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海 创新路 梦起飞

2019-09-10陈静柳阑

新阅读 2019年3期
关键词:海淀海淀区中关村

陈静 柳阑

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春的强调。关于读书学习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关系,他特别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海淀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全区全民阅读工作,置于中關村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的文化空间导向之中。海淀区文化委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为宗旨,以高质量、深内涵、强品牌、广惠及为标准,将全民阅读的每项工作,都视为中关村文化理想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崇高使命与责任。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部署,从设施、资金、创新结构与惠民强度等方面,重力构建作为科教大区和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特色阅读文化,不断开拓被专家称为“海淀经验”的优化路径。

书香海岳新崛起——阵地拓展、资金跃升、规模大增、普惠力筑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的春天,回望海淀全民阅读建设,这块热土的“城”与“人”,越显出特殊的优势与内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进程中,海淀区全民阅读工作从阵地布局到人心惠润,从内涵挖掘到坚实保障,都展现出怒放的灼华之势。

阵地拓展,全民阅读阵地建设高水平提升。2016年新建8.81万平方米是北京市最大的文化中心——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在管理结构上,创造性地建立“2+28+35”的“双总馆”总分馆制。同时,全面整合基层图书资源,回溯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各类图书将其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图书馆业务标准“八统一”的规范,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图书馆形成“一馆两址”和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理事会,把社会化运营的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图书馆纳入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同文化单元、不同运行机制下公共文化机构协作、文化资源统筹问题。全区29个街镇综合文化中心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平均超过2000平方米;各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平均面积达到490平方米。

加大投入,全民阅读资金投入持续跃升。2013年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业务活动,无专项经费。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始由区文化委主办,专项补贴经费77万元。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海淀区政府补贴经费105.9万元;2016年,补贴经费上调至225.3万元;2017年,经费增至513.8万元。2018年, 区政府共投入经费878.7万元。即五年来,海淀政府投入经费增长了11.4倍。

规模大增,全民阅读举办规模逐年加大。2013年,第三届“海淀阅读季”暨“书香飘海淀”活动由海淀区图书馆承办,组织开展阅读活动86场;2014—2016年,全民阅读活动由海淀区文化委统筹主办;2017年,全民阅读升级为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员会、区文明办公室联合主办,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共计530场。2018年海淀区全民阅读在北京阅读季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以4月23日在中关村软件园启动的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暨“4·23世界读书日”全城尚读活动为起点,全年共计执行35个项目,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达601场。

普惠力筑,全民阅读惠及人数连年递增。2013年全民阅读参与人次为7.7万人次;2014年全民阅读参与人次30余万人次;2015年全民阅读参与人次50余万人次;2016年阅读活动举办187场,受众107.47万人;2017年全民阅读举办530场,惠及群众150余万人次;2018年全民阅读共计举办601场活动,惠及群众331.07万人次,其中线上惠及人次达316.6万次,在线阅读成为了我区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媒介。

特色创新高品质——“一区一品”的海淀特色

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既是事业召唤的动力所在,又是披荆斩棘的艰辛探索。海淀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践行了从机制体制改革、战略定位体现到价值目标落点的一条开拓之路。不断地创新突破,锻造了高品质的全民阅读工作进程与丰硕成果。

特色一:创立“三预”“三查”“三评”的一体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上依靠征集、评审、公示“三位一体”筛选项目;项目执行前,实施指标预查、进度预促、风险预防;项目执行中现场检查、民意调查、问题纠查;项目完成后,综合分析等六维度评分,形成项目绩效等级“红黑榜”,建立淘汰机制。构建了事前“三预估”、事中“三检查”、事后“三评比”的一体化、全流程工作体系,实现无缝监管追踪与绩效评价,最终把观众参与度低、执行效果差的产品列入淘汰的“黑名单”,观众参与度高、体验满意度高、执行效果好的产品列入重点扶持的“红名单”,以此保障质量的不断优化与提高。

特色二:政府主导与社会资源结合的产品供给内生动力。在产品供给上,海淀区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全民阅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书店、书屋等的市场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各类社会资源整合,广泛吸引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提升阅读服务的水平和效能,增强全民阅读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全民阅读率大幅提高。

2014—2018年,国家图书馆、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参考、京港地铁、中文在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中关村图书大厦、圆明园清史书店、彼岸书店、第二书房、皮卡书屋、外研书店、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创业者黑马会、小米公司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2018年“书香海淀”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服务产品供给率达82.3%,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的产品供给,显著提高了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适销对路”。

