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客户端产品向度的重要性
2019-09-10方兴
方兴
摘要:新闻客户端构建出庞大的信息资讯集群,信息过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截止2018年底,我国有超过1600款新闻APP可供网民选择使用。因此,要让读者持续关注客户端,其产品生产须具强烈的向度意识和逻辑思维。
关键词:客户端;产品;向度;逻辑
向,是新闻的方向、导向。度,是新闻的深度、厚度。新闻的方向、导向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稿件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新闻是否有深度、厚度,直接决定稿件的传播力与引领力。在新闻客户端产品生产过程中,向度决定价值,价值决定点击量,点击量决定客户端可持续性。新闻产品的向度应该实现动态管理,让稿件更具逻辑架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6.53 亿,占手机网民的 79.9%。截止2018年底,我国有超过1600款新闻APP可供网民选择使用。
數量激增的客户端面临诸多问题:页面功能趋向雷同,推送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黏性有待增强。因此,“僵尸”级App占比较高,部分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在App Store中,中国“僵尸”应用占比高达81.3%,为全球最高。
面对移动互联网庞大的信息流,信息过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媒介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这一公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样适用。
为什么要选择某款新闻APP持续关注?如何打破客户端“千端一面”窘境,在群雄逐鹿中杀出重围?在客户端运维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当下稿件优化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如采用图表制作、手绘、H5、动画技术辅助介入,但它们只能补文字表述短板,不能弥补稿件向度、逻辑结构等不足。产品向度的精细化,并由此带来的逻辑构架,是其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新闻客户端每日承担近千条稿件的采编任务,一些稿件的向度问题最易被忽视。我们如何发现稿件向度瑕疵,让每一个稿件都尽量做到最优化,关系着客户端的整体质量。兹举一例:
今年3月初,记者决定采访“动车医生”。采访主题注明“动车晚上会去哪”“出现问题去哪修理”两个。这两个问题,全国各地媒体已经多次以新媒体手段报道过。客户端不值得投入人力物力就这两个问题释疑。据了解,所采访的动车医生班组中,28名信号工,20人是女性。这是一个新的“点”。
于是,我们决定将向度调整,落点关注人而不是只关注车辆:首先,稿件的主要人物是这20位女性,写出一幅群像图;其次,着力于她们的生存状态,观察其工作与生活。
新闻向度主要着眼于传者的视角,用来对新闻事实加以方向性引领和主体性把握。向度的设置决定稿件的引领力,是实现新闻价值最重要的一环;向度的确定有利于新闻事实的选择,也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
纸媒产品生产中向度的决定,主要依赖编前会内部酌定。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的向度设置带来了一定消解,并建构出新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消解是指向度的选择更加多元,更加无规律可循。
但优质内容是新闻客户端吸引用户的关键,向度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容优质。因此,在向度设置消解的同时,建构在一步步推进,新闻稿件更加要求无限贴近读者的可能性,向度设置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阅读对象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只有这种亲近性才会带来海量点击。
评判稿件档次高下最重要的暗线是稿件逻辑构架。向度设置是龙头,可以在新闻产品生产中带动逻辑构架等要素的实现。
新闻采写时常会涉及过往事件,过往事件不可重复发生,只能依赖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或有偏差:或因记忆失真,或因立场不同,或因当事人眼光局限等。这些都需要记者在向度的指引下,运用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去伪存真、遴选素材,跟着谎言,找到真相。
新闻工作者需要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即“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着重阐明了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既是摆在新闻学界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知,同时又是新时期新闻事业的起始点和践行点——行,并最终成为指导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向度——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