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采访工作

2019-09-10米绍君王操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对策

米绍君 王操

摘要:如今的时代,新闻人物的形象设定愈加重要,如今的人物采访,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采访过程中展现更多的亮点,体现出更多的新闻价值。本文结合人物采访的丰富实践,对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观点。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物采访;对策

人物采访的过程中,以对话的记载为主要形式,是由记者來主导的一个采访过程,但是其观点的实质,主要是由被采访人物的话语组成的。记者的主要作用和职能便是提问,在对话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自己提前准备的内容对话题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引导,同时,不喧宾夺主,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受访者的观点。另外,在人物采访时,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观点和主题要鲜明,能够围绕着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展开互动对话,充分考虑到被采访者的心理感受。人物采访时,记者需要扮演一个全局掌控者的角色,能够适时地控制住采访现场的局面,引导话题的方向,凸显出人物采访的新闻特性和适用特性。

(一)提升专业素养,消除戒备心理

在进行人物采访时,记者一定要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特征,尽可能地使用专业术语来进行提问。如果使用白话来展开问题,会给被采访对象带来较为消极的心理感受,从而质疑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不会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从而加深采访难度,减缓采访工作完成的进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人员,在进行人物采访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确保自身的问题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具备丰富的层次感和逻辑主线。有时,记者所面临的被采访者并不一定是专业的问题回答者,自身可能存在着紧张、不善言辞等性格特质,或者忌讳谈论某一领域的话题,这个时候便需要记者适时转变自身的提问策略,知道如何科学地对被采访者加以引导。除了言语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来实现采访的目标。记者要时刻关注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主动去捕捉被采访者在此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注意对自身语气、眼神等非语言信息的控制,帮助被采访者尽可能地消除自身的紧张和戒备心理。

(二)控制采访节奏,营造对话氛围

记者专业素养的体现之一便是能够很好地掌控采访节奏。在进行对话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可以适当地在开始采访之前加入一些家常事的内容,以便打造和谐的采访氛围,以实现更加顺畅的采访过程,取得最好的采访效果。在提问时,记者也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对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巧妙,使得被采访者能够很好地应对,并且对话题充满表达的欲望和兴趣。记者要集中自身高度的注意力,并且通过眼神交流与被采访者进行互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与被采访者之间达成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三)明确采访方向,突出主体地位

记者采访过程中要扮演主体地位,把握谈话方向,围绕事前备好的问题和采访思路展开提问工作。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抓取到适宜加入报道内容的素材,并进一步将其完善。对话时,要在脑海中形成本次采访的主题脉络,在采访后第一时间形成报道,确保报道的新鲜度。在进行提问采访时,采访者的语气要充满包容、商量的感觉,尽可能避免生硬、质询的口吻,提前做好与被采访者的前置沟通,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人物采访这项任务,对记者的工作要求非常高,需要由记者掌握全局方向,把控采访节奏。人物的采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专题访问,需要记者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筹划工作,并且积累丰富的采访技巧,通过技能的不断深化,才能确保自身完成每一次采访任物,形成足够有吸引力的人物采访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对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