近年来,海淀区还以资金、实物资助及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等形式,奖励、引导、资助民营企业办图书馆的建设方式,帮助民办图书馆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手段升级,以更好服务于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曙光街道诚品建筑图书馆、海淀街道阳春新纪元社小区、北京万科企业的“云中图书馆”等相继纳入,有力地推动了民办公助惠民图书馆建设,让阅读有效渗透到全民的工作和生活中。2014—2018年,海淀区政府每年出资400万元对引领全民阅读,具有一定示范导向作用的阅读空间如三联书店、四道口阅读空间等给予奖励,并根据阅读空间组织策划的全民阅读活动及特色项目进行补贴。

特色三:体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作为海淀的显著特色,成为全民阅读建设中的重要路径。文化@海淀公共文化数字平台第一个对接了国家文化云,融合了区体育、旅游、政协、史志、教育等资源逐步形成大文化资源库。平台每周对全区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内容、质量进行热点分析和排名,专业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达96.5%。

作为重点项目,在高科技园区安装了40套数字阅读终端,时时在线供给最新出版的阅读或者听书数字资源。2018年度,各类资源总点击量1098.23万次,在线阅览量221.49万次,总下载量66.5万次,惠及2000家企业、30万名青年员工。图书馆在全区配备数字资源设备110台,积极开展“数字阅读机盲点覆盖计划——全民共享”试点工作。

“全民阅读”进入“光时代”:海淀区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将可见光通信技术率先引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区美术馆设置“光阅读”共享书柜、“光阅读”智能画屏,打破了城市交通成本高、实体空间紧缺、图书馆服务时间有限等时空限制,开启了“光阅读”的新时代。

特色四:内涵建设上的价值引领与青春气质。在全民阅读的内容建设上,海淀区始终突出价值引领和精准服务,坚持海淀作为青年文化高地的青春气质体现,坚持祖国至上的红色主题彰显。海淀区拥有全国最集中的科教科技青年群体,是全国最大的科教中心和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因此,2013年以来,“阅读凝固青春”成为海淀全民阅读的特质与亮色,凸显海淀对青春文化的引领。如2016年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以青春的名义追梦中关村——中华世纪坛青年主题阅读活动”,2017年的“时尚·跃读青春——青年创新阅读活动”系列、2018年的“红色基因与信仰支点”“中关村创业阅读文化”等专设板块,充分彰显20世纪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进程中,海淀蕴含的信仰、基因与精神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海淀区全民阅读从本质上称为青春文化引领和价值目标实现。

实干追梦新天地——海淀全民阅读品牌2019建设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定位了新时代读书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019年,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中关村科学城文化新生态、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目标这新航程的召唤,海淀区从四个方面纵深推进全民阅读的新高度。

第一,全力以赴,区级层面持续加大统筹推进强度。为进一步加大对全民阅读统筹推进力度,2019年,将全民阅读纳入海淀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范畴大力推进,系统建立相关单位联席会机制、政策制定和结构设置。定期组织规划、研讨、推进、专题会议等,全面高效推进工作开展。

第二,精耕细作,持续培育阅读推广人和特色活动品牌。在不断提升、扩大区级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和影响力的同时,加大全民阅读“一街一品”的建设。充分利用街镇图书馆、社区村图书室等平台,推动实施全民阅读社会普及工程。积极调动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与阅读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建设一支热心全民阅读公益事业的专兼职推广人队伍,为公共阅读服务机构配备数量适宜的阅读推广人。

第三,以點带面,建设优秀阅读空间和特色区域阅读氛围。结合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实体书店、公共阅读空间的网点布局,继续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阅读空间,继续加大对民营实体书店政策引导支持、扶持力度。同时加快推进街头阅读亭、阅读吧等小微阅读空间建设。

每年开展“书香之家”“书香之村(社区)”“书香之街(镇)”“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书香校园”等主题评选活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典型的力量,引领全区全民阅读工作发展和全区特质阅读氛围建设。

第四,优势挖掘,完善“互联网+全民阅读”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关村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优势,以信息通信技术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特色公共数字阅读服务体系。

春已归来花飞风雨,浪涛扑面海燕无惧。

新时代的海淀区将在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中,以“新动力、新形态、高品质、高发展”的“两新两高”战略为总抓手,继续探索完善富有中关村精神和海淀特色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以“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价值追求,铸造海淀人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海,丰饶热土,美丽情怀。

作者陈静系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柳阑系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海淀海淀区中关村
香山名字的由来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中关村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坐地铁 游北京(十四)16号线(北段)穿梭海淀后花园
“智慧海淀展”成功举办
中关村的记录者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
御宠阁 海淀旗舰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