品词句 范读启发 引而生疑

一、找准“激点”, 激发情感

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而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充盈的课文,但与学生心理距离较大,教师要善于激发、调整学生的情感,使教材内蕴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才能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文中的激情荡溢出来。因此,激发情感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注意分析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找准“激点”, 激发情感。

(1)巧用导入语,激发情感

好的朗读导入语犹如表演的“序幕”,应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动之以情,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层层设问,激发学生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等情绪,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心灵火花的撞击流下了泪水。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读者讲读课文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了一种意境,我是这样口述的“同学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总理逝世的噩耗随着无线电波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山为之肃立,江河为之哭泣。全国人民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北京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他们都想看一眼敬爱的周总理。”听了了老师的口述,学生自然进入了一种庄严、沉重、悲痛的的语气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这种导入语的激发,能使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为学生朗读句段调弦定调。

(2)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就能拨动学生心灵之弦,促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如:《周总理的睡衣》一课,第二段是这样写的:“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前可引导学生推敲这段话中“捧”和“望”这两个词的妙用,可问学生“捧”和“望”可以换什么词,学生回答可换成“拿”和“看”后,再让学生区别用“拿”和“看”与“捧”和“望”有什么不同,在对此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捧”和“望”凝聚着年轻护士对周总理和邓妈妈满腔的敬佩之情,学生就能饱含深情地把“捧”和“望”的音读重、拖长、水到渠成地读出了相应的感情。

(3)示范朗读,启发感染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学而不会,想读而读不好的时候,教师予以示范,给予启发,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老师做了适当的铺垫后让学生读狐狸说的话,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学生读得很形象,读第三次的话就有一定的难度,叫了几个学生读得都不够理想,这是我就及时示范朗读,由于师读得有声有色,加上体态及面部表情对学生的传递,学生模仿读极生动形象。有的比老师还读得好,这样老师良好的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很强的,犹如思维的向导,领着学生的思维畅游,使学生模糊的东西通过老师范读豁然开朗,学生领悟了之后再读就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引而生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进行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引而生疑”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

(1)自学引疑。

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去参与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读后检查时规定“提一个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生动鲜活、丰富的信息。如在预习《狼和小羊》时,有十几位学生提出 :狼想吃小羊,扑上去吃就是了,为什么要故意找茬呢?这个问题其实正是课文的寓意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寓意。

(2)悬念引疑。

教师在教学课文的重点时设置悬念,让学生生疑、存疑、从而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深读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巧设悬念: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要他10天造10万枝箭,现在请同学们替诸葛亮算一算:他每天该造多少枝箭?在当时能造那么多枝箭吗?可诸葛亮却立下了军令状:只需3天就能造成完10万枝箭。请同学们再算一算,诸葛亮平均每天又该造多少枝箭?这样,在学生计算、思考的过程中巧设疑点:诸葛亮到底是怎样把这10万枝箭“造”好的?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教师就为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创造了条件。

(3)演示引疑。

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掌握科学道理,理解课文内容和发展思维能力。如教学《称象》时让学生分组实验,以面盆作河,旅行杯的塑料盖作船,铁块作象,小汉包作石块,在演示中教师启疑:为什么用船代替了(   ),用石头代替了(    ),利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实验演示中引疑,更注重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重认识结果的弊端,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观图引疑。

通过对一些图像的观察,抓住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产生疑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先出示课文的挂图,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教师有提出新要求:大家在仔细的看看每一幅图,看看公鸡的神情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总之,实践证明,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自觉阅读,从阅读中获取更多更渊博的知识。同事们,我们共同努力,让教育这个“舞臺”更绚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