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开孩子的心灵密码(下)

2019-09-10徐静

幼儿美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人内心情绪

徐静

环境

再一个是环境,环境分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还有历史环境、心理和物理环境等等。一个人6岁以前会内化周围环境对他的评价,长大以后会把他6岁前感受到的世界投射到现实中来。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6岁以前,真正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可爱的、温暖的、值得信赖的,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如果他们真正被滋养着长大,30年后他们建立的将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6岁以前的孩子可以说处在半催眠的状态下,他会内化所有人对他的评价。比如家长很多时候都会问怎么让孩子变得外向一点,我首先会让家长自己感受自己的情况,你很热情吗?爱跟人打招呼吗?如果感受到这是你对他的评价的话,他会成长成你“期待”的样子,因为负面暗示也是一种暗示,他慢慢就会变成你所不喜欢的那个样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孩子小时候要给他正向评价或者鼓励。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有准备的物理环境,这里主要是针对幼儿园来说(在家里也一样)。首先,在玩教具的材质与环境布置上,我们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生命的玩教具,不需要太多,因为太多东西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其次,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简洁的、美观的环境,给他们一种放松的感受,避免信息过量或陷入与孩子对抗的状态。其实透过给孩子提供的物理环境也能看到成人自己内心的状态。有的父母因为很忙,所以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其实过多的物质领域只不过是填补成人内心匮乏感的延伸。真正了解孩子,会知道孩子不需要太多的玩教具。德国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把所有玩教具清理掉,过了三周,却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会玩了。他们可能最初会不知所措和无聊,慢慢他们发现原来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玩这么多游戏,变换出多种玩法。此外,还要注重玩具的质量以及对它们的布置环境。在家里的话,家长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是否给孩子太多的声光电等过度刺激感官的玩具,或是让他按一个键就能又唱又跳,不需要动手创造的玩具?如果有这些,家长可能就需要思考一下,给孩子提供这些玩具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有更多在生活中发现美和促进创造力的机会?最后,若有机会我们要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让孩子从小在大自然环境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成长和体验。

除了外在的物理环境,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真正温暖、安定、放松的内在心理环境。如果孩子每天能在一个很稳定的、有呼有吸、快慢结合的内在心理环境和节奏里成长,他们会感到更加心安和放松,也会成长得更健康。

给孩子爱与自由,首先需要成人真正理解爱与自由。规律的生理作息是保证他们自由的一个重要步骤。有家长会问,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不睡午觉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在他不打扰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基础上,他可以有不睡午觉的自由。当我们给了孩子这些自由,大部分孩子很快会被集体的氛围所感染,慢慢地也加入了午睡大军。

其次,家长和老师应当明确自己在孩子身边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是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和陪伴者,是在孩子身后给他祝福、信任和温暖的港湾。只有满足了这些,孩子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迸发出来,孩子也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这个世界,健康成长。

情绪

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很多教育问题都出在情绪管理上。有的成人说自己脾气不好,从小就这样。的确,如果在6岁以前没有人真正帮助、引导我们去识别情绪,管理情绪和表达情绪,等我们长大之后,管理情绪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儿。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成人之后加以改进,只要有意识地去关照情绪,也可以慢慢学会管理情绪。如果成人不能很好地关照情绪,就没法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引导儿童在6岁以前进行情绪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理论共有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提到了童年的主要发展任务及情绪管理。比如,0—1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拥抱和满足,否则会产生害怕被遗弃、过度依赖、过度需要夸奖和不信任别人的情绪。2—3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主与羞愧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之后,需要得到来自成人的支持和尊重,需要获得肯定,否则会产生自卑感,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也会因为害怕别人愤怒而无法说“不”。4—5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动与内疚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否则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断讨好他人,从而隐瞒内心的感受。

管理情绪的步骤如下:首先我们要识别情绪;其次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百分百接纳情绪;然后是表达情绪,不压抑、不发泄;最后获得对情绪的管理,与情绪做朋友。

