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探究

2019-09-10刘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广播形式

刘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闻媒体行业的采编技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广播电视台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及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地市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其电视台的综合竞争力。为此,地市电视台编辑记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其电视台的服务更进一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地市电视台;编辑记者;创新能力

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讲政治,因而必须要有政治头脑,在新闻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区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并能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对社会中出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分析,从而对一些具有特定规律的事情进行准确的分析。对于地市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而言,其自身就必须不断加强对政治和经济理论的学习,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从而能够在新闻信息的获取中以更加准确的观点去分析,这是每个编辑记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对于编辑记者而言,其若想真正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不仅要靠自身的鉆研,更要懂得借鉴前人已有的业务理论经验,唯有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很多电视新闻工作者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诸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比较系统地为电视新闻工作提供支撑,从而促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得以顺利发展,并获得广大受众的青睐。对于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而言,这些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毫无疑问会成为他们创新能力提升的依据,因此,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探索,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形式。

记者自身的新闻敏感性来源于其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和独特的新闻价值判断力,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被挖掘出来。与省级编辑记者相比,地市台的记者往往生活在基层,其不仅能够直接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还能直接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感受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这样便为其自身丰富了更多的阅历,从而为其新闻敏感性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记者的创新能力培养亦会减少诸多的障碍,记者自身也要时刻与广大群众进行互动,并了解群众想要了解的内容,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使得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加接近受众的需求。

新闻形式的创新是地市台编辑记者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一,新闻形式是新闻信息传递的形式,编辑记者要善于创新新闻形式,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现场的跟踪拍摄能够较为真实地将信息进行还原,从而增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信赖感,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优点所在。编辑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种新闻形式进行了解,并结合观众们的需求对新闻形式进行二次创新,尽可能做到不摆布、不导演,将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在受众的面前,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也是记者能力创新点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新闻形式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组织记者对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培养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让记者在实例中学习,更有效地保证记者的创新能力得以强化。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台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近些年的新闻信息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台节目多数对一些丰功伟绩进行歌颂,以及对一些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进行传送,这样的新闻覆盖面较为狭窄,而近几年其新闻节目中的主人公逐渐向普通民众靠近,其新闻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并时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播报。地市台编辑记者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懂得开拓题材,积极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全新的探索,从而确保其题材的角度具有创新性。

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能力对电视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若要提升电视台的节目效果和收视率就必须优先提升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元素的渗透为电视台节目融入新鲜的血液。对此,编辑记者自身要不断丰富理论知识,让阅历和理论知识的积累为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编辑记者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立在其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基础上,即让编辑记者们能够随时抓住核心问题,并善于深入基层去寻找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而让电视节目更符合受众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广播形式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