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践探析
2019-09-10曾珂
曾珂
摘 要 本文从劳动教育的含义谈起,对劳动教育的内容作了简要论述。通过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论述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应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结合,并运用校內外资源来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意义 实践
一、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以“劳动”为核心的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之中有着重要地位。与其他教育紧密相连,如:劳动健康教育与体育、劳动思想教育与德育、劳动技术教育与智育。从其任务来分,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其基本教育内容来分,包括: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
第一,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职业而展开的,可以说,职业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社会公益劳动教育有广泛的教育内容,比如校外公共服务、帮助孤寡老人、保护环境等。第三,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它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包括个人的学校生活饮食起居的规范。劳动教育的内容常常融合在同一教育过程,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形成教育结合点。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中强调青少年劳动精神、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他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2]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围绕职业而展开,可以说劳动教育紧密伴随着高职学生的成长。
(一)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高职学生择业的导向。教育之始在于思想,劳动教育的开端在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一直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许多学生面对择业,仍然会将岗位分成“三六九等”,对职业存在非常深的“身份情结”,从而导致择业困难。
(二)夯实的劳动技能教育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保障。前文论述到生产劳动技术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且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是围绕职业而展开。可以说就业率是评价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因素。事实上,学生就业情况主要取决于其职业技能,劳动水平。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3]。”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不断打磨个人技能,提升劳动水平,才能为自身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丰富的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美的源泉”[4]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劳动贯穿始终,影响身心。学习者不仅打磨劳动技能,同时锤炼劳动品质,培养对待劳动的态度。热爱劳动是形成其他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任何优秀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劳动展现出来。如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热爱祖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等高尚品格。这些都能通过劳动行为体现。因此,劳动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任何教育首先是观念和思想的转变。前文谈到一部分高职学生对择业有着根深蒂固的“身份情结”,对自身的择业方向存在“怀疑”。这主要是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喜爱,从而加深了“身份情结”,以致于在毕业择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因此,在学生入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老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受教育者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拓展平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社会体验,专门设置了实训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劳动教育的过程,但是相对传统的课堂学习,实践操作中的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专门性、延续性。为了使劳动教育更有实效性,应当使劳动教育从“疏离专业”到“贴近专业”,拓展平台,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和劳动的技能。
(三)挖掘资源,将校内外劳动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都是影响受教育者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劳动教育而言,校内资源较稳定,能够通过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劳动习惯。而校外资源较丰富,有更多的选择性,如:志愿者活动、企业实习、义务劳动等。因此,不能使校外资源变成劳动教育的盲点,而应当链接两者,找寻两者的结合点,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 09- 11.
[2]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 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 05- 01.
[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周之良.德育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