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之多元提升路径
2019-09-10齐凯
齐凯
摘要:目前,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还不太理想。如何改善这一现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此方面的重视程度,致力于通过多元途径提升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效率,推动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我国新闻;对外传播;多元途径
实际上,我国新闻对外传播已经成功实现了“走出去”目标,但是要想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影响力,特别是真正被国外受众所接受,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在新闻传播领域,我国仍然处于一种“被定位”状态,影响了自身国际化发展进程。为此,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更好地走下去还要多加思考与准备。
(一)更新思想理念
据有关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新闻对外传播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思想理念上的误区,始终无法完全脱离“对外宣传”的制约,值得深入反思。思想理念作为行为实践的先导,是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提升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树立了正确的对外传播理念,那么我国新闻离权威国际媒体目标也就不远了。我国新闻应站在公正、客观的视角,加快思想理念的变革,突出社会主义人本精神与关怀,适度调整对外传播管理体制,淡化宣传的色彩,以建立权威、公正、客观且极富影响力的国际传媒形象,吸引受众注意。与此同时,我国新闻还需着力提升自身的语言专业水准,打破国际受众对我國新闻对外传播的认知隔膜,以诚心诚意的态度,赢得广大受众的认可。
(二)媒体形象优化
随着不同文化的不断碰撞,经济不断交融,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中媒体形象是需要优化的。一方面,减少快新闻。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决定了新闻发布的速度,但这种现象也会导致新闻呈碎片方式进入受众的眼中,内容上存在落后现象。那么,要想提升国内新闻媒体的形象,就要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保证内容的有效性,这不仅是对广大受众的负责,也是提升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媒体形象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尊重受众,出现错误要勇于承担错误。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但出现失误不要逃避问题,要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新闻发布面对的是受众,要给予受众一份尊重,才能换得受众的尊重。
(三)分众传播手段
新闻传播不仅“内外有别”,而且“外外也有别”,海外受众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要细化自己的传播策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选送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相对而言,东亚、中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国家因为地缘关系和历史传承,在文化理念、价值取向上同我们有着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选择将那些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对外交往态度和公共外交模式的节目内容对其进行推送,以抢占当地的媒介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谋求长期且深远的区域影响。而对于欧美地区和其他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则应当以形象展示、文化交流和信息告知为主,避免直面宣传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理念,转以弥合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鸿沟为主要目的,以更加平等甚至谦逊的姿态来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全面真实的话语内容来构建立体化的中国形象。
(四)提升节目制作
一直以来,我国新闻传播行业习惯于将人事物脸谱化、类型化,在这样毫无特色的报道中其对外传播成效可想而知。网络时代,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激发,对传播信息的自主选择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过度偏重于对事物的渲染,势必会影响国内外受众的参与情绪,进而降低了其对外传播成效。对此,我国新闻对外传播要竭力主张“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指导,善于借鉴西方媒体的报道方式,着重关注对人的细节的描写,触发受众共鸣感受,通过对其视觉冲击和心理刺激,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同时,在新闻节目内容制作上,要注重突出人类的共有品质,深入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并借助具体事例充分展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风貌,迎合国际受众需求。因此,我国新闻应积极参与全球媒体对话,立足国际新闻市场,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媒体的有效经验,突出自身特色,打造一流的节目制作服务,进而提升对外传播成效。
综上所述,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通过多元途径让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取得质的飞跃。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新闻对外传播成效的提升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相关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从多方面做出相应努力,致力于在满足全球受众收视需求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推动自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