基本的情绪有这样几种:喜、怒、哀、恐、惊。幼儿进入3岁以后,会开始产生如委屈、嫉妒等社会性的情绪。每一次的矛盾冲突都是我们引导孩子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的契机。比如争抢玩具的时候就是我们引导的一个好机会。A把B的玩具抢走了,B开始哇哇大哭。孩子哭的时候是听不到别人说话的,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运用肢体语言,比如轻轻抚摸他的后背,当他哭声小一点的时候,再帮他用语言回溯一下事件的经过。这时孩子会觉得他刚刚所经历的一切成人是理解的,是与他有情绪共鸣的,他便会渐渐停止哭泣。这时候成人可以用言语引导他识别自己的情绪,是感到有点害怕、生气还是委屈?即便孩子没有回应,但这个举措足以让孩子在心里慢慢建立起对自己情绪的认知。然后,成人就可以开始鼓励孩子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如果成人这时候对眼前的孩子感到很焦虑,只是因为这个场景勾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感,这个场景踩到了我们童年创伤的开关。这时候,我们不需要卷入到孩子的是非对错中,而应该感恩孩子呈现出来的场景对我们的疗愈。或许我们在三四岁的时候某次的哇哇大哭,老师或者家长粗暴地对待我们的态度,導致我们当时的情感被突然压抑了下去,而情绪作为一种能量不会自行消失,它在我们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孩子的哭泣再次踩到我们童年类似的经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那份委屈、压抑和不耐烦的情绪再次被点燃,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还有一种情况,成人看到孩子哭了,会特别心痛,忍不住去安抚孩子,这也是一种投射。

那么,面对孩子哭泣的场景,成人到底该对孩子严格一点还是放松一点?其实这不是一个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问题。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严厉,也不需要讨好他。因为不管是讨好还是严厉,都不过是因为孩子的哭勾引起了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感。所以,那些看似溺爱孩子的成人,反而可能是内心深处最不接纳孩子情绪的类型。

来我这接受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中,有的来访者说她从小发誓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做个好妈妈,不打骂孩子,但是她真正有了孩子之后,发现自己也跟父母一样会对孩子发火,很矛盾、痛苦。其实,这位来访者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我们只关照孩子的情绪,不能有自己的情绪,而是我们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再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我们要学会和情绪做朋友,与之和谐相处。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晕头转向。情绪来了要采取什么措施?办法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深呼吸,从1数到10;可以先沉默,让自己平静一些;可以找一个枕头发泄,听音乐;可以到大自然里散步……那么,面对有情绪的孩子,我们要做怎样的角色?首先我们应该平静而坚定地跟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告诉孩子我们会和他站在一起共同面对情绪这条大狗,把它驯服成小狗,让它跟着我们走,并告诉孩子情绪是他的好朋友,要百分之百接纳自己的情绪。

觉察

我们学习了许多的沟通技巧、有关孩子的成长规律,还布置了有爱的成长环境,但如果我们缺乏自我觉察和成长,也依然无法完全解决走进孩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内心深处没有被无条件的爱滋养过,感受过那种力量,我们怎么可能给予孩子或者他人这种爱的力量呢?前几年曾经有过一个案件,一个关于母亲饿死两个孩子的案件。审判的时候很多人非常愤怒地谴责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却小声地为自己辩护:“我知道你们恨我,但是一个没有感受过爱的人,怎么可能给出爱呢?”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这位母亲比较极端,普通家长不会如此。但是,如果一位家长只关注怎么把孩子教育好,不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悦、爱和价值感,不去喜欢自己,那么真的很难做到真正地懂得如何去爱孩子。我身边有非常多特别愿意学习儿童心理、学习教育的妈妈,我觉得她们让人非常感动,但是总有妈妈问我:“我又对我的孩子发脾气了,怎么办?我总是忍不住,我太自责了。”我说:“你知道你为什么无法接纳你的孩子吗?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接纳你自己。你总是拿一把自责的小刀刺自己,怎么可能接纳自己的孩子?”正是这样,如果内心深处没有跟自己和解,内在没有形成有力的自我力量,没有处在很放松、很笃定、很信任自己的状态,那么,学习再多的育儿技巧都不能形成智慧,也帮不到孩子。所以,对自我的觉察也是很重要的事。

