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视域下“人类真正历史”内涵分析及对当下我国建设的启示

2019-09-10周雨曦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启示内涵

周雨曦

摘 要: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均为人类的“史前时期”,认为这些社会形态下的历史并非人类真正的历史,人类真正历史的内涵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关于人类真正历史内涵的分析对当今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我国有着重要启示,并为人类真正历史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人类真正历史;内涵;启示

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生活已经达到相当文明的程度,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这并不是人类真正的历史,这种以对抗性生活条件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形态时期,都还是史前时期[1]。

一、马克思视域下“人类的真正历史”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认为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人类真正的历史,而是“史前时期”。

(一)人类真正历史的内涵

人类经过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是饱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是无法真正平等自由的历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口中的“史前时期”,从根本上讲,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类根本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已经得到极大丰富,却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财富归少数人所有,贫富差距巨大,这也无法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纵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视域下“人类真正历史”的内涵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即要达到全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真正的历史,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必须发展公有制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引领地位,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弊端完全显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不但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进步而提高地位,反而受到更加残酷的剥削,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而言,“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工人阶级必须上升成为统治阶级,争夺民主、寻求解放,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终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已经逐渐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住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探寻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不断地接近人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想,中国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正确的,证明了社会主义才是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类真正历史的唯一道路。

二、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视域下的人类的真正历史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不难从中找到两个关键点:第一,劳动人民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第二,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它们共同的关注点都是“人民”。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富”的目标,但是距离“民富”还重重困难需要克服,距离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富强中国的正确道路

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更加富强的国家给予人民保障和支持。我国能够取得如今令世界惊叹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自始至终坚持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思想,始终不渝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中的养分并批判创新发展,坚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全党更要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二)缩小贫富差距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中共十九大会上提出,当下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现在几乎不存在经济总量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换言之,是分配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经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利益。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必须要统筹整个社会各类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金字塔”型财富分配形式逐渐变为“橄榄球”式的财富分配形式,缩小贫富差距,让社会资源充分涌流,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不仅要“国富”,更要“民富”;不是只要部分地区富起来,而是要所有地区都富起来;不是要一部分人富裕,而是要所有人都富起來。

(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接近人类真正的历史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生问题是与人民最紧密联系的问题,也是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长久支持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道出了民生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大地位,也道出了民生问题是贯穿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时期的建设工作中,“要补齐民生短板,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如今,我国进入了历史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也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民生问题要抓住这一基本矛盾,不光要从总体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更要补齐短板,着重克服民生问题当中的薄弱环节,比如医疗、住房和就业问题。国家逐渐富强起来,已经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民具体的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有待解决,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没有达到,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把握好民生这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人民“真正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猜你喜欢

启示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