根据鲍比尔的依恋理论,“儿童在依恋关系中形成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决定了他的行为模式和对世界的看法”。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年纪越小,影响越大。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以前,内心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力量和价值感,那么进入小学以后,即使老师经常忽略他,同学也有可能误解他,他并没有获得那么多爱与尊重,他也能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去化解。

很多人都说想让孩子小时候在家庭里接受爱和自由的教育,但是他总要在不一定很健康的社会环境里生活,他能适应吗?事实上,如果他内心已经很有力量,他不会轻易踩踏社会环境里他人的边界,同时也不会让别人随意踩踏自己的边界。比如当别人误解他,内心有力量的孩子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他会相信自己依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这里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不到5岁,有一次他妈妈自己心情不好,批评了他。事后妈妈还挺担心的,跟他沟通,他就对妈妈说:“没关系,情绪是你的,你来负责任。”这位妈妈特别震惊,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成熟的回应。在这个案例里,这个孩子已经很清楚自己内心的价值感不是靠外界评价得到的。

反观成人,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成年人内心发展的水平还停留在儿童时代。如果外界给我们鼓励、赞美和认可,我们就很开心;如果外界对我们误解和批评,我们就很难过。在这个状态下的我们,心是不自由的,因为我们的价值感依靠外界的反馈支撑。这样状态下的我们,也会活得很累、很辛苦,很难接受自己和周围的他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不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他会很容易适应未来的生活,即使他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问题、学业问题,他都有战胜挫折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之前给予孩子。

心理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的笑话,说0—1岁期间养育出了问题,可能导致精神分裂;1—3岁期间养育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人格障碍……虽然是一个笑话,但这告诉我们,孩子越小的时候感知越敏感,我们需要给他的关注和呵护也越多。

心理学的流派有很多,现在的资讯很发达,五花八门的育儿观点和技巧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我们盲目学习技巧,忽略了我们自己做家长和老师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真正作用,纯粹从行为学角度去训练孩子,则会训练出非常多心理有障碍,甚至是自闭症的孩子。所以我的观点是,1岁半以前的孩子怎么宠都不过分,当然很多时候也需要擦亮眼睛,沉下心来,去筛选、过滤接触到的所有育儿技巧、方法,问一问我们采取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恐惧,这是最核心的所在。即使做法相同,出发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拿我自身为例。我家宝宝9个月的时候,我给他唱《相见恨晚》,还没唱两句他就崩溃大哭,爷爷说我小时候听《小白菜》也哭。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共情能力,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心就变得越来越不敏感了?我想,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学会了压抑自己。我们被教育表露真实的感受是一种不被接纳的,是被认为不可爱、不值得爱的行为;我们被教育着认为,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看到一个爱笑的孩子……久而久之,我們开始不哭,也不闹了。但是,我们内心的情绪依然在那里,长大以后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激发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做出与自己年龄阅历甚至是教养学历不相符的反应。

心理学提到,引起一个人痛苦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你对这件事的解释、评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因失恋奋发图强,但是有的人因失恋而割腕。同样一件事产生不同的效果,是因为小时候内心被滋养的底蕴和心理能量的强度不同。

我们跟这个世界的关系、跟每一个人的关系,可以说都是源于我们跟自己关系的外延。所以我们想搞定孩子、搞定家庭、搞定与同事的关系,都需要了解自己,跟自己的内在做真正的朋友,随时随地觉察。通过身边的每一个机缘,尤其跟孩子相处的机缘,看到自己内心的匮乏和恐惧之处,看到自己小时候形成的不配得到或无价值感的心理暗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所有学习的知识也好,技术也罢,才能真正起效果,才能真正让我们帮助到孩子。总之,通过疗愈自己、接纳自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爱孩子,爱他人;通过活出自己,用言传身教的力量去做一个真实、自然和内心温暖强大的成人。

猜你喜欢

成人内心情绪
养大成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神奇的太阳
情绪认同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